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娘子,别这样! > 第579章 元首?院首!(一万二)

第579章 元首?院首!(一万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于杨家这一手,宋言是很佩服的。

不愧是曾经宁国最顶级的家族,虽因为几步错棋,最终沦到这般模样,然而真到了动手的时候也是果断,狠辣,没有半点拖泥带水。根据锦衣卫传递的消息,整个东山府的大官员,几乎全都是杨家培养了多年,最忠诚的狗,这么多年也不知为杨家擢取了多少利益。

可是,到了需要祭旗的时候,杨和兴也不会有半点犹豫。

听闻,众多官员押送到城墙上的时候,尽皆被布条勒着嘴巴,发不出声音,当鬼头大刀直接砍断脖子,一颗颗头颅从城墙上下去的时候,城内城外,成千上万的百姓,尽皆兴奋狂舞,更有百姓泪如雨下。

大抵是之前那些年,被欺压的太狠了。

而杨和兴更是乘着这样的气氛,打出:伐无道,诛暴宁;奉天靖难,吊民伐罪的旗号。

东山府的府兵也被杨和兴顺势收服。

这还不算,杨和兴还尽数抓捕东山府内豪门大户,广开城门,号召全城百姓讨伐这些豪门大户的罪过,一旦有杀人,淫虐,强取豪夺之罪行,便尽皆斩首示众。

至于这些豪门大户的银钱,尽数被杨和兴收走,充作军资。

田产,则是分发给东山府百姓。

可以这一段时间,整个东山府几乎是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狂欢。

杨和兴虽然未曾称帝,然在东山府中已经有百姓以皇帝称之,更有大量百姓主动簇拥在杨府门前,请求从军。

对于这些事情,宋言密切关注着,却并未做出任何行动,他只是去了一趟兵工坊,顺便带过去了满满一大箱的白银,而他的要求也很简单,无论是火绳枪,燧发枪,米尼枪,虎蹲炮,红夷大炮,弗朗机炮,任何工匠只要能搞出其中一样,这万两白银便是他的。

宋言甚至还带了一张,燕王府签发的,未曾署名的委任状,研发成功之工匠,可以直接在燕王封地当中,担任格物院院长。

至于格物院……

嗯,还没建起来呢。

不过快了,以宋言对封地的掌控能力,想要建起来也要不了多长时间。

格物院院长在燕藩封地之中,品级和地位仅次于两位刺史,和知州平级。

之前宋言虽然也有许诺,可终究是比不上白花花的现银和盖上了燕王大印的委任状来的有效。

当日,整个兵工坊当中,几乎彻底沸腾。

据不少工匠都已经开始没日没夜的拼命工作,每天只休息一个时辰,晚上都不回家睡觉的。

总之,卷起来了。

宁和二十年,九月一日。

皇帝洛天枢再下发圣旨,着令东山附近六个州府共同出兵,组建五万大军,讨伐杨贼。

同时,再次对朝堂上和杨家藕断丝连的官员展开清洗。

皇城司的权力被洛天枢擢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几乎每天都有官员,吏员,还有在京勋贵,富商,被皇城司缉拿,审讯。

皇城之外,每天都有人被斩首,人头越堆越高。

甚至就连之前宁和帝没能清理干净的,在偏远地方做官的杨家旁系,庶出,也都被洛天枢清理一遍,朝堂之上,闻杨色变。

洛天枢,称帝不过一月,便得了一个暴君的名声。

而宋言,则是在平阳建立了第一个官方学院。

学院建立相对简单,之前黄家被抄家灭族,还有大量房产,园林被充公,其中一座园林修修改改,也就有了学院的雏形。关于学院名字,原本宋言是准备叫*华,*大的,实在不行叫清北也勉强能接受,然而这些名字被刘义生,梁光宗和高兴才几个全给否了。

用刘义生的话来,这个学院,宋言是院首,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叫燕王王家学院。

所有学院中求学的学生,看到学院的名字,便要牢记自己是因为谁而有了学习的机会,要牢记燕王的恩德。

从学院中走出的学生,自然而然,也天然就是宋言的门生。

刘义生,梁光宗高兴才几人的意思很明显,宋言想要成就大事,不能单单只是依靠慕名而来投奔的谋士,宋言还要亲手来培养忠诚于自己的核心力量。

这些学生,或许脑海中的智谋比不上那些动辄搅动天下风云的谋士,经验更是严重不足,但他们出自燕王王家学院,天然便对宋言有一定的忠诚度,算的上是宋言的心腹,等到这些学生从学院当中结业,或许无法直接胜任高级官职,但却能帮助宋言掌控封地基层。

便是将来要推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一旦遭遇抵抗,百官辞职,也能随时安排人顶上,不至于让整个封地陷入停滞。刘义生甚至建议,在王家学院的正门处设置一尊宋言的雕像,以供进进出出的学生瞻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忠诚度。

宋言也就采纳了这个建议,目前整个燕王王家学院,设置有三个分院,一个是格物院,一个是思想政治院,还有一个则是军事学院。

宋言是学院最高领导院首,兼任思想政治院的院长。

起院首这个称呼,宋言也是有些古怪的,总感觉跟某元首有点像。

至于所用教材,也是宋言自己编写的那一本。

学院的学生,则是采用自主报名的方式,每一个入选的学生,都有锦衣卫详细调查其背景,人品,品行不端者直接被拒之门外。

所有生员,衣食住行燕王府全包,不用额外付出一枚铜板。

格物院暂时空置。

军事学院,则是梅武担任院长,第一期招收生员一百人,每个月梅武会抽出三天时间,来传授自己行军布阵的经验。

思想政治院第一期同样招收生员一百人,每日时间,除了识字之外,便是接受宋言的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就连军事学院的学生,在梅武授课之外的时间,也要来思想政治院这边听课。

宋言还在学院门口树立了一块巨大的石碑,上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经常出现在穿古中,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

装*的最高境界。

张载这人吧,很难评价,二十一岁时,上书范仲淹《边议九条》,欲收复西夏所占洮西失地,范仲淹看过之后对他:你还是别从军了,习文吧。

遂科举,与苏轼、苏辙同登进士,历任云岩县令、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等职,结果又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辞官归乡,讲学著书,反倒因此成为关学创始人,程朱理学奠基人,得以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先贤!

到了晚年,推行“井田制”试验,分田予民,病逝之时贫无以殓,弟子集资安葬!

总之,是个极为复杂的存在,但其所书横渠四句,当真是振聋发聩,鼓舞人心。

燕王学院,每一个生员瞧见石碑上的四句话,往往都是面红耳赤,胸腔中仿佛憋着一股子火焰,同时对宋言更为佩服了……嗯,没错,宋言很无耻的剽窃了这四句话,当成了自己的著作。

宋言甚至还专门从军队中挑选了好几名指导员,轮番对生员进行轰炸。

这些指导员的口才,便是宋言都要望尘莫及,每每提及你们现在的一日三餐,身上的学士服,上学所用的笔墨纸砚,甚至就连相当不错的卧房都是谁提供的,便能的这些生员泪流满面。

燕王的恩情,大概这辈子是还不完了。

待到十月初。

宁国六府府兵,五万大军,同东川府杨家,开始了第一波的厮杀。

杨家大军,因多由普通佃户构成,溃不成军,数次被六府府兵杀上城头,若非关键时刻,杨和兴安排了杨府家丁,死士,拼死搏杀,怕是杨家叛军就要直接被剿灭。

十月中,六府府兵开启了第二轮攻势。

就在再次攻上城墙之时,大量倭寇忽然从城外山林当中窜出。

六胡乱华,第一支异族,倭寇!

入关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