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精英养成记 > 第665章 月光下的蜕变:秦枫与林晓雅的双向奔赴

第665章 月光下的蜕变:秦枫与林晓雅的双向奔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这会让你的精神世界变得贫瘠。当你的世界里只剩下工作时,工作中的一点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让你情绪失控。”

秦枫的分析条理清晰,层层深入,让林晓雅对自己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原来,她的这些缺点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负面循环。

“那我该怎么办呢?”林晓雅急切地问,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秦枫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给了林晓雅莫大的安慰。“首先,针对‘不懂拒绝’,我们从‘小拒绝’开始练习。比如,下周如果有人找你做一件你觉得不合理或者超出你能力范围的事情,你试着委婉地拒绝一次。不用怕,拒绝一次,天不会塌下来。你可以说‘我手头现在有XX紧急任务,可能没时间帮你,你看看能不能找其他人?’或者‘这个事情我不太擅长,怕做不好耽误你的事。’”

“其次,关于熬夜和作息。我们制定一个‘睡前仪式’和‘早起计划’。比如,晚上10点半开始,就把手机调成静音,放在离床远一点的地方。可以看看书,或者听听轻音乐,泡个脚,让自己的身心慢慢放松下来。目标是11点半之前入睡。早上呢,尝试比平时早起半小时,用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简单拉伸一下,或者看看日出,喝杯热牛奶,为新的一天注入一点活力。”

“第三,兴趣爱好。你想想,你以前有没有什么想做但一直没做的事情?或者上学时喜欢做的事情?”

林晓雅歪着头想了想,眼神有些飘忽:“我……我以前喜欢画画,但是后来觉得没时间,就放下了。”

“那就重新捡起来啊。”秦枫鼓励道,“不用追求专业水准,就当是一种放松和自我表达。买个素描本和铅笔,周末的时候,去公园或者咖啡馆,随便画画,享受那个过程就好。”

秦枫的建议具体而可行,不像一些空洞的口号。林晓雅认真地把这些都记在本子上,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她知道,改变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有秦枫这样的朋友在身边开导和督促,她似乎也有了迎难而上的勇气。

**第三章:蹒跚学步,在实践中碰壁与成长**

决心易下,实践难行。林晓雅很快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周一上班,她就遇到了第一个“拒绝”的考验。同部门一个平时比较懒散的同事小张,拿着一份报表找到她:“晓雅,这个报表数据有点复杂,我弄不太明白,你经验丰富,能不能帮我弄一下?明天就要交了。”

放在以前,林晓雅虽然心里不情愿,但嘴上肯定会答应下来。但这次,她想起了秦枫的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温和而坚定:“不好意思啊小张,我今天手头有个项目方案要赶,下午就要给经理过目,实在抽不开身。你可以仔细看看之前的模板,或者请教一下李姐,她对这类报表很熟悉的。”

小张显然没料到林晓雅会拒绝,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但也没再说什么,悻悻地走了。

林晓雅的心跳得飞快,手心都有些出汗。她紧张地观察着小张的反应,生怕他因此记恨,或者在背后说她坏话。整个上午,她都有些心神不宁,工作效率也受到了影响。

晚上和秦枫通话时,她把这件事告诉了他,语气中带着不安:“秦枫,我拒绝了小张,他好像不高兴。我是不是做得太直接了?会不会影响同事关系啊?”

秦枫听后,笑了:“晓雅,你做得很好,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你要明白,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小张的不快,更多的是源于他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不是你的错。你有权利拒绝不合理的要求,这是你的边界。如果一个人因为你合理的拒绝就对你有意见,那这样的同事关系,本身也不值得维护。”

他接着说:“而且,你拒绝之后,是不是发现,天也没塌下来?小张最终也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寻求其他人的帮助。你把时间和精力省下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工作,这才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工作负责。”

秦枫的话像一剂定心丸,让林晓雅焦虑的心情平复了不少。她反思了一下,自己确实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以至于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雅又尝试拒绝了几次不合理的请求。虽然每次都还是会有些紧张和内疚,但她发现,拒绝并没有带来她想象中的灾难性后果。相反,同事们似乎也慢慢意识到,林晓雅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有求必应的”,找她帮忙的次数反而少了一些,她的工作压力也确实减轻了一些。她开始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自己分内的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了。

作息调整的挑战则更大。多年的熬夜习惯,让她到了晚上11点依然精神亢奋。按照秦枫的建议,她尝试把手机放在客厅充电,结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全是工作上的事,还有对未来的各种担忧。她忍不住想:“要不还是把手机拿进来看看时间?”“就看五分钟,应该没关系吧?”

