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1 / 2)
“瞧见没?陛下这是把谢允执当肱骨之臣了,什么事都要问过他。”
“何止是问过?我看那,许多事怕是谢大人点了头,才算数。”
“国子监如今哪里还是个清闲衙门?”
“内阁那几位大学士,除了资历老,这些年可有什么亮眼的功绩?比得上谢大人一手创办的圣元报、明算科,还有那高产的番薯?”
“嘘——慎言!不过,照这个势头,谢大人虽未入阁,但这首辅之位,怕是迟早.....”
这些议论自然也传到了谢清风的耳朵里,他听后只是不置可否地挑了挑眉,继续埋首于眼前的文书。
于他而言,首辅之位并非他汲汲营营追求的目标,他走过的路,做的那些事情,就真的只是想为这个时代留下什么。
不过权力在手确实是很迷人,要是萧云舒真的把首辅的责任压给他,他觉得自己也能做了,在那个位置上或许做自己的事情会更方便。
若是萧云舒属意别人,那他也无所谓,权力的大小,从来不是他衡量自身价值的唯一尺度。面对愈演愈烈的猜测和隐隐投来的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他反正对外都说不敢当。
谢清风是平静,但内阁的大学士们心里可都有些不平衡着呢。
其中,又以文华殿大学士孟怀璋的目光最为复杂。
孟怀璋已是花甲之年,鬓发斑白,在内阁几位大学士中资历最老,按常理在前首辅邵鸿裕后本该由他顺位递补。
满朝文武都以为他是下一个首辅人选。
其实邵鸿裕下去那会儿孟怀璋自己心里也打过鼓,前几任首辅或因党争倾轧,或因触怒天颜大多不得善终。
他自问与陛下的情分远未到推心置腹,足以让他能够在风口浪尖稳坐的地步,那时让他接,他未必敢,也未必接得住。倒不如在文华殿大学士的位置上,安安稳稳地处理政务。
可这许多年过去,他兢兢业业,虽无大功亦无大过,眼看着距离致仕乞骸骨的年纪越来越近,那点沉寂下去的心思不免又活络起来,带着几分不甘。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朝野上下都在传陛下属意的是那个资历远不如他的谢清风!
这让他心里如何能平?
他确实是羡慕谢清风的。
羡慕他那般年纪,就已简在帝心,手握实权,办成了几桩足以青史留名的大事。羡慕他明明身处漩涡,却总是一副云淡风轻游刃有余的模样。
更羡慕陛下对他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那是他孟怀璋为官几十载都未曾得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