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火烧庆功楼?朱标问允炆【求追订】(2 / 2)
因为从历史来看,东北这地方确实天然条件适合诞生割据势力,而且是那种武力比较强悍的割据势力——一战之后,都还有张大帅依靠东北称雄一时呢。
不过这话刘宽没说出来。
他觉得朱元璋心里应该清楚,一个王朝想要国祚长久,最重要的还是修炼好内功,或者说拥有一套足够稳定且又能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的制度。
至于这套制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刘宽也不知道。
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回答。
随后,几人又谈论了一些《倚天屠龙记》中的事。
比如朱元璋就说,如果世上真的有武功,真的有武林,那么他必然会收集九阴九阳等世间顶级武功,让皇室子弟修炼。
甚至还会建立“武道学院”,成批地为大明朝廷培养武功高手,培养会武功的将士。
最后还会设计一套制度,像约束僧道一样,约束所谓的武林门派——凡是不听朝廷号令,都将被视为邪门魔道,予以消灭;即便是听从朝廷号令,却违反律法的,也必须接受朝廷有司的处罚。
刘宽听完,心想真要有武功和武林,你老朱怕不是要建立一个武道王朝?
不过几人都知道,现实中并没有里那么厉害的武功,所以只是说笑,图一乐而已。
聊完,眼见太阳都偏西了,刘宽便告辞。
临行前,朱元璋专门嘱咐道:“这离过年不到半个月了,初二又要观影,你小子可要准备好,别太糊弄了。”
刘宽无奈一笑,“是。”
马皇后则嘱咐朱蕙兰,“虽然你已经生过三个,有了经验,但怀孕毕竟是大事,平日里还是须得仔细着点,照顾好自己。”
朱蕙兰点头,“女儿记住了。母后也照顾好身体。”
朱元璋、马皇后又跟刘长安、刘若月说笑几句,这才放一家子回府。
大善殿内。
马皇后又感慨道:“这眼瞧着都快要过年了,可檀儿那边却还是没有消息。前日宁妃(郭氏)来见我,眼睛都是红肿的,说是想起檀儿就要哭一场。”
“她就朱檀这一个孩子,去了海外本就心里难受,如今又遭了海难,生死不知,日子都没法过了。”
朱元璋也一叹,道:“再过几日,郭兴(巩昌侯)、郭英(武定侯)便到京师述职。到时候,咱让他们兄弟俩看望下宁妃,跟她说说话。”
“等到明年开春后,若老十再没有消息,我便让郭英率领一支舰队去那边寻他。”
马皇后点头,“如此也能让宁妃稍稍安心。”
却说朱标回到春和宫,晚间跟吕氏和几个儿女一起吃晚饭。
如今朱标跟历史上一样,已育有五子四女。
年龄最长的自然是朱雄英,今年虚岁已十八了。不过朱雄英前几日才从对马岛启程,要过几日才能回到京师。
其次便是长女,年已十五,已经与耿炳文之子耿璇议定婚事,后年便会嫁过去。
再次就是次子朱允炆了,虚岁也十五了。
春和宫如今吃饭时的规矩是,要么各院自己吃;若在一起吃时,分开两大桌,朱标、吕氏跟儿子们在一桌吃,其余几位侧妃则带着女儿们另坐一桌,不过菜色倒是一样的。
晚饭后,有宫人奉上太医院专门配制的养生茶。
朱标边喝茶边跟几个儿子闲聊——主要是询问课业及“工作”上的一些情况。
听刘宽讲了朱棣一脉那么多不肖子孙的事迹,朱标自不会没有感触。他也担心自己的子孙出现些更不靠谱的,所以除非太忙,每天晚饭后都会抽出一点时间,跟几个儿子聊一聊。
至于女儿们,自是由吕氏和几位侧妃教育,不用他操心。
小儿子朱允煕今年才出生,尚在襁褓中,并不在此处。所以,此时能在朱标身前的只有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三兄弟。
或许是知晓原历史的缘故,三人中朱标又最重视对朱允炆的教育。
“允炆,近几日军工厂也很忙吧?可适应得了?”
朱允炆去年便从大本堂毕业,今年除了参与温室大棚种植研究外,还在京师军工厂兼了一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