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魔都遇旧惊隐私,深城挂心探快餐(2 / 2)
“是,我明白了。”裴思思和一旁的裴雯立刻点头应下。
她们心中对林帆的敬畏又深了一层。
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以及对公私界限近乎冷酷的切割能力,正是他能够驾驭如此庞大商业帝国的根本。
林帆看着两姐妹严谨认真的模样,心中却是一软。
她们跟着自己南征北战,几乎全年无休,连春节都很少能完整地过完。
“魔都这边的事情处理完了,你们俩也该放假了。”林帆忽然开口道。
姐妹俩闻言一愣。
“林总,我们不跟您回去了吗?您过年的行程……”裴思思习惯性地就要安排工作。
“不用了。”林帆摆了摆手,语气温和了许多,“今年都回家,好好陪陪父母。机票我已经让行政订好了,明天就走。这是命令。”
他看着裴思思和裴雯对他而言,这对姐妹早已不单是下属,更像是需要他庇护的家人。
他自己享受着家庭的温暖,自然也希望她们能如此。
“谢谢林总!”姐妹俩异口同声,眼圈微微泛红。
这份体谅,比任何奖金都来得暖心。
在她们心中,林帆这位老板,时而如冰山般冷峻,时而又如春风般温暖,这种复杂而强大的人格魅力,让她们心甘情愿地追随。
两天后,腊月二十九,除夕。
省城的大平层别墅里,灯火通明,暖意融融。
厨房里,江妈系着围裙,正指挥着家里的阿姨做着最后一道菜,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小帆,你过来尝尝这鱼咸淡!哎,你别光站着,去把你爸叫过来贴春联!”
客厅里,林帆正陪着父亲江爸看春晚,听见母亲的召唤,笑着起身。
江爸则乐呵呵地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春联和福字,招呼着女婿宋凯一起去门口张贴。
姐姐江怡欣坐在沙发上,一边削着苹果,一边看着在客厅里追逐打闹的儿子和林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
“你慢点跑,别撞到舅舅!”
丰盛的年夜饭摆满了长长的餐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共庆。
“来,我们一家人,祝我们林帆大老板,新的一年事业更上一层楼!”江爸满面红光,举起酒杯。
“爸,应该祝您和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林帆笑着与父亲碰杯。
“对对对,身体健康最重要!”江妈乐得合不拢嘴,“还有,最重要的是,明年必须给我带个儿媳妇回来!”
话题最终还是绕回了终身大事上,林帆只能无奈地笑着点头应付。
饭后,一家人没有看已经有些乏味的春晚,而是在客厅的自动麻将桌上搓起了麻将。
林-帆、江爸、宋凯和江怡欣凑成一桌,江妈则抱着孙子在旁边观战,时不时地“指点江山”,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屋子。
窗外是稀稀落落的烟花和凛冽的寒风,窗内却是最朴实的人间温暖。
林帆看着父母和姐姐一家其乐融融的景象,心中无比安宁。
他所奋斗的一切,不就是为了守护此刻的幸福与安逸吗?
