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精英养成记 > 第586章 展望

第586章 展望(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五,**建立交流与合作网络**。生态问题不是孤立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秦枫的“展望”计划不是要单打独斗,而是要积极寻求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公益组织、企业乃至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整合资源,共享经验,形成合力,才能让“希望”的种子传播得更快、更远。

这五个方面,如同五个相互支撑的支柱,共同构成了“展望”计划的核心框架。每一个方面都充满了挑战,但也同样充满了吸引力。秦枫的心中充满了久违的激情,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那个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状态。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这双手曾在田埂上劳作,曾在实验室里钻研,曾抚摸过无数的种子,也曾培育出这片屋顶的奇迹。现在,这双手将去触摸更广阔的土地,去播撒更多的希望。

夕阳西下时,秦枫召集了工坊的核心成员和几位最优秀的学员,包括那个上午接过种子的少年——他叫林默。

在灯火通明的工坊大厅里,秦枫将自己“展望”计划的想法和盘托出。他没有居高临下地发布命令,而是像一个伙伴一样,分享着自己的愿景和思考。

他讲述了向日葵共同转向东方的奇观,讲述了那份关于希望的启示,讲述了他对更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对生态修复的责任感。他描绘了“展望”计划的蓝图,包括试点基地、种子计划、理念传播、技术创新和合作网络。

大厅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秦枫的构想所震撼。他们习惯了屋顶菜园的宁静与充实,从未想过,他们所坚守和传承的事业,可以拥有如此宏大的格局和如此深远的意义。

短暂的沉默之后,首先打破寂静的是林默。少年站起身,脸上带着激动的红晕,紧紧握着拳头:“秦师傅,我愿意跟您一起去!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想亲手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地方!”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引起了连锁反应。

“秦师傅,算我一个!我的技术虽然还不够精湛,但我不怕吃苦!”

“我们工坊的技术,不应该只局限在这里。能为外面的土地做些什么,是我的荣幸!”

“秦师傅,您放心,工坊有我们在,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您去开创更广阔的天地!”

老学员们有的主动请缨,要求加入“展望”团队,去前线开拓;有的则表示愿意留下来,坚守工坊,为“展望”计划提供坚实的后方支持。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光芒,那光芒与林默上午接过种子时如出一辙,是被点燃的激情,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看着弟子们一张张年轻而坚定的脸庞,秦枫的心中充满了感动与力量。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份“展望”,已经不再仅仅是他个人的征程,而是所有认同这份理念的人们,共同的事业。

接下来的几个月,工坊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

秦枫首先选定了工坊的继任管理者,是一位跟随他多年、沉稳可靠、技术扎实的弟子,名叫石坚。他将工坊的日常运营、学员教学和屋顶菜园的维护,都郑重地托付给了石坚。

然后,他开始组建“展望”计划的先遣队。林默毫无悬念地入选了,他虽然年轻,但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出色,更重要的是,他心中充满了纯粹的热情。此外,还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擅长识别土壤和各种植物,对传统农耕智慧了如指掌;一位主攻植物病理学和土壤改良的年轻学者,掌握着先进的检测和分析技术;还有一位曾经从事过社会工作,擅长沟通协调和资源链接的女队员。一个小型但多元的核心团队初步形成。

他们开始整理行装,准备物资。最重要的,自然是种子。秦枫从屋顶菜园中精心挑选、培育了各种适应性强、具有改良土壤或固氮作用的植物种子,以及一些高产优质的蔬菜和粮食作物种子,分门别类,仔细包装。这些种子,是他们“展望”计划最核心的“武器”。除了种子,还有各种简易的农具、检测设备、记录工具,以及秦枫多年积累的笔记和研究资料。

出发前夜,秦枫独自登上了屋顶菜园。

夜色如墨,星光璀璨。春风依旧轻柔,叶片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白日里灿烂的向日葵花盘此刻闭合了,安静地伫立在夜色中,仿佛在积蓄力量,等待着下一个日出东方的时刻。

秦枫走到菜园中央,轻轻抚摸着一株向日葵的花盘。它的质感厚实而坚韧。

“我要走了。”他低声说道,像是在与一位老友告别,“这里,就拜托你们了。”

仿佛听懂了他的话,那株向日葵的叶片在夜风中轻轻颤动了一下。

秦枫环顾着这片熟悉的绿色天地,每一株植物,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他的记忆和情感。这里是他的起点,也是他永远的港湾。他知道,无论他走多远,这里都是他可以回来的地方。

他深吸一口气,将这份眷恋与不舍压在心底,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秦枫带领着“展望”计划的先遣队,背着行囊,带着满箱的种子和工具,在工坊全体成员的送别下,踏上了征程。

林默走在秦枫身边,脸上带着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和期待。他不时回头望向工坊的屋顶,那片金色的向日葵花田,此刻应该又一次共同转向了东方,迎接着新一天的朝阳。

秦枫也回头望了一眼,然后转过身,目光坚定地投向远方。朝阳正从东方的天际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这条路,或许崎岖,或许漫长,或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他们可能会面对贫瘠的土地、恶劣的气候、资金的匮乏、技术的瓶颈,甚至是不被理解的质疑。

但秦枫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的手中,握着希望的种子;他的身后,有工坊和屋顶菜园作为坚实的后盾;他的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充满活力的伙伴。更重要的是,他坚信,生命本身就拥有着顽强的力量,希望的光芒,能够穿透一切黑暗。

他们的第一站,是位于数百公里之外的一个生态退化严重的山区。那里曾经是茂密的森林,后来因为过度砍伐和开垦,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贫瘠,植被稀疏。秦枫选择那里作为“展望”计划的第一个试点基地。

当他们翻山越岭,终于抵达目的地时,眼前的景象比想象中更加触目惊心。裸露的黄土,稀疏的杂草,干涸的溪流,以及远处山坡上隐约可见的滑坡痕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尘土的气息,缺少了生机应有的湿润与芬芳。

当地的村民对他们的到来充满了疑虑和好奇。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片土地的贫瘠,对于几个外来人带着种子和工具声称要改变一切,自然难以轻信。

秦枫没有急于辩解,也没有立刻开始大规模的行动。他和团队成员一起,住进了村里废弃的旧校舍,开始了细致的调研工作。

他们每天早出晚归,顶着烈日或冒着细雨,走遍了村子周围的山山水水。采集土壤样本,分析成分和酸碱度;考察地形地貌,评估选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