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高翰文下场(2 / 2)
“进来!”放下了手中的笔,稍微整理了一番桌面,王远这才冲着外面喊道。
“老爷!”叶丁进来后,便恭敬的行了一礼。
王远摆了摆手问道:“叶伯,我不是说过了这活我有要事处理,若是没有什么急事,就先等等吗?”
叶丁起身后从袖中,拿出了一个信封,递到了桌子上,这才说道:“老爷,送信来的人是泰州学派的何心隐,老爷吩咐过要留意他们的动向,所以小人收到信件也不敢耽搁,便自作主张的过来了!”
“嗯,原来如此!”王远点了点头随口回答,仔细检查信封上的印泥,发现没有问题这才说道:“好了,叶伯你先下去吧!若有事情我再找你。”
叶丁倒是很识相,听到这样吩咐,立刻便退了出去。
看着这份信件,王远也有些疑惑,当初不是说好了,不要轻易私下联系吗?现在怎么这样明目张胆的过来联系。
看完了信件,王远总算是有了一些了解。
原来今日泰州学派的学子,和杭州府本地的李大儒的门人之间,弄了一场辩经,结果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便耽搁了。
而学术界从古至今,便有一个优良传统。
那就是打了小的来了老的,打了徒弟来了师父。
既然小辈分不出高低,那么便到了长辈们出手的时候了,而何心隐送来的这封信,则是邀请王远过去观赛。
思考了一番,王远也就打算应承下来。
这种观赛,当然不是站在台下听,而是那种特邀嘉宾类型,还充当一定评委的功能。
正好,王远还不知道,该怎么打响他在杭州这边的名声呢!
之前的打算是通过学政,在各大府学讲学的方式,打开知名度。不过那样效果,肯定就没有现在这样来的快了。
毕竟这种两个学派之间道统之争,一般都是十分激烈,来观战的人也很多。
想通了之后,王远也便着手书写一篇回帖。
~~~~~
杭州知府衙门。
这个自从上一任知府马宁远被斩首,已经空闲了半个多月的衙门,总算是在最近热闹了起来。
无他!新任杭州知府高瀚文到达了!
为了舒缓气氛,郑必昌特地在华灯初上后,穿着便服低调的来到了杭州知府衙门。
此时坐在正中的位子上,郑必昌望着高翰文,一脸温和。如同一个和蔼的长者一般。
郑必昌如此,高翰文当然也只能以便服见他。
文人风骨,知道自己这一次所经的挫跌,皆与眼前此人有关。因此虽然病体虚弱,高翰文却强挺着身子正坐在那里,丝毫不掩饰心中的不服和外表的冷漠。
“该说的,我都说了!”郑必昌笑了笑,语重心长的说道:“按理来说,应该让你再歇息几日。
可事关国策,淳安和建德那边,明天只能让你带病服劳了。好在是走水路,我也给你找了个好的郎中,陪你一路过去!事要做,病也还得要养!”
“我会去的,也不要给我安排什么郎中了。”高翰文竟回答得如此干脆。
这番举动,倒让郑必昌怔了一下,不禁盯望向他,像是要看出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高翰文一直都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郑必昌一时间,还真看不出他的心思。
郑必昌想了想,起身行了一礼说道:“高学兄,你这一去可是要施行改稻为桑的国策。淳安、建德无论如何,在六月都要把桑苗插下去了!”
高翰文此时哪还敢坐着,也跟着起身回了一礼:“‘以改兼赈’的奏议是我提的,我知道该怎么做。”
听他这样一说,郑必昌心里又没底了:“织造局的粮,可是已经运到灾县去了,买不了田,插不下桑苗。高府台,后果如何你应该清楚。”
高翰文刚坐下去便又站了起来,语气也变得更加冷漠:“藩台大人,如果没有别的吩咐,属下该准备行装了。”
“好,好!”郑必昌虚应着,也只好站了起来,又想起一件事说道:“还有啊,明天省里会派兵护卫你去。大热的天,最好赶个早,那样比较凉快。”
高翰文点了点头,随手作了一揖说道:“下官有病在身,就不送藩台大人了。”
这可是官场的失礼,郑必昌一怔,不过想到是有求于人,只好忍下不快说道:“不必拘那个礼了!”说着独自走了出去。
高翰文又一个人慢慢坐了下去,直到再也听不到郑必昌的脚步声了,他才虚弱地喊道:“来人!”
一个随从跑了进来。
“去打桶水来!”
那随从怔了一下,不解的问道:“大人,要热水还是要凉水。”
高翰文闭着眼睛,强忍着身体的不适说道:“打桶井水,把地洗了。”
“是。”那随从又望了他一眼,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不敢违抗命令,很快就走了出去。
随从才走了出去,一个书吏又急匆匆地进来了,轻声唤道:“大人。”
高翰文慢慢望向他:“说吧!又有什么事情?”
那书吏紧张的看向门外说道:“织造局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