第430章 湘王北巡,北平府衙地产创收【求追订】(2 / 2)
‘有了钱,北平府自是能加大对工业、商业的投入,进而又创造了更多官厂营收、商业税收等,说不定都能如老师所讲的,在经济发展方面形成良性循环了。’
回过神后,朱柏又问:“火车站周边人流这么大,安全和秩序方面不会出问题吧?”
袁文定自信地笑道:“湘王殿下放心,北平府衙专门在火车站附近设立了一个巡警所,而且是大编制,拥有巡警三百人。”
“再加上附近还有一个千户所,火车站安全和秩序绝不会出问题。”
朱柏点点头,“行了,带孤去燕王府吧。”
“是。”
朱棣既然去海外建藩了,那么当年朝廷为他在北平建造的燕王府自然是收归皇室所有了,如今被充作皇帝行宫以及皇室成员到北平的临时府邸。
太原的晋王府、西安的秦王府也是如此,惟有开封的周王府,如今还算是朱橚的。只是朱橚一家子大多数时间都在京师,很少回去了。
朱柏带着侍卫、护军及其他随从人员在北平休整了三日。
说是三日,实际上朱柏没一天是闲着的。
他先后视察了北平机车制造局、北平棉纺厂、丝织厂、水泥厂、煤厂等官营厂坊,如果不是遵化钢铁厂离北平城较远,而他又时间有限,说不定也会过去巡视一番。
除此外,他还视察了北平的学校、公立图书馆、《大明月报》分局等衙门。
不过朱柏也仅仅是视察、询问,并没有对这些衙门给予任何“指导”或“建议”,因为他和官员们都知道,他此番并没有这个权力。
虽然只能看和问,但三天下来,朱柏依旧觉得收获匪浅。
朱柏自去年年底领了北巡的差事,便做了不少准备,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准备就是阅读河北、漠北、罗荒的各种相关资料。
据他所知,洪武二年明军收复北平时,城中遗存百姓不足万人,可以说是一座空城。
到了洪武八年时,这座城市人口才恢复到十万左右,并且之中有六七万都是驻军及其家属,剩余的两三万则是从山西、浙江强行迁徙过来的。
可如今北平人口竟已经达到了三十余万!
其中除了部分是过去近二十年出生的,以及小部分朝廷几次向北方迁徙人口分配过来的,大部分都是在平沪铁路通车后,通过朝廷及地方的户口迁移政策,主动迁移过来的!
‘咱大明的盛世,来得真是快呀。’
在北平火车站再次登上火车后,朱柏坐在车窗边,望着窗外飞退远去的北平城,心中如是感慨。
他知道,大明过去近十年能够发展得如此之快,刘宽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他作为刘宽的学生,也为之骄傲。
前两年,北平的铁路分别向北、向东修建,如今向北已经修建到了长城以北的开平(卫),向东则修建到了后世的山海关,并且将修到辽宁乃至吉林去。
同时,今年朝廷又派出一支铁道部队开始修建北平到大同、太原的铁路——他还在大本堂上学时,便听刘宽提过,这条路线不好修,可能得修建两三年才能通车···
北平离开平本就不远,朱柏坐火车一日不到便抵达了。
在开平卫,朱柏走程序调用了一千多匹军马,便继续向北行进。
此时刚进入二月,关外的风寒冷刺骨,朱柏虽然带足了御寒的衣物,又是一路骑马,可依旧觉得辛苦——活了二十年,他可是头回到这么北方的地方,还是赶在早春的时节。
也亏得,一路上有明军修建的水泥官道,且每隔五里都有一个供卫所军执行巡境任务时歇脚的路墩,里面藏有少量的水以及煤或柴草,他们既不怕在草原上迷路,也有歇脚的地方。
据朱柏所知,如今草原上每隔二十里设有驻扎了一个总旗的军堡,每隔百里设一个千户所,三百里一座卫城。
未来卫所建设密度还会视情况加大,反倒是驻扎的卫所军会相应减少。
草原骑行的第二日,朱柏等人便进入了漠北行省境内(漠南草原部分划给河北及辽宁了)。
越往北风就越冰冷刺骨不说,走了约莫两个小时,天空变得阴沉,风也变得更大,紧接着就下起了鹅毛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