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水市闲游探故友(1 / 2)
午后,太阳高悬于天空,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如金色的纱幕般轻柔地洒落在城东 318 国道旁的岔路上。岔路的两边是笔直的水杉,与国道两旁法国梧桐树宽大舒展的冠幅形成鲜明的对比。江春生与周雨欣并排骑着自行车,拐进了这条通往水市老街的唯一路径。
一进入这条岔路, 仿佛就有一股水产特有的咸腥气息便扑面而来。
江春生告诉周雨欣,水市老街,名副其实,是一条北靠龙江港河流,南接318国道的、几乎笔直的南北走向的专业街市。街道足有五百余米长,两侧是鳞次栉比的旧式平房或两层木砖小楼,中间基本上没有任何分岔街道,一条青石板路贯穿始终。家家户户都是临街门面敞开着做生意,后面住人。
到了街口,那棵需数人合抱的老槐树枝叶繁茂,投下大片阴凉。树荫下,几个穿着老者坐在小马扎上,或闲话家常,或围坐着下象棋;七八个稚龄孩童绕着树杆追逐嬉戏,发出清脆的笑声。
江春生发现旁边比上次来多了一片用粗麻绳绑在楠竹杆上围出的区域,专门用于存放自行车,看管车辆的老伯靠在藤椅上打着盹。
这个好,自行车有人看了,不用怕被盗而推在手上了。江春生和周雨欣将自行车停好,付了五分钱的看车费,便步入了这条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的老街。
一踏入青石铺就的街道,一股浓郁的水产特有的腥咸气息便萦绕在鼻尖,但这味道并不令人反感,反而带着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目光所及,几乎每一家店铺门口,都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玻璃缸、水泥池、木盆、塑料盆,里面清水涌动,供养着各式各样活蹦乱跳的水产。
周雨欣显然是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她那双明澈的眼眸中充满了新奇与探究的光芒。与商场百货公司里窗明几净、陈列整齐的时尚柜台完全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原始而直接,充满了蓬勃的野趣。
“春生,你看那个,背上有花斑纹、有些像黑鱼的,是什么鱼?”周雨欣轻轻拽住江春生的手臂,指向一个水池里几条游弋的、体色黄褐带有不规则斑块的鱼,语气里带着少女般的好奇。
江春生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笑着解答:“那是七星黑鱼,肉质紧实,刺少,比黑鱼稀少,红烧或者炖汤都很鲜美。”
“哦,七星黑鱼啊。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周雨欣恍然,又多看了几眼。
没走几步,她又在一个摆满浅盆的摊位前停下。盆里是密密麻麻、不断吐着水泡的螺蛳和河蚌。“这些……河蚌人也可以吃的吗?怎么吃呢?”
江春生耐心道,“用辣椒、紫苏加洋葱爆炒,或者与腊肉、萝卜放一起炖汤,都是下酒的好菜。不过处理起来比较麻烦。我们本地人吃它的人不多。”
店老板是个围着橡胶围裙的中年汉子,见这对年轻人气质不凡,男帅女靓,女孩问得认真,男孩也懂行,便也乐呵呵地插话:“姑娘第一次来水市吧?我们这的螺蛳、河蚌都是附近河汊里刚捞上来的,干净着呢,买回去养半天就能炒,保证鲜美!”
周雨欣礼貌地冲老板笑了笑,又拉着江春生走向下一家。
她兴致极高,几乎每家店铺都不肯放过,总要绕着一排排水缸水池看上一圈。看到张牙舞爪的青壳螃蟹,她会小声惊呼;看到挤作一团、不断扭动的黄鳝,她会微微蹙眉;看到色彩艳丽、仿佛披着锦缎的鳜鱼,她又会露出欣赏的神色。遇到不认识的品种,她必定会拽住江春生询问,从常见的鲫鱼、鲤鱼、草鱼、鲢鱼,到相对少见的鲶鱼、甲鱼、鳗鱼,甚至是一些从沿海运来的、冰鲜保存的海鱼,她都问了个遍。
好在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多,早市的喧嚣和午市的忙碌都已过去,街上顾客稀疏,店家们也乐得清闲,对于周雨欣这个看起来与水产市场格格不入、却又充满求知欲的漂亮姑娘,他们都表现出了难得的耐心,有问必答,甚至还主动介绍起不同水产的吃法和时令。
江春生跟在她身旁,看着她因为发现新奇事物而闪闪发亮的侧脸,听着她轻柔的询问声,心中那份因陈家饭局而产生的些许沉闷和算计感,早已被这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冲刷得一干二净。
他来过水市多次,每次来的目的都不是采购,而是闲逛。奇怪的是,他每次来的感受都不一样。上次陪朱文沁来,是以一种近乎闲适游玩的心态,没想到意外碰到了陈和平。今天来,他表面上是陪周雨欣,内心深处是想碰到陈和平。而在陪周雨欣闲逛的过程中,他也在认真的细细品味这条老街的风情。周雨欣的新奇视角,也让他重新发现了这条熟悉老街的别样趣味。
两人走走停停,速度不快。江春生一边充当着周雨欣的“水产顾问”,一边留意着街道两侧的店铺招牌。他相信再来两次,这里的一些店面名称,谁家挨着谁家,他都能记住了。
他记得陈和平爱人李秀云娘家的店铺“顺河水产”,应该就在老街的中段位置。
又走过几家店铺后,江春生的目光锁定了前方右侧一家店面。那店门口挂着一块有些年头的木匾,上面用红漆写着“顺河水产”四个大字,字迹虽因风雨侵蚀略显斑驳,但依旧清晰。
“雨欣,前面那家‘顺河水产’,就是我朋友陈和平岳父岳母家的店。”江春生低声对正俯身观察一盆小河虾的周雨欣说道。
周雨欣直起身,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点了点头:“那我们过去看看吧。”
两人径直走向“顺河水产”。店面的格局与相邻几家类似,门口摆着几个大型的玻璃缸和水池,里面游着一些常见的活鱼。一个年纪约莫五十上下、身材偏矮略胖、系着深色围裙,头发在脑后利落地挽成一个髻的中年妇女,正拿着刷子和水管,用力清洗着一个刚清空的水泥池,不断有水花溅出到她脚旁的水泥地上。
见到有客人上门,而且是一对衣着气质都不像普通市民的年轻男女,中年妇女停下手中的活计,用围裙擦了擦手,脸上堆起生意人惯有的笑容:“两位,想买点啥?今天的鲫鱼、鳊鱼都很新鲜,刚到的货。”
江春生上前一步,礼貌地问道:“阿姨,您好。我们不买东西,想打听一下,陈和平今天在这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