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皇极承天命 9(1 / 2)
陈封沉吟道:“无患,你以为,此事是该除恶务尽,斩草除根,或是只办首恶,不问从犯?我犹豫再三,总是未能拿定主意。”
程备道:“太尉,愚以为今时今日不宜株连太广。一来太尉是为清君侧方才起兵,若是株连恶迹不彰者,天下人不免要以太尉私意,太尉便是无私也是有私了;二来今日之事致使朝局不稳,人心思变,倘若株连,更要人心浮动,于国事不利;三来边疆无事多年,燕楚虎视眈眈,也不可落人口实。有此三者,窃以为当息事宁人为要。”
陈封点点头,却不置可否,转头向秦玉道:“璧城以为如何?”
秦玉口中正有一块肉,听陈封问起,急吃一口酒送下,才道:“程太尉所言是不宜株连‘太广’,却非‘不可株连’。有些官员,正是洪福洪庆爪牙,若不拿办,如何教人心服?若不惩处,也不能以儆效尤。金吾卫中便有几个,向来依附洪庆作恶,如今又调到各卫军中。若是这些人在军中生事,其祸不小。然程太尉之言终究是谋国之言,确是不宜株连过广,至于其间分寸,还要太尉权衡。”
陈封点头道:“有理。璧城今非昔比,果然大有进益了。嗯,有几个不能轻纵,洪福洪庆自不必说,邱泰是一个,还有蔡义一个,还有那个赵季...嗯,还有杨鹏也是一个。这几个不能饶,皆要灭族。至于其他人...我禁军不问,交予刑部与大理寺论罪。有罪无罪,如何处置,全凭法司了。无患再与刑部与大理寺堂官打个招呼,查无实证的,或是来往不密的,便不追究了。”
程备道:“太尉明断。”
陈封看秦玉道:“璧城,城外如何了?”
秦玉抹抹嘴,又搓搓手,道:“城外也无甚可说,太平无事。我大约午时出了城,那时周润安已入城接手金吾卫,洪振远还未出城,天枢卫仍丝毫不乱,死死守住城外各处要道,盘查极严。我见天枢卫各安其位,也不便多生事端,便不去管他,自去了右武卫与青鸾卫两座大营。”
陈封道:“你好大胆子,此时敢擅入这两座大营。”
秦玉笑道:“我与唐绍风、高功肃虽不甚熟络,却也总有几分同袍情义,况且他二人看太尉面上,我料他不致害我。”
陈封微笑不语,秦玉又道:“我先去的青鸾卫青城大营,那高功肃却是颇有怨意,你道为何?却是为太尉未用他兵马起事生怨。高功肃言之灼灼愿为太尉效命,我只得说都中众将士皆有一分功劳,只安心待命便是。”
陈封道:“高功肃是个直人,他既如此说,便是没有旁的心思了。”
秦玉道:“高功肃虽是直人,却绝非愚笨之辈。我见他军营之中约束极严,麾下将士不奉军令不得擅自出入,便知他当真是心向太尉的了。他如此做,是恐麾下将士不知就里,扰了太尉大局。以此看,此人可为太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