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 第191章 初理政务

第191章 初理政务(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经过康熙皇帝确立后宫太监宫女管理制度,为了防止宦官干政的教训,大幅度削减太监宫女人数。确立紫禁城后宫宫女太监各三千人左右。

但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北狩及八国联军慈禧太后西狩等数次灾难,加之晚清国库空虚,多次对太监宫女进行裁撤。

\"此时的紫禁城内太监总计一千八百一十二人,宫女六百三十七人......\"

(注:无法查到详细数据,据回忆录推算。)

凌霄的笔尖在\"内务府辖下在职的官员小吏的数量\"一栏停留许久,\"内务府由于财政紧缩,以及大清退位的影响,内务府官员数量有所减少,但核心机构仍维持运转,此时内务府在职的官员及小吏仍保持在1200人左右。\"

凌霄根据这份名单,对比了内务府太监宫女的月例银子支出,这些官员不知道冒领了多少银子。

内务府下设七司三院,各司、院及附属机构的官员和小吏配制如下:

1. 广储司(管理皇家库藏) 郎中4人、员外郎18人、司库6人、库使80人等,总计约120人。

2.会计司(管理财务、庄园) 郎中2人、员外郎5人、主事1人,催长、副催长等,约50人。

3.掌仪司(管理礼仪、太监品级) 郎中2人、员外郎6人、司俎官4人、赞礼郎17人等,约60人。

4.都虞司(管理武职铨选) 郎中2人、员外郎5人、催长4人等,约 40人。

5.慎刑司(管理内务府刑狱) 郎中2人、员外郎4人、主事1人等,约30人。

6.营造司(管理宫廷工程) 郎中2人、员外郎8人、库掌、库守等,约100人。

7. 庆丰司(管理畜牧) 郎中2人、员外郎10人、主事1人等,约40人。

上驷院(管理御马)官员约50人。武备院(管理兵器、甲胄)官员约60人。奉宸苑(管理皇家园林)官员约40人。

其他附属机构

养心殿造办处(制造御用器物):约 50人;御茶膳房(管理皇家饮食):约80人;敬事房(管理太监、宫女):约30人;织造处(苏州、杭州织造):每处约10人,共20人。

七、紫禁城修缮进度

凌霄展开一份绘有紫禁城各宫殿布局的图纸,上面用朱笔标注着修缮进度。\"养心殿除正殿外,其余各处都在重新布置......\"凌霄的目光落在养心殿维修图纸一角,\"写明了需要更换维修的物品,根据皇帝的喜好布置而准备的物品。\"

凌霄决定停止对紫禁城各处宫殿的维修,反正住到1924年就会离开,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接手紫禁城进行维修。只用将四位太妃以及皇额娘和自己的宫殿住处维持好就行了。

便取出折子,另外批注,\"紫禁城内除各位主子住所外,修缮工程一律停工。紫禁城现存所有宫殿除了还在使用的宫殿,一律关闭上锁,除了去定期打扫外不再开启。\"

八、西洋医生入宫进程

民国初年,北京城大量教会医疗机构及北洋医学堂培养的西医人才影响力扩大。

凌霄拿着几份内务府代表与西洋医生双方已经签字盖章的聘用协议,其中竟然还有民国政府的大印。

凌霄仔细研读这聘请的条件。

1.职务与职责

宫廷特聘医师:负责皇帝、皇太后、后妃及核心皇室成员的日常诊疗,紧急时需随传随到。

医学顾问:部分兼任太医院御医的西医知识培训,推动传统医疗体系改良。

2. 资质要求需毕业于知名医学院(如协和医学院、北洋医学堂)或拥有教会医院从业经验。 优先聘用外籍医生(英、美、德籍为主),其次为留学归国的中国西医。需具备5年以上临床经验,且需有贵族或政要服务记录。

