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 第316章 盐税获利有两千万两?

第316章 盐税获利有两千万两?(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还有一些奴隶、贱籍、土匪、流民、军户、灶户……等不在册的人口。

甚至有些地方官府徇私舞弊、敷衍了事、勾结豪强,等等举措,又隐匿了一些人口。

我大明真实人口约莫二万万人,这些人口就算再怎么隐匿,也是需要吃盐的。

一个成年男丁,一天约莫吃三钱(15克)的盐。孩童和老人少些但也要一钱(5克)的盐。

均衡一下一人一天约莫两钱的盐,一个人一年就是七斤三两的盐。

二万万人,一年就要消耗十四又十分之六万万斤(14.6亿斤)。

而用盐的地方,还有许多。和别国贸易、运输损耗、百姓腌肉腌鱼、一些人吃的多……

一年便需要二十万万斤左右,这便是二百万万文,合计两千万两银子。

不过臣先前说的是盐的售价,这其中还要减去成本,以及卖给经销商所让利的钱。

微臣的初步打算是本省若有盐厂,那么每斤盐的价格变为八文。反之,若是无盐厂,那便定为七文。

若是在减去给灶户的俸禄,以及盐厂的维护,其利润约莫在六成左右。

也就是若是推行臣的改盐之法,将为朝廷每年带来一千两百万两银子的收入,如此也可与太祖朝相比了。”

王远的这番数据下来,嘉靖的呼吸肉眼可见的急促了,一时间愣愣的没有话语。

王远也不敢打扰,毕竟嘉靖这种爱面子的人,若是发现王远见到他的失态,恐怕不妙。

于是王远便低头看着自己的官袍,仿佛要看出其中的针脚一般。

过了良久,嘉靖可能是算明白了,脸色立马红润了起来,一拍桌面叫道:

“爱卿大才啊,这满朝公卿皆不如爱卿之才!不过这经销商是何物?为何要与他们让利?若是由朝廷负责,每年岂不是有两千万两的盐税?”

这王远听见嘉靖的话语也是一愣,这他妈太贪了吧!从现在一百多万两,升到一千多万两还不够?

不过被嘉靖死死的盯着,王远没有犹豫,立马就说道:

“微臣能想到此策,也是有赖陛下圣明。微臣只是侥幸而已,陛下如此夸奖,微臣实在难以厚颜认下!

这推行晒盐法还有一难,那便是利益纠纷,如今盐司衙门无比庞大,涉及勋贵、官员、外戚,以及各地官府、各地王府,牵一发而动全身。”

嘉靖听后也犹豫了,这几乎是将现在的利益群体得罪了个遍,随之而来的反噬他能吃得消吗?

与其得罪这么多人,与天下为敌。那还不如加税盘剥百姓呢,至少他们没办法反抗。

见到嘉靖有退缩的意思,王远又立马补充道:

“陛下,虽然改盐税会牵动的人无数,但只要操作合适。这些阻碍反倒会成为我等的助力!”

“此话怎讲?”嘉靖来了兴趣。

“微臣之前说的,十三个经销商就是为了他们而准备的。

朝廷让利给这些经销商,每斤盐价是七文或八文,抛开路费和管理费,每斤盐都能赚一文多钱。

一个经销商负责一省之地的食盐,每年至少也有数十万两银子,而且这些都是正常的收入,并不需要偷偷摸摸的。

将这些和他们讲明白,料想他们便不会为难,反倒会支持。

毕竟微臣的晒盐法和降盐价,主要打击的就是私盐贩子。将私盐贩子赚取的利润瓜分,并且将这见不得光的生意搬上台面,料想许多人都会感兴趣。

而且,臣这法子还有个更好的地方,那便是可以让陛下知晓我大明具体人口!”

嘉靖听到前面还是喜笑颜开,但听到王远说起清查人口,立刻便又严肃了起来:

“清查人口,此话怎讲?”

该死!

怎么嘴上没把门,将之前自己想到的也说出来了,这下可不好办了。

“之前朝廷若想知道各地人口,便只能让地方官清查。不过总是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黄册并不准确。

原本粮食应当是最好的法子,毕竟没人能不吃粮食,不过粮食各地都能种植,朝廷没法统一管控。

而食盐则不同,利出一孔,今后大明的只有那几个盐厂出来,都会有所记录。

卖出去多少盐,便大概知道有多少人口了!

而且若是查看各经销商的账册,甚至可以知晓每个府、每个县有多少人。

虽然不一定准确,不过也能有个大致的范围。

日后陛下若是有清查人口的打算,这些账册,便能助陛下一臂之力!”

嘉靖这下神色凝重了起来,这改盐税不仅增加了税收,而且还有这种战略性的意义。

那就不管有什么危险,便一定要推行下去了!

“嗯,清查人口之事莫要传出去了,否则便是朕也保不住你!你且说说,盐税改制该由何人去完成?”

王远立刻露出感激的神色:

“多谢陛下爱护,也只有陛下当面,微臣才敢诉说心中之事。清查人口之事,便是微臣师父也不知晓!

至于盐税改制,最适合的人便是微臣了。若叫旁人过去,且不说一些细节问题,便是各方牵扯,就能让此计胎死腹中。”

嘉靖摇头了,原先还觉得这王远聪慧,现在便这般不知进退,有些失望的说道:

“你如今才从六品,便是正要破格提拔,那也才四、五品。如此微末小官如,何能担盐税改制之重担?”

王远毫不怯懦,此时不争何时争:

“陛下圣明,微臣品阶的确过低,然微臣的改制之法将会使盐司大动!

往后,现有的盐司衙门并不适合了。今后便需要设置新的官职,专门负责晒盐法推广,以及监察各省经销商。

新的衙门初立,在改革初期用些低品阶官员也就够了。

选用清廉正直、锐意进取之官员,绕过旧有利益网络,直接向朝廷负责。如此微臣的改革也将少去掣肘。

更重要的是,微臣的确是最适合的人选。

前些天微臣提出的盐税改制,日后若是推行下去,无论如何也是绕不开臣的。

与其届时被动等待,那不如便由臣来主持。

而且如今是最好的时机,鄢懋卿贪婪成性,竟贪墨了一半盐税。届时以这个为由头,也会少一些阻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