有好几次,她都差点忍不住要起身去拿手机,但一想到秦枫的督促和自己改变的决心,又强迫自己躺回去。她开始尝试看书,但往往看不了几页就走神。后来,她下载了一些白噪音App,听着雨声或者海浪声,注意力才稍微集中一些,入睡时间也逐渐提前了。

早起更是一场与睡魔的艰苦斗争。闹钟响了,她按下,心里想着“再睡五分钟”,结果一睁眼,半小时过去了。第一次早起计划,以失败告终。

第二天,她把闹钟放在了床头柜最里面,必须坐起来才能拿到。闹钟响后,她挣扎着坐起来,迷迷糊糊地想关掉,但又想起秦枫说的“早起做喜欢的事”。她咬咬牙,穿上衣服,走到窗边,拉开窗帘。

清晨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城市还在沉睡,空气带着一丝凉意和清新。林晓雅深吸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清醒了一些。她按照秦枫的建议,给自己冲了一杯热牛奶,然后坐在书桌前,翻开了久违的画册。

她没有急着画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些色彩和线条,感受着内心的平静。那一刻,她忽然觉得,早起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

至于画画,林晓雅确实买了素描本和铅笔。但当她拿起笔,对着空白的画纸时,却又有些手足无措。多年不画,技巧早已生疏,她画了几笔,觉得线条僵硬,比例失调,越画越沮丧,最后干脆把本子合上了。

“我好像没有画画的天赋了,画得好丑。”周末和秦枫视频时,林晓雅有些泄气地说。

秦枫看着她皱着眉的样子,笑了:“晓雅,我们不是让你去当画家,是让你享受过程。你太追求结果,太怕画不好,反而给自己增加了压力。你就把它当成一种游戏,随便画,哪怕是画个火柴人,只要你觉得开心就好。”

他顿了顿,又说:“还记得我跟你说过,要享受过程吗?画画不是为了完成一幅完美的作品,而是为了让你在那个当下,专注于自己,释放情绪。你试试,不要想着画得像不像,就凭感觉画,把你看到的、想到的,用线条和明暗表现出来。”

在秦枫的鼓励下,林晓雅再次拿起了画笔。她没有去公园,就在自己的阳台上,对着一盆绿萝开始画。她刻意不去想技巧,只是专注于观察叶子的形状、光影的变化。画得不好,就擦掉重来,慢慢地,她沉浸其中,竟然也画了一个多小时。当她放下笔,看着那张虽然稚嫩但充满生命力的绿萝素描时,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喜悦和满足感。

这个过程中,林晓雅并非一帆风顺,她时常会因为坚持不住而想放弃,会因为遇到挫折而沮丧。但每当这时,秦枫总会及时地给予她鼓励和引导。他会在她拒绝别人后,肯定她的勇敢;会在她熬夜后,提醒她第二天补上睡眠,而不是一味指责;会在她画画受挫时,分享自己初学某项技能时的糗事,让她放松心态。

秦枫的督促,不是严厉的批评,而是温和的提醒和耐心的陪伴。他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园丁,知道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让植物自己去经历风雨。

林晓雅在秦枫的“监督”下,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虽然跌跌撞撞,时常碰壁,但每一次站起来,都比之前更加稳当,也更加坚定。她的生活,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

**第四章:破茧成蝶,在改变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

林晓雅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她不再是那个办公室里永远最早来最晚走、眉头紧锁的“工作机器”。她学会了合理安排工作,懂得了拒绝不必要的干扰,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不少。她不再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着,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寻求协作。有一次,一个重要的项目遇到了瓶颈,她没有像以前那样独自焦虑,而是鼓起勇气向经理汇报了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几个可能的解决方案。经理不仅没有责备她,反而赞赏她的坦诚和思考,并组织团队一起讨论,最终顺利解决了问题。这件事让林晓雅深刻体会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