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宜修迎接甄嬛回宫时3(2 / 2)
于是,三阿哥弘时灵前继位。
对于三阿哥上位,大臣们都举双手赞成。
他们也算了解这个阿哥爷,那是真的单纯得可爱。
在这样心性的皇上手下当差,大臣的权利大,日子也舒坦。
等一切都回归平静,大臣们傻眼了。
这、这太后怎么回事?
皇上又不是几岁孩童,她一个太后怎么还垂帘听政了?
宜修根本就没多其他的,直接就说,弘时心性单纯,上书房的功课至今还没结业呢。
所以,弘时还是先把上书房的课业都完成了后才来临朝听政。
在这期间,就由她这个太后暂理政务。
宜修非常强势,大臣们反对无效。
于是,宜修的时代来临了。
经历的世界多,宜修的见识可不是现在这些朝臣们能比的。
所以,处理朝政游刃有余。
加上宜修拿出来的天花预防办法、水泥配方、玻璃配方、四种高层粮种等等,日久天长,让宜修在民间百姓心中远远地高于清初的历代帝王。
后来,粮食多了,百姓可以吃饱饭了后,宜修可不是以前的只是解放女人的双足、提高女性地位,而是渐渐地开启民智。
这一举措,遭到了满朝满大臣的激烈反对。
但汉臣因为那点点良心,倒是支持宜修。
可现在的宜修,手里有人、有银、有兵,谁反对都没用。
于是,遍地开花,各市县都有免费学堂。
硬性规定,无论男女,孩子六岁开始都要进学堂免费读书三年。
三年后就是收费的,男女学生都可以继续学。
但学费也不贵。
就这样,这个腐朽的王朝渐渐地充满了勃勃生机。
在宜修执政八年后,一些船只造好了,水兵也训练得差不多了。
东征开始。
在征服倭岛的时候,宜修没有过去。
出其不意,征服倭岛没有费事。
源源不断的东西运回来,大清的基础建设也开始了。
因为征服倭岛之初,朝臣大多数都反对。
但是在金银铜铁运回来后,大家态度也改变了。
有了银子,宜修的改革更彻底。
现在大清的女人地位可以说是空前最高的。
女子可以立女户,可以出来读书当差。
可以做生意。
朝廷律法也因为女性的崛起而改动了很多。
对女性的权益都做了保障。
同时,宜修也对一些人的后院女人人数进行了限制。
就拿县令来说,后院除了妻子外,就只可有一个妾室。
当然,通房丫头也算在内。
反正除了妻子外,县令只能再有一个女人。
而且,对家里奴仆数量也限制得及其严格。
一点点的,无论大事小事,宜修执政期间,大清前所未有的富裕。
但对于接班人的遴选,宜修非常谨慎。
弘时他没有孩子。
一妻四妾,没有一个生出孩子的。
于是,宜修把康熙爷的孙子辈、重孙子辈的都集中在一起,明着暗着,终于挑选了一个认同宜修理念的孩子培养。
这个孩子,是康熙爷十阿哥的后代。
十阿哥的嫡子因为宜修的横空出世,没有受到雍正的迫害,所以,子子孙孙都生了出来。
宜修选了他的一个重孙子继承皇位。
宜修整整执政了四十多年,在她九十岁的时候,把皇位传给了接班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