短暂的假期一晃而过,初四那天,江怡欣和宋凯带着孩子来了魔都,在林帆的安排下痛痛快快地玩了两天,初六心满意足地返回了杭城。
送走姐姐一家,林帆也再次投入到了工作中。
他的下一站是深城。
飞机降落在宝安机场,林帆没有惊动任何人,自己打了辆车,直奔位于郊区的高新科技产业园。
这个园区是他几年前亲自拍板投资的,如今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工,部分科技公司已经开始入驻。
车子驶入园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极具现代感的玻璃幕墙建筑,宽阔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配套的员工公寓、健身中心、商业街区也已初具雏形。
林帆对眼前的景象十分满意。
他要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办公场所,而是一个集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的生态社区,以此来吸引和留住最顶尖的人才。
事实证明,他的理念是成功的。
视察完园区,他没有返回酒店,而是让司机根据导航,开往了一个城中村附近。
他心中还挂念着另一件事——景红秀的快餐店。
凭着记忆,林帆很快找到了那家名为“景家快餐”的小店。
时值中午,店门口排着长龙,外卖小哥进进出出,一片繁忙景象。
店面不大,但收拾得窗明几净。
林帆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在人群中忙碌的身影。
景红秀穿着干净的工作服,扎着利落的马尾,正手脚麻利地指挥着员工打包、出餐。
她的脸上褪去了多年前的青涩与愁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生活磨砺出的干练与自信。
林帆没有上前打扰,像个普通食客一样排队点了一份招牌猪脚饭,然后找了个角落坐下。
味道还是那么正宗,分量十足,米饭的口感也恰到好处。
他一边吃,一边观察着。
他看到景红秀的两个妹妹在店里帮忙,一个收银,一个配菜,那个曾经瘦弱的弟弟如今也长成了健壮的小伙子,负责着外卖订单的对接和部分配送。
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直到过了午餐高峰,景红秀才得空坐下来喝口水。
她习惯性地巡视店堂,目光扫过角落时,猛地顿住了。
那个安静吃饭的男人,背影如此熟悉。
当男人抬起头,对她露出一个温和的微笑时,景红秀手中的水杯差点没拿稳。
“林……林总?”她捂着嘴,快步走过来,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惊喜与激动。
“景老板,生意兴隆啊。”林帆笑着站起身。
“您怎么来了?您……您来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这……太失礼了!”景红秀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我来深城办点事,顺路过来看看你。”林帆指了指空盘子,“味道非常好,怪不得生意这么好。”
得到林帆的夸奖,景红秀比赚了多少钱都开心,她连忙让妹妹顶上,自己则拉着林帆在旁边坐下,亲自泡了一壶好茶。
“林总,这几年真的太谢谢您了。”景红秀由衷地说,“没有您,我们一家人……”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我只是恰好推了你一把。”林帆打断了她的感谢,切入正题,“我刚才在外面看到,很多外卖员来取餐,你现在线上的单子和自己跑的单子,比例怎么样?”
谈及生意,景红秀立刻变得专业起来:“回林总,我们现在主要跟两大平台合作,平台单占了六成。但他们的抽成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快到25%了,利润被压得很薄。所以我也在尝试做自己的私域流量,让弟弟带着两个同乡,专门负责附近几个写字楼的配送,这部分订单虽然只占三成,但几乎没有抽成,利润高很多。”
“嗯,这是正确的思路。”林帆点了点头,又问道,“除了平台抽成,还有什么成本压力吗?”
景红秀叹了口气:“主要是房租和食材成本。特别是猪肉和食用油,价格一直在涨。我这店面小,进货量不大,拿不到最低价。有时候为了保证菜品质量,只能自己压缩利润。”
林帆静静地听着,这些都是实体小微企业最真实的困境。
他看着景红秀虽然面带愁色但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的脸,知道这个女人正在用尽全力对抗着商业世界里的重重压力。
他沉吟片刻,说道:“成本问题,可以通过集中采购来解决。分店的计划可以加快,当你的规模达到三到五家店时,就可以建立一个中央厨房和采购中心,直接对接一级批发商,成本能降下来一大截。至于配送,可以考虑孵化自己的配送团队,甚至可以把这个团队做成服务于周边商圈的独立业务。”
林帆三言两语,就为景红秀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发展蓝图。
景红秀听得两眼放光,仿佛一扇新的大门在她面前缓缓打开。
她知道,这又是林帆在提点她,是远比直接给钱更宝贵的财富。
“谢谢林总!我明白了!”
离开快餐店时,深城的阳光温暖而和煦。
林帆回头望了一眼那块小小的“景家快餐”招牌,心中涌起一股比谈成百亿合作案更强烈的满足感。
这种亲手改变他人命运,见证其成长的感觉,踏实而厚重。
坐上返回机场的车,林帆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回味着这份难得的惬意。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是一个加密的越洋电话,来电显示是字节公司的北美区CEO。
林帆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挑,接通了电话。
“林总,”电话那头的声音无比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第一的急切,“出事了。刚刚收到消息,美国那边,针对抖音的联合诉讼案,正式提交了。”
林帆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眼神依旧平静如水。
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语气淡然地仿佛在问今天天气如何。
“哦?终于来了么。”
他淡淡地开口,声音里听不出一丝一毫的意外或紧张。
对于一个重生者而言,历史的车轮或许会因他的出现而偏离轨道,但那些注定要发生的、席卷全球的巨大风浪,终究会如期而至。
这不过是牌桌上,对手发出的第一张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