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市里送行(1 / 2)
第二天上午,阳光明媚,季卫国再次请假,准备送钱榆和顾安前往市里乘坐火车。
按常理来说,频繁请假并非明智之举,但季卫国的情况却有所不同。
他的未来老丈人在钢铁厂拥有深厚的根基,再加上季卫国自身能力出众,因此请假的过程异常顺利。
不仅如此,季卫国在请假时所使用的理由也十分充分——送军属去探亲。在这个年代,人们对军人充满敬意和热爱,一听到是为了服务人民子弟兵,大家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当钱榆和顾安带着大包小包抵达镇上时,季卫国早已等候多时。他热情地迎上前,帮助她们将行李搬上车,然后一同前往市里。
车上,钱榆略带歉意地对季卫国说:“诶哟,卫国啊,你看又麻烦你了。我说我带着安安完全没问题的,可你爹娘就是不放心,非得让你来送这一趟。”
其实,今天早上钱榆去亲家家里,本就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捎带的东西,顺便把火车票钱拿给亲家。
咱买票是一回事,不能让人家贴钱吧。昨天季卫国送票的时候她就应该想到的,可是那会也不知道咋了愣是给忘记了。
所以一大早她就早早的准备去送钱,顺便看亲家有没有给季婉拿的东西。
谁能想到她因为担心耽误时间,所以特意早早地出发去了大屯子村。结果到了季家之后,发现季卫国还没有去上班呢。
这下可好,亲家两口子见状,心里有些不踏实,于是又给季卫国安排了一项额外的任务。
“婶子,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啊!这送您一趟根本算不上什么事儿。而且,您这大老远地跑去照顾我妹妹,我感激都还来不及呢,哪还能说别的呀!这不是我刚回来没多久嘛,实在不好意思再请假了,要不然的话,无论如何我都得亲自送您和安安过去呢。”季卫国满脸笑容地说道。
他说的这番话,可绝对是真心话。当他得知自己的妹妹怀孕了,而婆婆要过去照顾时,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啊,对钱榆充满了感激之情。
要知道,他的爹娘在家里不仅要耕种集体的土地,还要上交一定的工分。此外,他们自家的自留地里也种了一些农作物。全家一年的生活,除了靠每年分的粮食之外,就全指望自留地的收成了。
而现在正值春耕时节,家里的农活正忙得不可开交,不到万不得已,他爹娘根本没办法离开家。
顾安人小鬼大,听到季卫国夸她娘,忍不住说:“卫国哥你不知道,我娘去伺候我嫂子高兴着呢!自从昨天听到了消息,她连夜给我未来小侄子缝了个小被子,那棉花都是新棉花,喧乎着呢!”
钱榆听闺女这么说,也忍不住点点头说道:“卫国你说这话就外道了,那婉婉是我儿媳妇儿,我不照顾谁照顾她啊!尤其平子是这当兵的,聚少离多我明白。眼下婉婉特殊情况正是用人的时候,不管咋我都得去。”
这话她说的再真心不过了,尤其季婉是个好姑娘,她是真心实意的去照顾的。
“就是,我跟我娘都可乐意去我哥那边了!”顾安的话把两人都逗得笑了起来。
钱榆忍不住点了点她的脑门说:“我乐意去是伺候你嫂子了,我看你乐意去就是为了玩儿和好吃的!”
就这样晃晃悠悠的,汽车到了市里。季卫国熟门熟路的带着两人往候车厅走去。
火车站无论何时都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放眼望去,只见一片黑压压的人头,犹如涌动的黑色海洋,而那青黑色的粗布衣服,则在这片海洋中显得格外突兀。
季卫国带着钱榆和顾安艰难地穿过人群,终于走进了候车室。然而,这里的拥挤程度丝毫不亚于外面,让人几乎无法立足。
季卫国好不容易在角落里找到一块空地,连忙将两人安顿下来。他手脚麻利地把行李用绳子捆绑在一起,以免在混乱中丢失。
“安安,你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季卫国注意到顾安的脸色有些苍白,她无精打采地站在一旁,仿佛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顾安轻轻摇了摇头,示意自己并无大碍。其实,她只是有些晕车,这一路的颠簸让她感到有些不适。然而,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火车站候车厅里那股难闻的气味。
钱榆自然也知道女儿晕车的毛病,而且这火车站里的气味确实令人作呕。
汗臭味、脚臭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混合香气”,别说孩子,就连大人闻了都忍不住想要呕吐。
钱榆赶忙从包里掏出一块手帕,蘸了点水给顾安擦擦脸,轻声安慰:“闺女,忍忍就好了,等上了火车就舒服了。”
季卫国也在一旁关切道:“要不我去给安安买点儿吃的,吃点东西兴许能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