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焦土上的嫩芽(2 / 2)
秦枫白天和村民们一起干活,晚上则挑灯夜战,修改设计图纸,联系资金,汇报进展。他的眼睛熬红了,人也瘦了一圈,但精神却越来越饱满。
老支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偷偷让老伴给秦枫煮了鸡蛋,硬塞到他手里:“秦书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可不能垮了。”
秦枫握着温热的鸡蛋,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资金的问题也有了进展。乡里和县里被秦枫和村民们的精神打动,批下来一部分启动资金。同时,秦枫联系的一家公益组织也答应提供一部分援助。虽然资金依然紧张,但至少解了燃眉之急。
水渠在一天天延伸。它像一条蜿蜒的长龙,在群山之间穿行,朝着红旗水库的方向,也朝着希望的方向。
**第三章 甘霖与裂痕**
历时两个多月,当第一股清澈的渠水顺着新挖的土渠,欢快地流淌进坡地的时候,整个村子都沸腾了。村民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许多老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水来了!水真的来了!”
“我们成功了!我们把水引过来了!”
秦枫站在渠边,看着那汩汩流淌的清水,心中百感交集。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委屈,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他知道,他们跨过了一道最难的坎。
有了水的滋润,坡地上的草种开始疯狂地生长。原本枯黄的土地,很快就披上了一层嫩绿的新装。远远望去,那片曾经沉寂的山坡,如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村民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看着那些生机勃勃的小草,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了喜爱与期待。质疑的声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秦枫的敬佩和对未来的憧憬。
“秦书记,还是你有办法!”
“这下好了,咱们村有盼头了!”
“等草长起来,养了牛羊,日子就能好起来了!”
秦枫却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知道,种草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进行牧草的管护、品种的优化,然后是发展养殖业,形成产业链。这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
他开始联系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专家,请他们来村里指导牧草的种植和管理。同时,他也在积极考察市场,了解牛羊的养殖技术和销售渠道。
就在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
连续三天三夜的瓢泼大雨,冲毁了部分刚刚修好的土渠,也淹没了低洼处的牧草。更严重的是,由于山坡长期裸露,植被稀少,雨水引发了小规模的滑坡,几块新种的草地被泥石流覆盖,化为乌有。
村民们看着被冲毁的水渠和被掩埋的草地,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浇上了一盆冷水。
“老天爷啊,你这是存心不让我们活啊!”一个老人瘫坐在泥地里,失声痛哭。
绝望的情绪再次蔓延。
“我说啥来着,这地就是块绝地,种啥都白搭!”
“水渠白修了,草也白种了,我们的心血全都白费了!”
“散了吧,散了吧,别再折腾了……”
秦枫站在雨中,任凭冰冷的雨水浇透全身。他看着那被冲毁的水渠和狼藉的草地,心像是被刀割一样疼。这是他和村民们用血汗换来的成果,如今却毁于一旦。
老支书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秦书记,别难过。天灾,没办法。咱们再修起来就是了。”
秦枫看着老支书布满皱纹却依旧坚定的脸,深吸了一口气。雨水混杂着什么温热的液体,从眼角滑落。
“王叔,我们不能白修。”秦枫的声音在雨中显得有些沙哑,却异常坚定,“这次的教训太深刻了。我们只想着引水种草,却忽略了水土保持。这片山,需要的不仅仅是草,还需要树,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目光变得异常锐利:“我们不仅要修水渠,还要修梯田,筑挡墙,防止水土流失!我们不仅要种草,还要种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片土地的面貌!”
“可是……”老支书犹豫了,“秦书记,这工程量就更大了。我们还有力气吗?”
秦枫斩钉截铁地说:“有!只要我们心中的希望不灭,就永远有力气!王叔,告诉大家,雨一停,我们就开工!不仅要把水渠修好,还要修得更坚固!不仅要把草补种上,还要在山坡上种满树!”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山坡上回荡,穿透了雨幕,也穿透了村民们心中的绝望。
雨停了。太阳重新升起,照耀着满目疮痍的山坡。秦枫站在高处,看着陆续聚集过来的村民。他们的脸上,虽然还带着疲惫和失落,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丝之前没有的东西——那是经历过挫折后的坚韧。
“乡亲们,”秦枫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灾难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也让我们明白了更多。这片土地,不是绝地。只要我们肯用心,肯付出,它一定能给我们回报!现在,愿意跟我一起干的,拿起工具,跟我来!”
他率先拿起一把铁锹,走向被冲毁的水渠。
老支书叹了口气,也拿起了工具:“秦书记说得对,咱们不能就这么认输!走,干活去!”
村民们默默地拿起工具,跟了上去。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沉默而坚定的行动。
这一次,他们不仅仅是在修复水渠和草地,更是在修复心中的希望。他们知道,前路依旧漫长而艰辛,但只要方向正确,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希望的光芒,就一定能够穿透这片暂时的黑暗。
**第四章 绿色的希望**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三年。
三年的时间,足以让一片荒芜的山坡焕发生机。
如今的展望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尘土飞扬、满目疮痍的小山村。蜿蜒的水泥水渠取代了当年的土沟,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滋润着山坡。层层叠叠的梯田沿着山势铺开,像绿色的台阶,一直延伸到山顶。田埂上,种满了耐旱的松树和柏树,郁郁葱葱,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
梯田里,是茁壮成长的牧草,绿油油的,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风吹过,草浪翻滚,送来阵阵清香。山坡上,牛羊成群,悠闲地啃食着青草,发出满足的哞咩声。
村子里,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变成了整齐漂亮的砖瓦房。家家户户的院墙上,都爬满了绿色的藤蔓。村口的老槐树下,修建了一个小广场,村民们晚饭后,会在这里跳广场舞,孩子们则在旁边追逐嬉戏,欢声笑语不断。
秦枫也变了。他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略显青涩的大学生村官。皮肤被晒得黝黑,手上布满了老茧,眼神却更加坚定、深邃。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温和而自信的笑容。
“展望”计划,早已不仅仅是一个种草的计划。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生态修复、牧草种植、牛羊养殖、农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产业项目。村里成立了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天,秦枫正在合作社的办公室里,和技术员讨论着新引进的牧草品种。老支书兴冲冲地走了进来:“秦书记,好消息!县里来人了,说要把咱们村的经验在全县推广呢!还要给咱们村颁发‘生态示范村’的牌子!”
秦枫放下手中的资料,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太好了!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要我说,这里面你秦书记的功劳最大!”老支书感慨地说,“要是没有你当初的坚持,咱们村哪有今天啊。”
秦枫笑了笑:“王叔,您又说笑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真正的功臣,是这片土地,是咱们村的父老乡亲。没有大家的支持和付出,什么事也干不成。”
正说着,王老五乐呵呵地跑了进来:“秦书记,王叔,俺家的牛又下崽了!还是双胞胎!”
“是吗?那太好了!”秦枫和老支书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