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集体潜意识,阿赖耶识(2 / 2)
在李伯阳前世的地球上,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经提出过,人类的心理结构并非只有“意识”(可感知的思维、情绪)和“个人潜意识”(个体后天经历中被压抑、遗忘的记忆、欲望)。
在这两者之下,还存在一个更底层、更古老的心理领域。
它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积累的、世代相传的“心理残留物”,是全人类共有的、超越个体差异和文化边界的“心理原型库”。
这些“残留物”并非通过后天学习获得,而是像生物遗传一样,作为“心理基因”先天存在于每个个体的心灵中。
它决定了人类共通的思维模式、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
对黑暗的恐惧……
对英雄的崇拜……
对父母的依赖……
乃至于某种超自然的文化共通性……
就比如说,明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却能够发展出相同的习俗和文化,这就是“集体潜意识”对个体的影响。
或者换一个更加神话的称呼,也可以将其称之为“阿赖耶识”或“如来藏”。
由于这个概念太过玄幻。
哪怕就是在前世的地球上,这也是一个充满了争议的心理学概念。
然而仗着【游神御气】的能力,如今李伯阳却捕捉到了那潜藏于万物众生潜意识中的“阿赖耶识”。
比起心理学上的“集体潜意识”。
这个“阿赖耶识”显然更加强大、也更具主观能动性。
李伯阳甚至不确定,这个潜藏于万物众生潜意识中的“阿赖耶识”究竟是人为创造的,还是自然孕育的。
“亦或者两者都有?”
简单的掐指一算,李伯阳略显狐疑的望向了“阿赖耶识”的入口。
不知道是不是李伯阳的错觉,他总感觉那个入口正在有意欢迎自己进入其中。
“有点意思,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在搞事。”
不再有丝毫迟疑,李伯阳拖着小望舒的手便踏入了“阿赖耶识”的入口。
相较于小望舒的梦境。
一个由万物众生潜意识构成的“阿赖耶识”更加杂乱,也更加诡谲。
在踏进“阿赖耶识”的刹那,李伯阳就仿佛经历了亿万年的时光,看到了万物众生的变迁和演化。
只是这种变迁和演化并没有常规意义上的时序,反而更像是某些生物昙花一现留下的痕迹。
瑰丽的色彩随处可见……
不符合常识与逻辑的梦境闪瞬即逝……
纵使已经修成了【游神御气】的神通,李伯阳也感受到了一丝晦涩和迷失。
如果此行不是李伯阳的话,换任何一个人来,现在估计都迷失在了“阿赖耶识”中。
“老师?这是什么地方?”
紧紧拽着李伯阳的手,小望舒好奇的打量着周边不断变化的环境。
小望舒能够感受到自己与“阿赖耶识”的联系,就好像自己是这里的主人一样。
然而问题也就出现在了这里。
小望舒是“阿赖耶识”的主人,却也只是“阿赖耶识”亿万个主人之一。
真正主宰“阿赖耶识”的至高无上者,正在主动朝着小望舒和李伯阳的方向前来。
祂们无形无质,诞生于万物众生的潜意识中。
如今却被某位不可名状的存在给具现了出来,然后成为了象征着万物众生欲望与恶念的魔王。
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