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明君纳谏,雄辩服众(2 / 2)
刘协微微一笑,将众人引至一处清幽的庭院。
他让人端来香茗,与众人围坐在一起。
“张先生所言极是。”刘协轻抿一口茶,目光逐一扫过众人,“诸位都是当世英才,朕深知你们都在等待一个能施展抱负的机会。朕愿与诸位分享一个愿景——重建汉室,重振朝纲,让黎民百姓安居乐业。”
“陛下此言当真?”另一位名士赵远忍不住问道,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千真万确!”刘协正色道,“朕不仅有此宏愿,更有切实可行的计划,诸位请看。”说罢,他命人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竹简,上面详细记载着为每位名士量身定制的发展方案。
张玄接过竹简,仔细阅读起来,越看神色越是凝重。“陛下竟为我等考虑得如此周全……”
“陛下,这份规划不仅切合实际,更体现了对臣等的重视。”赵远也忍不住称赞道,“尤其是关于民生改善的部分,令人钦佩。”
“陛下,臣愿意追随您。”张玄率先表态,双手恭敬地将竹简递还给刘协。
“臣等亦愿效劳!”其他名士纷纷响应,一时间,庭院中气氛热烈。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陛下,有急事禀报!”
刘协心中一紧,接过密报一看,脸色微变。“曹操得知此事后,果然坐不住了。”
“陛下,曹贼必不甘心,需早做准备。”陈萧远在一旁提醒道。
“无妨。”刘协却显得胸有成竹,“诸位先生,请随朕一同应对这场考验。”
众人来到密室,只见情报显示曹操得知刘协成功招募人才后,正在召集谋士商议对策。
荀彧面色凝重,曹操则是一脸阴沉。
“陛下高明!”张玄赞叹道,“若非陛下提前布局,恐怕此时已被曹贼破坏了。”
“这正是朕最担心的事情。”刘协点头道,“但既然已经成功迈出第一步,就不能停下脚步。朕已安排可靠之人监视曹营动向,确保万无一失。”
“陛下英明!”众人大为折服。
随着更多名士加入,气氛愈发热烈。
有擅长军事的将领表示愿为汉室效力;
也有精通道术的方士提出可以协助稳定民心。
“陛下,如今我们已经聚集了众多英才,但要真正形成战斗力,还需合理安排。”赵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赵先生所言极是。”刘协赞许地点了点头,“朕已思考良久,决定按照各位的专长进行分工。比如,张玄先生可负责政务改革;赵远先生擅长军事谋划,就担任军师一职……”
就在刘协兴致勃勃地分配任务时,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
原来是一名小吏慌慌张张地闯入密室,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刘于强原本还想继续破坏刘协的招募行动,但看到大势已去,只得作罢。
“陛下圣明!”众人无不庆幸。“现在,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壮大汉室力量。”
“不错。”刘协深以为然,“但我们也必须保持清醒。曹操绝不会轻易放弃,接下来必然会有新的动作。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战略调整方案。”
“陛下高瞻远瞩。”谋士刘伯温站出来说道,“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要梳理现有的资源,明确各路兵马的部署,同时加强情报收集工作。”
“刘伯温说得对。”刘协赞同道,“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新加入成员之间的磨合问题。这关系到整个团队能否发挥最大效能。”
随着讨论逐渐深入,各种观点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有人主张主动出击,趁机扩大地盘;
也有人认为应当巩固现有成果,稳步推进。
刘协认真听取每个人的意见,时而点头称是,时而提出疑问。
“诸位所言都有道理。”最后,刘协总结道,“但朕以为,当前最紧要的是要稳住阵脚。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吸收新鲜血液,让新加入的同志尽快融入集体;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效率。”
“陛下圣明!”众人齐声应道。
此时此刻,宫殿内灯火通明,映照着一张张充满希望的面容。
“接下来,朕想请诸位共同参与制定一份详细的调整方案。”刘协站起身来,目光坚定,“让我们携手共进,迎接未来的考验。”
“遵命!”众人齐刷刷地躬身行礼,眼神中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这一刻,刘协仿佛看到了汉室复兴的曙光正在前方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