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陈南希要参加高考了(2 / 2)
对于学生来讲,高二就去参加高考,也是有好处,提前适应一下。
如果考得不错,就直接去读大学。
很多学校,都是鼓励学生在高一或者高二的时候就去体验一番高考的情况。
特别是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还会劝说上一下。
就担心什么?
有人在真正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
每年都有人在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明明平时的时候成绩都特别好,考六百多分。
可高考的时候,却只是考了五百多。
这不是失常是什么?
要知道,平时的考试,老师们在出题的时候,会故意将难度出得高一些,最少比高考试卷的难度高。
习惯了高难度的题,再是去做高考试卷就觉得很简单。
这样子,学生在心态上面就会放松。
大家都知道的,在比赛当中,心态放松下来之后,发挥反而会更好。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面对压力能够直接爆发的。
大部分人,面对压力的时候会特别紧张,紧张之下大脑思考能力就会下降。
平时记得清清楚楚的事情,一下子就会想不起来了。
“挺是不错的,三模的时候,考了697分。”
陈元庆不由的挑了挑眉,惊诧道:“这么高?”
周楚欣:“就这,她还不满意呢,没有到700分。”
陈元庆:“她是该不满意的。她准备大学的时候学什么?”
“数学!”
“学数学挺好!”
陈元庆一直都是觉得,工商管理这类专业只能够培养出合格的管理者,也就是所谓社会精英。
但真正的伟大企业家,是无法被批量培养的。
通过全球的企业家在知识背景上的分析,能够成就伟大企业的基本上都是理工背景。
这是科技时代,企业靠技术来赢得市场。
理工背景的领导人能够让企业在技术竞争当中保持优势。
不懂技术的领导人,容易在技术领域进行瞎指挥造成技术研发出现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面的表现。
陈南希他们,在未来谁来继承家业,陈元庆还没有确定。
但是在对他们的培养上面,却是已经开始了。
不能学文科,得要学理科。
周楚欣:“国内的数学专业虽然不错,但是和国外比起来,差距还是挺大的。我是这样子考虑的,陈南希先到西南理工打基础,然后通过交流生的身份前往普林斯顿大学。”
西南理工的数学系在实力上面很强的。
在国内搞数学研究,在研究经费上面自然是很低的。
没有办法,数学研究主要就是靠脑子本身。
当然了,现在的数学研究,也是越发的用到各种先进的计算工具。
比如说超级计算机。
辰星电子专门为西南理工打造了一台超级计算机,用来做研究。
大学拥有超级计算机在整个华国可是蝎子拉屎独(毒)一份。
因此吸引了不少的研究员加入到西南理工,其中就包括很多数学研究员。
除了好的研究环境之外,西南理工开出的工资,也是足够的吸引人。
而且,一来就是有分房福利。
所以西南理工的数学实力超级强大,用顶级来形容也是一点不为过。
并且,西南理工还和国际上知名的大学建立学术合作。
西南理工和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学术合作自然是基于西南理工在学术领域的超强实力。
西南理工拥有超级多的研究员,在基础研究领域又是舍得投钱,所以出的研究成果什么的特别多。
就说发表的论文吧,西南理工每年在国际顶级期刊上面发表的论文就很多。
在今年,西南理工又是有了重磅成果。
在单层和双层石墨烯体系中分别发现了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及常温条件下的量子霍尔效应。
论文一发表,直接是震惊了整个学术界。
甚至在今年,很是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学术界会被政治影响,但现在欧美还在维持自己开放自信的人设。
所以,陈元庆倒是还真的有点期待。
这次说不定还真的可能拿到。
实力才是一切的通行证!
因为西南理工的实力强,所以西南理工自然而然的成为了211大学和985大学。
国家也是愿意将西南理工纳入到计划当中去。
当然陈元庆也找了关系的。
只不过,不是找的某个部门负责人,而是直达天听。
上面也是想要看看,西南理工到底是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不要怕犯错,多做尝试是现在的共识。
不像是以后,家大业大了之后,各种行动上面反而变得保守了起来。
这很正常的事情。
小企业那是各种的闯,什么赚钱就干什么,抓住每一个觉得是机会的机会。
一切目标就是为了快速的发展壮大。
而大企业,已经不再是以快速壮大为目标了,行事变得平稳。
对于风险过大的行为,是能不做就不做。
陈元庆犹豫了一下,对于陈婧妍和杨茉莉去大漂亮留学,他一点都不担心。
因为两人学的专业。
“我们在这想得不错,但最终还是得要看陈南希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
西南理工和普林斯顿大学有交流生计划的,交流生的遴选是很公平公正的,就看成绩。
关系什么的,一点用都没有。
送学生到大漂亮,是为了让他们去学习先进知识的。
而不是让人以此来镀金。
不得不说,国人在适应规则这块是特别的快。
大漂亮的大学里面,有着很多的华人,除了真本事考进去的,还有就是通过金钱开道进去的。
有些大学,完全就是交钱就能上。
陈元庆对于海归可不像是一些人那样带有滤镜。
北辰集团在招聘的时候,海归大学生和国内大学生都是在同一个评价体系下进行对比。
在相同条件下,还会优先招国内大学生。
很简单的原因,都出过国了,还比不过国内大学生,那说明能力潜力也不行。
能力潜力是北辰集团很看重的一个因素。
针对有潜力的人才,北辰集团是很愿意投入资源让其进行成长的。
越是年轻的,能力潜力就越大。
比如说两个人,工作多年的三十五岁中年人和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能力上面来讲,中年人比大学生要强不少。
但这点强,并没有到辗压的地步。
所以,肯定会选择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大学生只要成长一两年,能力上面就会实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