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三十天计划,要60天会战物资(2 / 2)
因为是从中途转运的物资,比预想的时间快了很多,跨海运输的邮轮直接靠岸,征用了数万劳工,负责物资的装卸、运输。
印支那作为巨大的后勤基地,为前线三十多万兵力提供牛奶、罐头、饼干、弹药。
几千辆卡车、上百架运输机轮番出动。
每日的运载量超万吨。
按照阿麦瑞克帝国步兵师的配备标准,105毫米榴弹炮36门,155毫米榴弹炮12门,五个师的话,那就是240门榴弹炮。
其中包含4万多支加兰德半自动步枪,100多挺M2重机枪,5000支卡宾枪,3000支汤姆逊冲锋枪。
轻重机枪也按照标准补充,提供BAR、M1919A4/A6中型机枪,累计3500余挺。
60毫米、81毫米、107毫米迫击炮共计820门,反坦克炮260门,巴祖卡火箭筒每个师655支,五个师一共3000余支。
还配备火焰喷射骑具300余具,M3、M4坦克350辆。
运输车800余辆。
运输车辆远没有达到美械师的标准,这边多山,公路难行,短时间内也没办法补充几千辆卡车。
还得依靠马匹、人力驮运。
但也足够让人惊叹,帝国海运物资的能力。
可以短时间内,把几万吨物资投放到印支那战场。
不惜代价,不要一分钱。
瑞波指挥部内,唐为源舔着脸跟李峰要加兰德步枪。
“你们玩的明白半自动步枪吗,等什么时候学会了枪械保养,在跟老子要这批装备。”
“丛林战的重点是冲锋枪跟短步枪,这批卡宾枪跟汤姆逊给你们,再让约翰帝国提供一批司登冲锋枪,那玩儿虽然质量差,胜在火力。”
“每个班至少给我配备3挺冲锋枪,炮火一开,冲上去打崩日军。”
筹备物资的几天时间里,殖民军做出了突破,击溃了33师团的防线。
斯利姆奉命前往收口的位置。
轰炸机开始频繁出动,向曼德勒防线的日军扔下航弹。
受李峰的要求,航弹全部换成小磅炸弹,提升轰炸密度。
因为这片区域没有永备工事,也没有混凝土工事,又处在相对平坦的地带,日军的土木工事并不坚固。
增加密度,覆盖其核心工事区,足够加大伤亡。
此刻在日军指挥部掌权的,竟然还是他妈的牟田口廉也。
原因很简单,最能打的师团是18师团、56师团,这两个是丛林战出身。
56师团的指挥部已经被李峰万米大狙给干掉了,渡边、竹内两位老牌的师团长也顺势死翘翘。
新过来的31师团、59师团、49师团都是二流师团,也可以说新组建的师团。
战斗力远不如精锐师团。
连带着师团长的辈分、资历,都远远不如牟田口廉也。
饭田祥二郎也没有更好的指挥官人选,只能把这家伙放在前线,主导三个溃败师团、三个支援师团的指挥,算上33师团后撤的兵力。
牟田口廉也手上足有七个师团,供他调遣。
不管此战的胜负,他也算指挥七个师团的大将级别指挥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