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同意(2 / 2)
连续激战几日下来,阵地上的炮弹已然告急,枪支弹药也所剩无几,士兵们甚至要靠着刺刀与日军展开近身肉搏,伤亡人数与日俱增。
海参崴的总督府内,伊万诺夫背着手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地图上,代表日军的红色标记早已将海参崴团团围住,只剩下北部一条狭窄的通道尚未被封锁。他身上的军装沾着尘土与硝烟,眼底布满了血丝,连日的操劳与焦虑让他看起来憔悴了不少。
“发给帝国的电报,到底收到没有?”
伊万诺夫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疲惫与急躁,他猛地转过身,看向站在一旁的秘书,语气里满是压抑的怒火。这些天,他已经问了不下十遍,可得到的答案始终如一。
秘书吓得身子微微一缩,连忙躬身回答:
“总督大人,帝国已经收到电报了。只是刚刚收到的回复说,让咱们再坚持几天,帝国的支援很快就会到。”他深知这位总督大人此刻已处在爆发的边缘,说话时格外小心翼翼,连呼吸都放轻了。
伊万诺夫听完,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颓然地坐在椅子上。
他在海参崴定居多年,早已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怎么舍得轻易放弃?可没有物资支援,再坚固的防线也终将被攻破。“支援?”他自嘲地笑了笑,眼底满是失望,
“帝国现在自身都忙得焦头烂额,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和物资支援我们?所谓的‘很快’,不过是安抚人心罢了。”
他沉默了片刻,眼神渐渐变得坚定——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所有人都要被困死在这里。
“传我命令,挑选一支精锐小队留守海参崴,牵制日军兵力。其余所有政府人员、后勤部队,全部向北撤离,目的地是达利聂格尔斯克。”
达利聂格尔斯克是沿海的一个小镇,虽规模不大,却地理位置险要,进可攻退可守。
伊万诺夫选择将这里作为撤离点,便是想为后续应对日军的进攻留下缓冲时间。
更何况,就在昨天,乌苏里斯克已经被日军攻陷,如今的海参崴已然陷入三面合围的绝境,再不撤,恐怕就真的插翅难飞了。
秘书不敢耽搁,连忙应声:“是,总督大人,我这就去传达命令!”
很快,撤离的命令在海参崴传开。罗刹军士兵们虽有不舍,却也明白局势的严峻,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物资,准备撤离。
留守的士兵们则眼神坚定地登上城墙,握紧了手中的武器——他们知道,接下来等待自己的,将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坚守。
而在的日军大营里,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大营中央的帐篷内,灯火通明,桌上摆满了清酒与菜肴。九本一郎身着整齐的军装,胸前挂着勋章,正端着酒杯,脸上满是志得意满的神情。樱田一则站在一旁,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不住地奉承着。
“恭喜将军阁下!顺利拿下乌苏里斯克,这可是天大的功劳!我已经第一时间将捷报发回国内,相信用不了多久,嘉奖令就会传来,九本阁下必将在帝国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樱田一的语气里满是羡慕与讨好,恨不得将所有美好的词汇都用在九本一郎身上。
九本一郎哈哈一笑,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谦逊”:
“樱田君说笑了,这并非我一人之功,而是咱们二人通力合作的结果。我已经亲笔写了一份电文,里面详细说明了你在此次战斗中的谋划与功劳,帝国定然不会亏待你的。”
两人一来一往,互相吹捧,仿佛这场艰苦卓绝的胜利,不过是他们随口商议便能达成的。帐篷里的气氛热烈,与千里之外海参崴的压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在这时,帐篷门被猛地推开,一名情报官神色匆匆地走了进来,恭敬地躬身行礼:“报告将军大人!获得最新情报——盘踞在海参崴的伊万诺夫,已于今日下令向北撤离,目前正朝着达利聂格尔斯克方向移动!”
“哦?竟有此事?”九本一郎眼前一亮,猛地放下酒杯,脸上的笑意更浓了,“真是天助我也!伊万诺夫一撤,罗刹军必定人心涣散,群龙无首,海参崴也就成了一座孤城,拿下它不过是迟早的事!”
他站起身,走到军事地图前,手指在海参崴的位置重重一点:“只要拿下乌苏里斯克和海参崴这两座重镇,罗刹人在这一地区就再无立足之地,咱们的进攻就能进一步向内陆推进!”此刻的他,手握几十万重兵,又连获胜利,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眼底满是扩张的野心。
英田一却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作为参谋长,他必须考虑到潜在的风险。他上前一步,语气谨慎地提醒道:“将军阁下,属下有一事担忧——咱们要不要提防一下华夏军?据情报显示,华夏军在珲春地区有驻军。”
九本一郎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笑意:“樱田君多虑了。咱们的情报人员早已侦查清楚,珲春的华夏军不过是一支两千余人的小队,实力薄弱得很。咱们不去主动招惹他们,他们就该烧高香了,哪里敢对咱们发起进攻?”
话虽如此,他的语气却渐渐变得慎重:
“不过你提醒得也对,谨慎为上。听说绥芬河还有他们一个团的兵力,虽不算精锐,却也不能大意。传令下去,全军行进时避开华夏军的驻地,不要轻易与他们发生冲突,先集中兵力拿下海参崴再说。”
“是,属下明白!”樱田一躬身应道。
九本一郎端起桌上的清酒,抿了一口,又问道:“对海参崴的进攻计划,制定得怎么样了?”
“回将军阁下,进攻计划已经全部制定完毕。”
英田一连忙回答,语气带着几分自信,
“从兵力部署、炮火覆盖到近身冲锋,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妥当。若是将军阁下决定明日一早进攻,咱们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随时可以付诸行动。”
英田一虽善拍马屁,却也确实有几分真本事,尤其是在制定作战计划这类琐事上,向来细致周全,考虑得面面俱到。这也是九本一郎愿意与他长期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九本一郎满意地点了点头,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好!那就定在明天早晨,对海参崴发起正式进攻!我倒要看看,失去了伊万诺夫的指挥,这座被罗刹人吹嘘为‘固若金汤’的军事堡垒,到底能不能守住!”
帐篷外的风呼啸而过,带着战场的血腥气。没有人注意到,一场决定海参崴命运的攻防战,已然在夜色中悄然酝酿。而远在银川的赵国强还不知道,这场发生在寒潮帝国北部的战事,很快就将与他的征途产生交集。
休整中的华夏军队伍里,马家三姐妹正在临时驻地整理着简单的行李。二小姐看着窗外巡逻的士兵,好奇地问:“大姐,你说咱们接下来要去哪里?会不会也遇到战事啊?”
马家大小姐眼神坚定地看着妹妹们,轻声道:
“不管去哪里,跟着赵大哥就对了。他是个好人,也是个强者,定然能护着咱们。至于战事……咱们既然选择留下,就不能怕,实在不行,也能帮着做点后勤活,总不能一直拖累他。”
三姐妹相视一眼,眼底的茫然渐渐褪去,多了几分坚定。而在另一边的临时指挥部里,赵国强正看着手中的情报,眉头微蹙。情报上简单提及了寒潮帝国北部的战事,却并未详细说明。他隐隐觉得,这场远在千里之外的战争,或许会成为影响整个局势的关键。
“石头,去把红三叫过来,再让人把最新的边境情报整理好送进来。”赵国强沉声吩咐道。
“是,赵哥!”石头应声而去。
指挥部里的灯光在夜色中亮起,映着赵国强凝重的面容。他知道,接下来的征途,恐怕比想象中还要艰难。而海参崴的炮火,已然成为了风暴来临前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