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倭国之战(三)(2 / 2)
他转身时,夕阳正好映在天子剑上,折射出璀璨金光,从今往后,倭州只准祭祀华夏祖先,三皇五帝。
夕阳的余晖为京都城墙镀上一层血色,张无忌手中的天丛云剑仍在嗡鸣不止。
马三宝躬身等待着他的决断,城下明军的旌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传朕旨意。
张无忌的声音不大,却让城头所有将领同时屏息,明日辰时,三军开赴京都。若遇抵抗——
他手腕一翻,剑锋划过空气发出尖锐啸声,格杀勿论。
当夜军议时,常遇春拍案而起:陛下何必与倭寇多费唇舌?末将愿率轻骑直取皇宫,将那伪天皇绑来问罪!
张无忌指尖轻叩案几,烛火在他深邃的眸中跳动:常将军可知,为何倭国能分裂六百年而不亡?
不待回答,他自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倭国《古事记》,记载着他们所谓万世一系的天皇传说。
陛下是要...马三宝若有所悟。
灭国易,亡族难。
张无忌展开竹简,指着上面扭曲的倭文,明日进城后,你带文吏收缴所有倭国史书,在朱雀大街上当众焚毁。另诏各州府,凡私藏倭文典籍者,以谋逆论处。
常遇春倒吸一口凉气。
他忽然明白,天子要摧毁的不只是倭国的军队,更是这个民族千百年的记忆。
次日黎明,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京都的土御门轰然洞开。
令人意外的是,街道两侧跪满了衣衫褴褛的平民,他们用生硬的汉语高呼,有人甚至捧着新收的稻谷献给明军。
报——南朝公卿挟持后醍醐天皇退守比叡山!斥候飞马来报。
张无忌冷笑:果然舍不得那面破镜子。
他转头对马三宝道,按昨夜计议行事。常将军,你带神机营封锁山道。
朱雀大街中央,文吏们将收缴的书籍堆成三丈高的方台。
当火把投入其中时,那些记载着日本神话的纸张在火焰中蜷曲成灰,无数僧侣在人群中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嚎。
张无忌端坐马上,亲自监督着这场文化屠杀。
自今日起,倭州行省通用汉字汉语。
他的声音通过三十六面铜锣传遍全城,凡七岁以上孩童,必须入教化所学习《三字经》。三年后仍不识汉字者,其父母充作苦役。
此时,比叡山方向突然传来震天喊杀声。
原来南朝残部见明军焚烧典籍,竟不顾天皇安危发动突袭。
三千僧兵手持薙刀冲下山坡,为首的武士高举写着八纮一宇的战旗。
陛下小心!常遇春急调火铳队护驾。
张无忌却岿然不动,只是轻轻抬起右手。
随着令旗挥下,埋伏在民居屋顶的五百弩手同时放箭。
箭雨过后,他亲自策马上前,天丛云剑化作一道青光,将那面战旗连同旗杆一分为二。
记住今日。张无忌剑指满地僧兵尸体,这就是抗拒王化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