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 第224章 锦衣卫审案子

第224章 锦衣卫审案子(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只见数人肩膀高隆,十指微张,宛若雄鹰展翅欲扑,双眸如鹰目,泛出森森冷意!

“且慢。”锦衣卫首领声若寒潭,制止了郑必昌想爬起的动作,笑着说道:“地上凉爽,多卧片刻。”

郑必昌身体颤了颤,既没有躺下去,也没有继续起身,只是就这样坐着!

锦衣卫首领继续说道:“郑大人欲向杨公公讨个说法,吾等自京师而来,也是为了讨个说法。大人想要在此处纳凉而谈,还是想去你们布政司衙门谈?”

郑必昌眼前发黑,晕眩感袭来,快速闭上双眸,坐地调息,良久方缓缓睁眼,望向一侧太监:“劳驾,扶吾一把……”

随侍太监立刻高兴的笑了起来,上前搀扶:“如此便对了!来,我等来助郑大人起身!”

“诺!”胖瘦二太监也立刻上前,在左右两边跟着搀扶,稳稳地让郑必昌站了起来。

然后郑必昌又是跪了下去,行了一礼说道:“臣浙江布政使郑必昌,恭请圣安!”

锦衣卫首领挺立:“圣躬安!”

郑必昌叩首完毕后,胖瘦两个太监又搀起他:“请各位钦差,移驾至布政司衙门,下官定然一一回禀。”

锦衣卫首领略作思忖,点了点头,就同意了下来。

…………

因为距离不是很远,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布政司衙门。

四椅并置于南窗之下,四个锦衣卫背窗而坐。郑必昌则坐在,四个锦衣卫对面。

如此,窗外的阳光,直射在郑必昌脸上,须眉尽显。四个锦衣卫的脸,则沉于暗影,郑必昌很难看见几人的神色。

这是锦衣卫审讯时的特定方位,这样可以让犯人,不知道审讯者的想法,也方便审讯者观察犯人的神色。

这又不是在锦衣卫诏狱,只是让郑必昌自己诉说。那郑必昌自然是挑挑拣拣,说一些无关大雅的事情。

良久,郑必昌总算是诉说完毕,望向了锦衣卫。

四锦衣卫的神情,仍隐于昏暗中,模糊难辨。

“下官说完了!”郑必昌咽唾沫,继续说道:“诸位上差,可问问杨公公,下官于浙江任职多年,凡涉宫中之事,无不尽心竭力。

此次实乃有人从中作祟,意在违抗朝廷改稻为桑的国策。还请诸位上差,转告杨公公,千万莫要误会了!”

“此等言语,大人自行前去诉说便好!”锦衣卫首领开口,随后语气冷冽了几分说道:“我今日有几问,郑大人需得如实作答!”

郑必昌心提了起来,知道接下来的问题才是关键:“上差请问。”

锦衣卫首领没有丝毫停歇,一口气便问了出来:“沈一石押粮船,悬挂织造局旗号而去,大人与何茂才可知,其为买田、抑或是赈灾?”

郑必昌心头一紧,思索了片刻,也没想到合适的借口,于是摇了摇头说道:“下官委实不知。”

锦衣卫首领继续问道:“郑大人也未曾问询?”

郑必昌立刻说道:“织造局归宫里管,沈一石属于杨公公辖下,下官实在是不便多问。”

锦衣卫首领皱了皱眉头:“郑大人的意思,若买田,此罪当归杨公公?”

“我绝非此意。”郑必昌惶然答曰,立刻说道:“杨公公彼时不在杭州,有罪也当属沈一石一人。”

锦衣卫首领问:“今沈一石以粮赈灾,已无罪矣。然其先以买田之名行事,此事怎解?”

郑必昌一听这个问题又有些烦躁了,索性连借口也懒得找,直接便说道:“此事下官不知,上差去问沈一石便知。”

锦衣卫首领冷笑,不屑的说道:“沈一石是什么东西?岂值吾等过问!吾等奉诏来擒官。我等听了郑大人之言,郑大人岂非无过!既然如此,那我等便擒下杨公公便是!”

“上差!”郑必昌急切的说道“杨公公彼时不在杭州,也无过!”

锦衣卫首领道:“先买田,后赈灾,八百里加急入宫,万岁爷盛怒。

今大人言己无过,杨公公也无过,仅一商人便戏耍我大明上下。尔等无耻到这般地步,朝廷的颜面何存!”

郑必昌立刻清醒了过来,知道不沾上些罪责,便难脱此劫,一咬牙说道:“上差既如此言,下官即刻便写道请罪的折子!”

锦衣卫首领问道:“大人之前不是说了无罪吗?那这请罪请的是何事?”

郑必昌想了想,选了个最轻的罪责:“下官乃浙江布政使,杨公公不在,浙江出此等事,这皆是本官失察之罪。如此撰写,不知可否?”

锦衣卫首领站了起来,其余三锦衣卫也跟着起身。

锦衣卫首领点点头说道:“便依大人所言先撰之,但大人也得知晓,此案我等主理,诸奏疏文案皆需先呈我等,呈递也由我等为之。”

郑必昌点点头说道:“下官谨记。今夜便开始撰写。”

锦衣卫首领突然走到郑必昌身前,手落其肩,郑必昌顿时吓得一个激灵。

锦衣卫首领凑近了,低声说道:“我有二言,大人记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