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七零:渔猎兴安岭,娇妻萌娃宠上天 > 第531章 陈光阳的产业!

第531章 陈光阳的产业!(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陈光阳在家前后一直待了二十多天。

养伤养的这叫一个五脊六兽,这叫一个抓心挠肝。

索性陈光阳体质好,肉皮活,恢复的也比较猛。

二十多天,陈光阳基本上就全都没啥事儿。

这几天大屁眼子和小屁眼子可是和陈光阳处好了。

陈光阳吃那猪蹄子和骨棒,剩下的全都给它俩造了。

所以一看见陈光阳出来,两条狗那尾巴摇的都和电风扇一样了。

陈光阳舒展了一下筋骨,看着李铮在当院劈柴,陈光阳心中一暖。

这徒弟真没白收,是真知道干活啊。

这几天二埋汰和三狗子带着他没少上江边打渔,大鱼全都拿过来给自己炖了。

不知不觉中,李铮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家人。

深呼吸一口气,陈光阳开口说道:“走,铮子,咱们爷俩出去转转。”

“再躺下去骨头该长锈了!”陈光阳咧嘴一笑,用手拍了拍李铮结实的肩膀。

“去,给我找几个干透的苞米瓤子来,再弄点柴油。”

李铮一愣,随即眼睛亮了:“师父,要动摩托?”

“嗯呐!憋坏了,去县里转转,看看咱那些买卖咋样了。”

陈光阳说着,目光已经落到了墙角罩着帆布、落了层薄灰的挎斗摩托上。

李铮动作麻利,不一会儿就抱来几个金黄的苞米瓤子,又找了个破搪瓷碗,从摩托边上的小油桶里倒了小半碗柴油。

陈光阳蹲下,扯开帆布,露出那台军绿色的“铁驴”。

他叼着根没点的烟卷,指挥李铮:“瓤子蘸油,别太多,湿乎就行,塞发动机下边就行。”

李铮依言行事,小心翼翼地把蘸了柴油的苞米瓤子塞进发动机下边。

陈光阳摸出洋火,“嚓”一声划着,橘黄的火苗凑近那团金黄的苞米芯。

“轰!”一股带着浓烈柴油味儿的火苗猛地窜起,

舔舐着冰冷的铁壳子,发出“噼啪”的轻响。

黑烟混着热气升腾起来,在清冷的晨光里格外显眼。

大屁眼子和小屁眼子两条狗被惊动,摇着尾巴凑过来,好奇地嗅着这热烘烘的怪味儿。

“师父,这能管用?”李铮看着那团火,有点担心。

“老法子,比干踹强!”陈光阳嘶哑的嗓音带着笃定。

烤了约莫一袋烟的功夫,发动机外壳摸上去已经烫手了。

陈光阳示意李铮把火弄灭,自己扶着车把,右腿跨上去,左腿卯足了劲儿,照着启动蹬猛地一脚踹下去!

“咔嚓——突突突…突突突突!!”

沉闷的金属撞击声后,排气管猛地喷出一大股带着火星子的黑烟。

发动机低沉有力的轰鸣瞬间撕裂了屯子的宁静,惊得树梢上几只麻雀扑棱棱飞起。

成了!

“上车!”陈光阳一甩头,声音里带着久违的畅快。

李铮兴奋地“哎”了一声,手脚并用地爬进旁边的挎斗里。

“坐稳喽!东风县,走起!”

陈光阳左臂用力,油门一拧。

挎斗摩托如同挣脱缰绳的烈马,咆哮着冲出院子。

卷起一路雪沫子和尘土,突突突地驶上了通往县城的土路。

冷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路况依旧坑洼,颠簸感从屁股蛋子直冲天灵盖。

陈光阳却觉得这滋味儿格外舒坦,比窝在炕头闻药味强百倍。

李铮在挎斗里被颠得左摇右晃,冻得鼻涕都快出来了。

可看着师父迎着风、眯着眼、嘴角带笑的那股子彪悍劲儿,心里也跟着热乎起来。

“铮子,冷就缩缩脖儿!”陈光阳吼了一嗓子,盖过引擎声。

“不冷!师父!”李铮赶紧挺直腰板,努力做出不怕冷不怕颠的样子。

陈光阳嘿嘿一笑,没戳穿他。

他看着前方延伸的土路,心思已经飞到了县城。

二十多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杂货铺的喇叭裤蛤蟆镜卖得咋样了?运输站那几台大卡车没趴窝吧?

