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坦克大战,毛熊人的突击(2 / 2)
这时,雾气已经散尽大半。
飞机的呼啸也从远方传来。
齐辉的视线扫过平原。
一辆可悲的虎式坦克侧翻在一处巨大的弹坑边。
它的88主炮扭曲成麻花,装甲板被高温烧得发白,像被剥开的巨兽肋骨。
这显然是毛熊人用了自行火炮的攻击,至少是152毫米以上的火炮,才能将虎式打成这样。
毛熊人的炮兵还是很厉害的,一开始雾气大不能用,后来雾气小了就敢用了,至于误伤,毛熊是不在乎的。
他又看到,有一辆T-34的炮塔被炸飞,斜装甲上布满弹孔,像一张被撕碎的红色面具。
那里还有两个毛熊伤兵,正在搀扶着彼此,艰难地爬行。
他们在远离那辆燃烧中的坦克。
这都是可怜的人。
他们为了保护家园而战,是真正的勇士,然而他们又不明白更深层次的东西。
他们的辛苦与牺牲,并没有换来好生活,反而是更加糟糕。
好歹龙汉人已经度过了这个蒙昧的阶段。
做的事,都是为了换取好生活。
又有一辆豹式坦克的履带断成几截。
它齿轮扭曲,机油与血液混在一起,渗入焦黑的土壤,散发出刺鼻的焦糊味。
几个汉斯坦克兵直接与坦克死在了一起。
这就是最惨烈的结果。
根本没有机会逃跑。
这时,战场上的幸存者,开始救援自己的伤兵。
它们沉默着巡视着。
几辆残余的T-34缓缓驶过战场,履带碾过破碎的装甲,发出金属摩擦的刺耳声。
偶尔有炮弹爆炸的余波,震得坦克晃动,但炮塔里再也没有射击的火焰。
一名T-34车长探出半个身子。
这个毛熊士兵脸上沾满黑灰和血迹。
他望着燃烧的残骸,嘴唇颤抖,却发不出声音。
胜利的喜悦被死亡的沉重压碎。
他们损失太大了。
投入了足足2400辆坦克,一个上午就损耗了一半多。
这就是被突击的结果。
……
此时此刻。
汉斯人也不好受。
他们的装甲指挥官,正站在一辆燃烧的虎式旁,手里攥着半截烟卷。
那烟灰正被热风吹散。
他望着远处逐渐退去的T-34群,嘴唇颤抖,低声呢喃:“我们似乎是输了……”
没错,从战场来看,似乎是赢了。
他们打掉了两倍还多的毛熊坦克。
然而从整体上,的确是输掉了。
因为汉斯是一家打三家啊。
即便是1:2的损失比,最后还是汉斯吃亏。
要知道人口的比例,可是8000万对5.5亿啊!
坦克的损失还在其次,坦克手的损失更加可惜。
他的副官递来一份战报:
投入:400辆虎式、800辆豹式
损失:187辆虎式、334辆豹式(击毁或无法修复)
战果:击毁T-34约1200辆,但未能突破防线,没有击溃毛熊人的突出部,他们仍然能继续坚守。
战报末尾,那名汉斯指挥官用颤抖的手写下:“钢铁输给了钢铁,勇气输给了勇气。”
当黄昏降临,战场上一片寂静。
偶尔有燃烧的坦克发出“噼啪”声,像骨头在断裂。
偶尔有伤兵的呻吟,被夜风吹散。
那名汉斯人上校走在战场上,他带着几辆坦克,是来收拢自己的伤兵。
这时,他看到了一名毛熊人医护兵,正打着白旗。
对方弯腰检查一辆燃烧的T-34。
她突然从炮塔里拖出一名幸存者。
那还是个少年兵。
他满脸黑灰,眼睛却亮得吓人。
他的一条腿断了,动弹不得。
他望着女医护兵,嘴唇颤抖,却只说了一个字:“水……”
如果是别的汉斯军官,这时可能就让人开炮了。
他们才不会在乎白旗和十字标志,对毛熊人是很歧视的。
但是这位上校战魂勇士自然不会那样做。
他同时制止了其他坦克的攻击冲动。
“他们是在收拢尸体,不要攻击。”
“尸体留在战场上,会引发大瘟疫的。”
“这对我们也不利。”
在这种借口之下,那名女毛熊医护人员,与少年兵,与死神擦肩而过。
虽然双方约定了,打扫战场时,不攻击彼此。
但现实中,并不能常常做到。
毕竟双方之前还是你死我活,突然间就和平了,这怎么可能?
当夜幕降临,残余的坦克纷纷驶离战场。
胜利者也没有欢呼,只有沉默。
因为他们知道,钢铁可以战胜钢铁,但无法战胜死亡。
而那片燃烧的平原,将永远铭记着:钢铁的锋利,终究敌不过生命的脆弱。
……
这场坦克冲突结束了。
汉斯人快速进行了战后总结。
汉斯人最高统帅部。
在一座地下掩体内,一群参谋被召集起来召开紧急会议。
地图上,红色箭头如利刃般刺入帝国防线。
而代表汉斯装甲力量的蓝色标记,却在一片焦黑中支离破碎。
战报是冰冷的,损失很大。
投入了大量的虎式、豹式、还有自行火炮。
结果却是损失过半,虽然造成了毛熊人的重大杀伤,但没有全歼对方,也没有将对方击溃。
这就会让毛熊迅速在嘤国人和麦国人的支援下,恢复实力,再次反攻。
而双方将陷入拉锯战之中。
这对毛熊有好处,对汉斯没有一点好处。
会议室里,将军们沉默不语,只有烟斗的烟雾在空气中盘旋。
总参谋长缓缓开口:“我们其实是获胜的。”
“只是我们的产能跟不上。”
“我们需要用质量战胜数量,用勇气战胜勇气。”
“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如何让钢铁更坚,让勇气更锐。”
众人点点头。
这也是汉斯人一贯想法,造出更加有质量的武器,从而获取非凡的优势。
当然这实际上是错误的做法。
但对汉斯来说不得不这样做。
因为他们人口有限,又不懂得团结和利用其他族群的人力。
一场技术解剖开始了。
许多受损的坦克被拖了回来,用来研究。
每一道弹痕都是教材。
仅仅过去一周,技术委园会就已对所有残骸进行了解剖和分析。
“虎式正面装甲虽厚,但T-34的75炮在500米内可击穿侧面。”
“豹式传动系统在高温下易故障,导致战场抛锚,很容易被敌人抓住机会击毁。”
“车载无线电设备,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下,容易被干扰,频繁失灵,指挥协同经常陷入混乱。”
“这让车长不得不冒险伸出身体,去观察其他车辆的情况。”
“许多次,车长都被毛熊人的狙击手给打死了。”
“因为空气原因,空中支援严重不足。”
“而到了中午时,苏军的伊尔-2飞机却来了,它们如入无人之境,造成了最多的损失。”
“这些弹痕,不再是简单的伤口,而是指向未来的路标。”
众将军和参谋们看到这些报告,一个个脸色都不好看。
“为什么敌人的飞机能冒着雾气过来,我们的却不行?”
“那是因为我们的缺少勇气,我们不敢误伤自己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