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 第166章 朝会准备

第166章 朝会准备(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载沣从车厢中探出头来,目光如炬地扫视着这座曾经只属于大清帝国的城门。

三个月了,自从溥仪退位,这座城门便成了两个时代的分界线。

载沣下车时,特意整理了一下衣冠,确保每一处都符合皇室礼仪。

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神武门,身后跟着几个贴身小厮,手中捧着准备好的文件。

晨光中,载沣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

虽然参加的只是已经退位的皇室朝会,但他知道,今日的朝会将决定皇室的未来走向。

他必须展现出足够的威严与智慧,才能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为皇室争取一线生机。

"王爷,该出示令牌了。"心腹小厮恭敬地提醒道。

载沣从腰间取下鎏金令牌,小厮双手捧着迎上前去。

守门的军官上前一步,军帽下的眼睛警惕地打量着来人。

“醇亲王载沣,今日进宫参加十五朝会。“小厮高声禀报,同时双手捧上令牌。

军官仔细端详着令牌上精致的龙纹与满汉双语的“醇亲王”字样。

又抬眼打量着载沣的朝服与气度。

虽然如今的紫禁城已不复往日荣光,但眼前这位王爷的威严气度仍让人不敢小觑。

"十五朝会.…“军官低声重复着心下了然,随即露出一个礼貌性的微笑,“王爷请进。'

城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闷的声响。

载沣微微颔首,领着小厮们进入宫门。

守卫们自动让开一条通道,目光却始终追随着这位皇室王爷的身影。

载沣透过余光,看到守卫们仍在目送自己的身影。

他微微眯起眼睛,心中思绪万千。

这些民国军警表面上对他们这些遗老遗少客客气气,实则暗中戒备。

但至少今天,他们所代表的民国政府是默认了这个延续了二百多年的朝会制度。

”去钟粹宫。”载沣低声吩咐。

穿过重重宫门,载沣的身影渐渐消失在紫禁城的深处。

醇亲王载沣此时已然进入紫禁城,而参加朝会的众位王公大臣与官僚,才堪堪启程动身前往紫禁城。

这些王公官员各自心怀鬼胎。

逊清小朝会的时辰变迁,恰似一面折射末世气象的棱镜。

往昔紫禁城朝会卯时三刻(约5:45)便需列队候朝的森严仪轨,如今已化作养心殿外松散的晨曦剪影。

如今这些拖着朝珠补服的王公旧臣,总要待日上三竿才缓缓踱入宫门。

这种朝会官员时序的松散化,实与逊清政权的双重困境密不可分。

一方面皇室连维持仪仗队的银钱都需东拼西凑,因此主动减少朝会次数和推后上朝时辰;

另一方面这推迟的1个时辰里,是这些前清遗老旧臣认定了逊清小朝廷根基飘摇的颓势,渐渐也生了懒惰之心。

因此两相合计,顺应皇室退位的变化。改变了朝会的次数和时间。

而身处皇宫的少年天子,凌霄的鸾驾也正在不停移动,在各个宫室间穿梭。

醇亲王载沣的小厮拿着锦盒跟在身后,盒子里装着厚厚的文件与许多的报纸。

经过太监的通报,载沣踏入钟粹宫。

正殿守门的太监连忙打起帘子。

殿内,隆裕太后正由宫女伺候着喝茶,见载沣进来,她示意宫女们退下。

"皇太后圣躬安!"载沣行礼后直入主题,"奴才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载沣从锦盒中取出一份《京报》,头版赫然是《内务府贪墨黑幕》的醒目标题,配着张模糊但触目惊心的库房照片。

隆裕太后接过报纸,指尖微微发抖:"这些报道..."

"奴才安排的。"

载沣压低声音,"现在民间舆论已经发酵,连民国政府的照会都提到了要介入内务府整顿。"

隆裕太后仔细翻看着报纸,突然抬眼:"袁世凯那边什么态度?"

"总统府秘书长昨日发出了相关照会文件。"载沣又从中取出一份公函。

"这是他们的意思——既要整顿追责,又不能动摇皇室根基,保障皇室稳定。"

隆裕太后思索片刻:"民国政府对内务府那些人...?又是如何考量?"

这份公函中也有所提及,从中可以看出袁世凯及其幕僚,希望先派一个代表与皇上太后进行独自沟通。

或许也可以由皇太后下一道请帖,请袁世凯进紫禁城与皇太后面谈。

便可以具体提出皇上太后的要求,看袁世凯方是如何接受或者妥协。

无论是以皇室的利益出发从中斡旋,尽量保下这些内务府官员,但一定要革职处理尽量追回钱财。

对于贪污的内务府官员绝不能任由袁世凯处理,至少要在皇太后您的斡旋下保住他们的性命。

并且内务府重新换上忠于皇室的清贵文臣。

可以妥协让袁世凯的民国政府有监督内务府财政审批用途的权利。

此次对内务府的处理一定要加强审计核查,防范以后再有贪污的可能。

但这审查权利,也不能任由民国政府一家独大,皇室也得在其中掌握一份权利。

内务府的人事任命一定要在皇室手中,必须保证皇室的话语权,能够在内务府上体现权利与威严。

阳光透过窗户,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隆裕太后沉思良久:"对内务府的整顿改革要循序渐进,除了借助袁世凯的霹雳手段,皇室要尽力安抚这些内务府官员。"

允许这些前清官员对民国政府进行一定的势力对抗。

切记不能引起这些前清官员对皇室生了嫌隙和芥蒂。

皇室绝技不能失去这些势力的支持,但在双方对抗中,失去一部分,哀家还是能够承受。

殿内,西洋座闹的滴答声表示着时间的流逝。

载沣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他整理好文件:"那内务府的改革方案..."

"按商定的计划进行。"隆裕太后坐下,端起茶盏,"先拿几个小的开刀,震慑那些老狐狸。具体的,朝会上再说。"

谨遵皇太后御旨。

大事敲定载沣告退。

载沣走出钟粹宫,阳光已完全驱散了晨雾。

他抬头便向养心殿的方向走去,知道今日的朝会将是决定性的。

那些散布在民间的舆论、民国政府的暗示、以及此刻在钟粹宫达成的密议,都将在几个时辰后迎来最终的较量。

小厮快步跟上,迈步向养心殿方向走去。

而凌霄与每一位太妃相见都是匆匆而过,但凌霄的态度都十分恭敬诚恳。

凌霄询问健康、饮食,言语间满是关切,虽然都是形式化的问题,但每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最后,凌霄回到钟粹宫。

此时隆裕皇太后早已做好各项准备。

在正殿内静候皇帝会合。

隆裕皇太后又向皇帝说起,在皇帝离开后接见了醇亲王。

两人就近来民国政府表态和民间曝光文章进行了一番分析。

醇亲王与皇太后两人互相通气,平衡民国政府及内务府之间的处理关系,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朝会。

随后,凌霄与皇太后二人一同乘坐鸾驾,前往养心殿。

清晨的雾气渐渐散去,金色的阳光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

随着通传声响起,少年天子与隆裕皇太后迈步走入养心殿,开始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