王海柱那小子把涮烤店撑起来没?

还有李铁军、孙野那两个脑袋活泛的小子…

约莫个把钟头,东风县城那熟悉的、灰扑扑的轮廓出现在视野里。

离老远,就看到十字街口那片烟火气比往常更旺了些。

陈光阳放慢车速,摩托车“突突”的声响在县城的喧嚣中并不算扎眼。

但奇怪的是,所过之处,不少路人纷纷侧目。

“哎?瞅瞅!那不是靠山屯的陈老板吗?”

“陈光阳!好家伙,听说前阵子为救朴老板,跟劫匪干仗伤得不轻,这就能下地了?”

“啧,真是条汉子!”

“他挎斗里那小子谁啊?新收的徒弟?”

“可不,陈老板这势头,东风县头一份儿了!”

低低的议论声随风飘进耳朵。

带着毫不掩饰的敬畏和好奇。

李铮听得真切,胸膛不自觉地又挺高了几分,偷偷瞄着师父。

陈光阳脸上没啥表情,只是微微颔首,算是回应那些投来的目光。

这份自然而然的“瞩目”,就是地位的无声注脚。

摩托车熟门熟路地拐进一条稍窄的街。

稳稳停在“陈记杂货铺”门口。

那块李铁军手写的木头招牌下,人进人出,比旁边几家铺子热闹不少。

厚厚的玻璃窗上凝着白霜,里面人影晃动,货物堆得满满登登。

陈光阳刚熄火,杂货铺的门就“吱呀”一声开了。

李铁军裹着一身寒气冲出来,胡子拉碴的脸上满是惊喜:“光阳叔!您咋亲自来了?这大冷的天,伤还没好利索呢!”他赶紧伸手想扶。

“好的差不多了!”

陈光阳摆摆手,目光扫过铺面,“咋样?没让人把铺子搬空吧?”

“哪能啊!”李铁军咧嘴笑,侧身把师徒俩让进屋。

一股混合着煤炉热乎气、新布料味、香皂味和淡淡豆油味的复杂气息扑面而来。

铺子里果然比上次来时更挤了,靠墙的货架上,印着外文字母的帆布包、颜色扎眼的尼龙袜、摞成小山的硫磺皂。

还有最显眼位置挂着的几条深蓝色喇叭裤和几副蛤蟆镜,吸引着几个小年轻的眼球。

张小凤正麻利地给一个老大娘包硫磺皂。

“姐夫!”张小凤也赶紧打招呼,脸上带着笑。

“嗯,忙着呢。”陈光阳点点头,走到挂喇叭裤的架子前。

伸手摸了摸裤脚的喇叭口,“这玩意儿咋样了?”

“有!太有了!”李铁军凑过来,压低声音,带着兴奋。

“刚开始都当西洋景看,后来县剧团那帮小年轻带头买了两条穿上,在街上一晃悠,好家伙,跟捅了马蜂窝似的!

现在隔三差五就断货!孙野这小子,从广城倒腾这玩意儿是真尿性!”

他又指着堆在角落的一摞编织袋:“您上回让带的洗衣粉也试水了,牌子虽然生,但便宜量又足。

那些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婶子大娘可稀罕了!回头得让硫磺皂厂那边加大点产量。”

陈光阳看着铺子里的人气,听着李铁军条理分明的汇报,心里踏实了大半。

他拍了拍李铁军的胳膊:“干得不赖!脑子活,跟孙野配合好。

南边有啥新鲜玩意儿,只要不犯忌讳,觉得能卖,就大胆进!本钱不够说话。”

“哎!您放心!”李铁军用力点头,腰杆挺得更直了。

离开杂货铺,摩托车突突着开往城边。

远远就看见货站大院那敞开的大铁门,还有里面停着的四辆蒙着厚重绿色帆布、轮胎比人还高的老毛子大卡车,像几头蛰伏的巨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