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 第329章 抵达长芦盐场

第329章 抵达长芦盐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应奎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竟然还能这样玩?

但随后朱应奎目光一转,想到了一个漏洞:

“阿爹,那我等直接破坏了便是!让他这改革推行不下去,到时候勋贵也能继续贩卖私盐!”

成国公冷哼了一声,不满地看向自己的次子:

“愚蠢!这改革乃是陛下首肯的,我们若是阻挠,有的是人想取我们而代之。

远的不说,就说那襄城伯李远。但凡找个人游说一番,他都决计不会拒绝。

前面我就和你说过,我们勋贵内部认的不是爵位高低,而是实际掌握住的影响力。

此次的销售权分配就是这般,我若是拒绝,这销售权分配完全可以给到襄城伯手上。

他届时只要拉拢三成以上的勋贵,背后还有陛下的支持,完全就能和我们剩下的人对峙着。

届时除非造反,否则绝没有破局的办法。

可就为了每年那点盐税,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有谁会跟着一起呢?

所以此次这五个省的销售权,不仅仅是一份钱那么简单了,将真正被切割成两派。

一方是以我们成国公府为首的少量高品级勋贵。另一方则是群龙无首,少量侯爵和大量伯爵组成的低品级勋贵。

虽不说是水火不容,但今后双方想要团结,就要困难许多了。”

朱应奎仔细琢磨了片刻,发现还真是这样。若他是某个襄城伯,有这个机会肯定会出在挑头的。

“阿爹,那你为何今日这般说?”

“不过是安抚他们罢了,为父也是被王远这般迅速离京,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按照原本商议的,这王远应当会在京师准备三日时间,这段时间为父会邀请一些亲近的勋贵加入。

可现在,那王远的这番举动,立刻就引起所有勋贵的警觉,今日维护自然也只能先安抚一二,至于联盟的事情后面再说。”

“那这王远为何这般做?阿爹和他不是一伙的吗?他这般擅自行动,就不怕陛下怪罪?”

“下马威罢了!既是警告我们按计划行事,也是警告我们快点行动!

政治从未有过一成不变的盟友,我们与他一伙,也只是共同推进盐政改革罢了。

等改革结束,照样会一拍两散。陛下可不想看见团结的文官和勋贵。但改革过程中,陛下可不会轻易指挥!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呐!”

这一刻朱应奎只觉得自家老爹真是老谋深算。和平时贪婪好色截然不同,一时间让他也有些认不出来了。

“老爹英明,既然你老已经有了决策,那儿子就不在这碍眼了。”

“对了,这些日子你也不要闲着,以我们成国公府的名义成立一家商行,先将框架搭起来再说。

后续还要你带队,去拿下那五个省的销售权呢!

还有,你在京师找一下,应当有一家叫做‘银行’的钱庄,你送三万两白银过去存着!”

朱应奎满脸疑惑,却也不敢违反自家父亲的命令,便只得点头应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国公府的管家,跑到了门外并禀报道:

“老爷,忠勤伯在府外求见!”

成国公挑了挑眉,冲着自家儿子笑道:

“你瞧,这聪明人也是不少,只可惜他的爵位低了些,我们国公侯爵不够分,哪里轮得到伯爵呢?

老李,你去告诉他,本国公累了,有什么事情日后再商议!”

“是,老爷!”

仿佛是看见自家次子脸上的一回,成国公也解释了一句:

“我要稳住的是大局,一两个知道情况的不必理会。且先不说他能拉拢多少人,但凡我未曾确定分配的名单。

其他人又怎会光明正大的联合起来,那岂不是给了我排除他们的理由。

更何况你要相信,那些勋贵的酒囊饭袋。就你这般的脑子放在其中,也能算得上中规中矩。

如襄城伯李远那般的愣头青,除非结果出来了,否则他只相信自己看见的。”

~~~~~

嘉靖四十一年,四月初八。

立夏。

经过十余天的赶路,王远一行总算来到了,长芦盐场的塘沽疃。

长芦盐场位于北直隶和山东的渤海沿岸。具体范围北起秦皇岛(山海关南),南至沧州黄骅。沿渤海西北岸、西岸绵延约370公里。

其涵盖的主要盐田,包括天津的汉沽盐场、塘沽盐场、唐山的南堡盐场、大清河盐场等,总面积达230余万亩。

每年出盐的产量,达到了大明所有盐场的四分之一。在大明七大盐场中排名第二,北方的盐几乎都是从长芦盐场运出去的。

王远到达塘沽盐场的时候,长芦盐运司官员率灶户夹道相迎。

海风裹挟着咸涩气息,万亩盐田在铅灰色天幕下,泛着粼粼白光。

晨雾未散,王远的马车碾过青石板路的裂痕。

车帘掀起三寸,眼帘中先是晃过两行褪色的黄旗——“长芦盐运司“。

接着是跪地相迎的人群:头戴皂隶帽的盐丁佝偻如虾米,身着青布袍的灶户补丁摞补丁,为首的盐运同知张明远蟒纹补子在雾中泛着油光。

“大人,前头便是塘沽晒盐场!“跟在王远身边的林世章压低声音。

王远踏出轿厢,靴底立刻陷进混着盐粒的沙土。

远处的盐池泛着青黑色,卤水表面凝结着薄冰般的盐壳,十几个赤足汉子正用木耙翻搅,褴褛的裤管被卤水浸成深褐色。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再加上王远有意拉拢关系,朱时泰也是和王远这些人混熟了,此时疑惑的问道:

“大人,我们此行过来不就是将煮盐法改成晒盐法吗?我怎么瞧着远处已经有了晒盐场,莫不成改革已经提前开始了?”

王远摇了摇头,也加低了声音说道:

“那些盐田只是初步晒盐罢了,并不能直接晒出盐,而是晒成卤水,想要变成盐还要再煮一番。

而我们此行,便是去掉蒸煮这个过程,直接晒出能食用的盐!”

朱时泰虽然还有疑问想问,不过看到远处已经走过来一群官员,也只按捺好奇退了回去。

等这伙官员行礼后,王远这才后知后觉得扶起几人,满是惊讶的问道:

“张同知,你贵为从四品的盐运同知,何须向我这个下官行礼?这岂不乱了纲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