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高翰文和胡宗宪的谈话(2 / 2)
这是个县驿,院子本就不大此时里面已经有了十几匹马,一些亲兵们正在给那些马,喂着水、饲料以及刷洗皮毛。里面也已经没有空地了,高瀚文的马队挤不进来。
“怎么回事?”高翰文从后面走了过来,大声问道。
那四个骑兵看了看说道:“大人,这处驿站满了,我们不如去下一个吧。”
高瀚文想了想,提高了音调冲着里面喊道:“我们是京里来的,总不能叫我们饿着上路,可否弄一些口粮给我们的马吃!”
一个驿卒苦着一张脸走了出来:“大人你也看到了,我们这确实是没有地方了,而且也没有马料了。就连我们的口粮都用来喂马了。”
高翰文朝着院子中的马槽看去,果然看见马槽里存放着一些黄豆和小米,那些马匹正在抢着吃。
“劳烦各位大人,去和里面那些大人商议吧,看他们愿不愿意让些马料!”
高瀚文看了看这驿卒,也不想为难他,只能说道:“好吧,他们是谁的马队?”
“小人不知,不过看着比二品还大些,”
高瀚文一愣,这么大的官无非就那么几个,他立即就猜到了。
“是不是胡总督的人马?”没等那个驿卒说话,高瀚文就冲着身后喊了一句:“我们走!”
“请问前面是不是高府台高大人?”一个声音就在这时传了过来。
高翰文扭头一看,竟然是胡宗宪的亲兵队长。这亲兵队长显然也是认出了高瀚文,冲着后面摆了个请的姿势说道。
“高大人,我们家大人在这等了高大人好一阵子了,还请大人随我来!”
高瀚文刚刚本想离开的,但是胡宗宪毕竟是浙直总督,现在公然来请,犹豫了一下也只好跟了过去。
驿站正屋内,胡宗宪好像是中暑了,脸色苍白、额头上还敷着一块湿手帕。
“总督,高大人来了!”亲兵队长小声地在胡宗宪耳边说了一句,便退出了大门。
高瀚文看到这里,立刻就开始行礼:“属下高瀚文拜见总督大人!”
“请坐吧!”胡宗宪摆了摆手,然后又指了指边上的椅子
“我虽然还是浙直总督,但是按照规则,你是归浙江布政使直接管理,我们之间并没有差遣派授的关系。
今日请你过来,并不是我想对你吩咐什么,只是为了浙江,为了朝廷,我必须见见你!”
高瀚文没有看他,只是低头接道:“总督大人有话请讲!”
“高府台,你知不知道淳安县和建德县,总共有多少灾民?而现在浙江的官仓里还有多少粮食?如果按现在每人每天发四两赈灾粮,还能发多少天?”
高瀚文点了点头说道:“淳安县的灾民是二十九万人,建德县的灾民是十四万人,总共是四十三万灾民。
发灾以前,官仓里有二十万石粮食,四十三万灾民每人每天按三两赈灾粮,每天也就是七千石。
现在二十天过去了,官仓里还剩下的粮食约有五万石,最多还能发十天!”
胡宗宪颇为惊讶的看了一眼高瀚文,点了点头称赞道:“你还是个有心人。不过你想好十天之后,该如何是好?”
高瀚文皱了皱眉头:“总督大人这是不赞成属下提出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
胡宗宪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望着他。
高瀚文清咳了一声继续说道:“这方略是属下提出来的,属下可以为总督大人再解释一番。
十天以后,当然是让那些有钱有粮的人,拿出钱粮来买灾民的田地,灾情解了。改稻为桑的国策,自然就成了那些买田的大户去完成,于情于理于势,眼下都只能这样做!”
胡宗宪摇了摇头说道:“那么高府台,你准备让那些有钱有粮的人,拿出多少钱粮来买百姓的土地?”
高瀚文理所应当的说道:“千年田,八百主。买田历来都有个公价,这似乎不该由官府过问!”
“十天之后,赈灾粮断了,灾民没有饭吃,买田的人又压低田价,官府该不该过问?”
高瀚文一愣,明显是想到了什么,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天理国法俱在,真要那样,官府当然得过问!”
“呵,哪个官府?是你杭州知府衙门?还是藩台衙门?”
高瀚文深吸了口气,不可置信的问道:“总督大人的意思是,浙江官府会纵容买田的大户,趁着灾情压低田价?”
胡宗宪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果真如此的话,你该如何办?”
高瀚文沉默了,过了许久这才坚定的说道:“倘若真是如此,属下会据理力争!”
“你该怎么争?”胡宗宪没有等高瀚文回答,就继续说道:“到时候你既不能去抄大户的家,把他们的粮食拿给灾民,也不能劝说灾民忍痛把田贱卖出去。
两边都不能用兵,灾民要是群体闹事,浙江立刻就乱了,你在朝廷提出的那个策略就成了治乱之源。
高府台,这恐怕不是,你提出这个策略的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