3.合同形式采用短期聘任制(1–3年),非终身职位,期满可续约,区别于太医院世袭御医。

基本薪资月薪400(银元)因此时是1912年,与1919年相比薪资略有减少。

额外福利与赏赐:免费提供北京城内宅邸,并报销交通费用(如人力车或马车)。

并特别注明,为皇室治疗所用医疗器械,药物,另外通过西洋医生介绍进行协商购买。

注:薪资条件参考了庄士敦以及民国初期在北京城的西洋医生薪资。

庄士敦(Regald Fleg Johnston)于1919年2月22日正式受聘为溥仪的英文教师,其聘用条件及薪资在当时的清廷内务府与中华民国内务部共同签订的合同中有明确规定。

1. 聘用合同主要内容:担任溥仪的“帝师”,教授英文、数学、西方历史、博物、地理等西方知识。每日授课2至3小时。

初始合同期为3年(1919–1922),期满后可续约。1922年合同期满后,双方同意续约,直至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

2. 薪资待遇:月薪600银元(中国银币)。津贴:每月额外100银元。(约合当时英国货币70英镑)。

作为对比,当时北京大学教授如陈独秀、胡适的月薪约为200至300银元,可见庄士敦的薪资远高于中国顶尖学者。

寻常教会外籍西医100–300银元。协和医院外籍医生月薪200–500银元。

中国籍西医50–150银元,北洋医学堂毕业生薪资约80银元。 传统御医2两(≈4银元)太监月薪约2两银

外籍医生薪资约为御医的25–75倍,中国西医则为12–37倍。

3. 其他福利:免费提供一所中式房屋(位于北京西城区油漆作胡同1号,为三进四合院,含花园)。合同期满后,若不再续约,清廷将支付庄士敦返回英国的旅费。

额外赏赐:1919年入职后不久,溥仪赏赐“紫禁城内乘二人肩舆”(轿子)特权。后陆续获赐“毓庆宫行走”头衔、二品顶戴,1922年晋升至一品顶戴。溥仪大婚时,又加赏貂皮褂等贵重物品。

4. 合同签订方

清廷代表:内务府特派员李钟凯。民国政府代表:内务部特派员许宝衡。推荐人:李鸿章之子李经迈(庄士敦在威海卫任职时结识)。

庄士敦的薪资待遇不仅反映了清廷对西方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民国政府与清室在溥仪教育问题上的妥协。他的高薪和特殊地位,使其成为当时在华外国人中收入最高的文职官员之一。

窗外的暮色渐浓星月高悬,暖阁内的烛火次第点亮。凌霄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又拿起一份北京城的报纸——《顺天时报》。头版赫然印着\"袁大总统接见外国使节\"的新闻,配图上袁世凯身着大总统燕尾礼服,神情肃穆。

\"袁世凯......\"凌霄轻声念着这个名字,指尖轻轻敲击着报纸边缘。报纸内页还有关于善后借款的报道,以及南方革命党活动的最新消息。

他合上报纸,将所有文件分类整理好,又取出一本新的册页,开始记录今日的政务处理情况与明日待办事项。

\"皇额娘,今日的政务已处理完毕。\"凌霄轻声禀报,\"明日臣将继续督促各项决议进程,并跟进皇室资产清点一事。\"

隆裕太后从佛经中抬起头,目光温和:\"皇帝,你办事,哀家放心。这未来的日子,紫禁城上下都指着你了。\"

“皇帝也早些回去,用些宵夜,操劳了一整日了。”

“儿子谨记皇额娘教诲!皇额娘也早些休息,切无忧心,如今所有的事儿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凌霄恭敬地向隆裕皇太后行礼请安后,转身退出钟粹宫暖阁。

钟粹宫外,紫禁城的屋檐在夜色中连绵起伏,如同一条沉睡的巨龙。而在这巨龙的腹心,一场关乎皇室命运的棋局,正由这个年轻的皇帝悄然布局。

(非常犹豫这一章要不要发出来,求放过,求放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