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永徽十九年(2 / 2)
皇帝唐治自己的身体,自己知晓。
那种前所未有的病重难受,一直不见好的感觉,让他挺灰心丧气的,自觉时日无多了。
“陛下,您可不能抛下宁儿和几个孩子。”
“宁儿需要您,几个孩子也需要您。”
“太子到底才是个十四岁的少年郎,宁儿又是一介妇人,这情形还比不上陛下您当年登基时候呢!
陛下,您一定要好起来,不然宁儿和昭儿,定会被朝堂上那些跋扈大臣们欺压惨了。”
……
思宁将他们母子几个对皇帝依赖夸大,并夸大朝堂外的压迫,刺激皇帝不敢死,刺激他的求生意志。
而且她对皇帝的病情表现得很乐观,坚信皇帝一定能好,感染了皇帝,使他内心的消极情绪消散了许多。
此外,思宁不着痕迹的引导御医们开出更合适的方子,给皇帝服用更对症的药物。
不过皇帝这病,需要慢慢治疗,急不得。
等服用两个月药后,陛下病情不再加重,反而减轻一点点后,除了自己外的其他人想来就不会想的这般消极了。
这日清晨,朔风凛冽。
珠帘之后,皇后思宁端坐凤椅,虽只着一袭素色常服,未施粉黛,眉宇间的沉静却比任何华服珠宝都更能安定人心。
珠帘之前,少年太子唐昭身着朝服,脊背挺直,听着朝臣们的回禀后,微微转头和思宁禀报他的决定:
“关于河东道雪灾赈济,儿臣已命户部拨付钱粮,并令地方官府开仓放粮,严查官吏克扣。”
帘后思宁略微想了下后,温和道:“太子考虑周详。可再传旨,令邻近州县协助安置流民,严防灾后疫病。
所需药材,由太医院统筹拨付。”
“儿臣受教了。”唐昭微微颔首。
随即,兵部一位臣子出列,“陇右道鄯州都督府奏报,吐蕃异动,斥候发现吐蕃哨探已逼近赤岭东麓……
石堡城守军亦观测到对方军寨夜间调动频繁……
吐蕃虽无立即大举犯边之迹象,但此等动向绝非寻常,恳请朝廷早作堤防。”
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臣紧跟着出列:“太子殿下,吐蕃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然则眼下陛下……实在不宜大动干戈。是否可先敕令陇右谨守关隘,加强巡防,暂观其变?”
唐昭沉吟片刻,声音不急不缓,清晰地传入每位大臣耳中:“李相所言乃是老成谋国之道。
然,边防之事,关乎国体,亦不可示弱。
可传旨嘉奖陇右节度使及鄯州都督府警觉,命其增派精干斥候,深入探查,务必摸清吐蕃主力动向。
其次,令河西节度使密切注意祁连山各隘口,与陇右互为犄角,不得有误。
第三,传书安西、北庭两都护府,警惕吐蕃可能与西突厥残部勾结,袭扰西域。”
话落,太子目光望向珠帘:“母后以为如何?”
思宁颔首道:“可。”
太子这番话既肯定了老臣的稳妥,又展现其作为储君的担当与能力。
殿内众臣闻言,皆暗自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