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04章 天启大爆炸!皆亡于仙药【求追订】

第504章 天启大爆炸!皆亡于仙药【求追订】(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更古怪的是,当时受大爆炸影响的范围内,绝大部分人都是活活震毙,即七窍流血、身体完好。不仅如此,这些人不论男女老幼,皆衣物离体,寸丝不挂!”

这么奇怪?

听到这里,老朱、朱标、朱棣的好奇心占据了主导,因为他们谁都没见过上百万斤黑火药爆炸,自然不知刘宽所述的那些景象是否合理。

“后来,专家们对比了后世近代发生于北海西北的‘通古斯大爆炸’,认为天启大爆炸很有可能是一次‘大规模空间等离子体爆炸性符合并伴有地内等离子体符合放能’事件。”

老朱三人听了都是一脸呆滞。

刘宽后面那句话,每个字单独拿出来他们都懂,可放在一起他们真不懂什么意思啊。

刘宽并不意外——其实他也不太懂。

于是道:“陛下可将其以理解为‘可燃气体’、‘地震’及火药爆炸一起作用出来的复合大爆炸——真理解不了也没什么,只需知道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就行了。”

朱元璋微微点头,随即便问:“这种复合大爆炸发生的次数多吗?是否能提前预知?”

刘宽道:“这类自然爆炸事件几乎都是偶发,条件极为苛刻,次数自然很少——据微臣所知,近千年有记载的似乎也就‘天启大爆炸’及通古斯大爆炸而已。”

“至于说提前预知,就得看当地官吏、百姓是否警惕了。一般而言,有的自然灾难有预兆,也有的没有——看运气吧。”

朱元璋皱眉,对刘宽的回答不太满意。

他于是直接问:“那历史上京师可曾爆发过这类自然灾害?”

刘宽明白朱元璋口中的“京师”指南京,便摇头道:“没听说过——南京在历史上遭人祸倒是有好几次,但真没什么遭遇惨烈自然灾害的记录。”

“这便好。”朱元璋松口气。

朱标也是如此。

朱棣则在暗想:看来回燕国后得设立一个类似钦天监的机构,专门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即便不能提前预知自然灾难,也不能等灾难临头还懵懂无知。

这时,朱元璋忽然想起一件事。

“对了,那天启帝朱由校是怎么去世的?他十五六岁即位,在位六七年,离世时岂不才二十二三岁?”

刘宽道,“回陛下,天启帝去世因由与正德皇帝类似——大概是在天启五年时,朱由校祭祀完毕后在客氏、魏忠贤等人陪同下,到西苑湖中游船戏耍。”

“据说他在大船上饮酒后,又带魏忠贤及两名小太监泛小舟到湖中央戏耍,结果被狂风吹翻小舟落水。”

“他虽然被救起,却因这次落水受到惊吓并落下病根,多方医治无效,身体每况愈下。”

“后来阉党一派的兵部尚书霍维华进献一种名为‘灵露饮’的仙药,因其口味甘甜可口,朱由校便天天应用,以至于逐渐浑身水肿,卧床不起。”

“至天启七年八月,朱由校感觉时日无多,自己又没有儿子,遂召集群臣,下诏立朱由检为储君,并在十日后驾崩。”

朱元璋虽然猜到,朱由校二十二岁就丧命原因必然不简单,可没想到竟然又是一个有些奇葩的死法,甚至可以说是作死。

他气呼呼地道:“那朱常洛沉湎女色、不知节制,以至于大病,又误信奸人,服用所谓仙药红丸,最终丧命。”

“这朱由校竟不知引以为戒,以皇帝之身,游湖泛舟弄险,居然也相信什么仙药,早早葬送了性命——这父子俩真是一个比一个糊涂!”

“另外,这朱常洛、朱由校病故之事中,太医竟似乎都束手无策?竟让皇帝寄希望于佞臣进献的什么仙药,实在是无能!”

“怪不得之前雄英上奏,说咱大明医学仍需改革,乃至进行颠覆性的革命——医者如此无能,岂不叫人失望?!”

听到这里,刘宽担心朱元璋对医者或者说传统医学产生太大偏见,便想劝解一两句。

结果朱标抢在他前面道:“父皇,这世上本就有很多病症医者难解——想必到了医学发达的后世也是如此,又何况如今呢?”

刘宽赶紧道:“陛下,医学发展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又需要以化学、生物等行业的发展为基础,只能循序渐进,急切不得。”

朱元璋也知道他这样对医者有些苛求责备了。

只是,想到马皇后的病逝,他就心痛。

轻叹口气,朱元璋道:“从嘉靖、万历、泰昌、天启,这些人病逝多少都跟所谓的仙药沾了关系,甚至就连那隆庆皇帝可能也有此类行为。”

“由此可知,若正经大夫都治不好的病症,却寄希望于所谓的‘仙药’,尤其是那些佞臣、谄媚者主动进献的‘仙药’,不仅于身体无益,反而会加速病亡。”

“标儿,你回头得在《皇明祖训》(秘册)中记明此事,让后世子孙定要引以为戒,切勿相信所谓的‘仙药’!”

“是!”朱标应下了。

朱棣、刘宽听了却神色各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