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枭雄末路(2 / 2)
“本以为大清天命所归,一统江山指日可待。”一丝苦涩在吴三桂嘴角蔓。
谁能料到,那个在南京匆匆继位、一度被讥为“暗弱”的弘光帝朱由崧,竟像是突然换了个人。
不仅顶住了清军雷霆万钧的南下攻势,守住了南京,更是硬生生将多铎、多尔衮等名将逼退,稳住了黄河防线。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南明朝廷非但没有在内斗中瓦解,反而在那个皇帝的决断和整合下,爆发出惊人的凝聚力。
收回铸币权、开设市泊司、向江南士绅举起屠刀、整合闯献残部……这一系列手段,狠辣、精准,完全不像那些他记忆中的朱氏宗亲贵胄。
如今,南明军主动出击,李定国出汉中,破散关,兵锋直指长安;李来亨更是神兵天降,穿越了连他都认为绝难通行的松潘草地,搅得陇西天翻地覆。
还有那个堵胤锡,不断派人送来劝降书,看似诱之以利,实则……他脑海中浮现出李过那张刻满仇恨的脸。
派李过来,就是要绝他的念想,南明朝廷,从未真正想过接纳他吴三桂,他们只是要用他吴三桂的人头,来祭奠他们所谓的“忠义”,来彻底收服那些闯营余孽的心。
吴三桂轻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但坐下来触及案几上,那份刚从西安满城以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命令,如同烧红的烙铁,灼烧着他的眼睛,也灼烧着他的心。
那是英亲王阿济格的手令,措辞冰冷而强硬:
“着平西王吴三桂,速率本部并姜镶等部,固守蓝田要隘,阻滞明军北上之兵锋,务必坚守十日,以待西安大军从容北撤。此令关乎全局,若有贻误,军法不容!”
“这是狡兔死,走狗烹吗……”吴三桂心中涌起一股冰凉的悲愤。
坚守十日?
吴三桂几乎要冷笑出声。
阿济格率领西安八旗主力北撤,退往更为容易防守的陕北,却要他吴三桂的两万人留在蓝田这个四战之地,没有后勤补给,面对南明犀利的兵锋,还要带上姜镶那个心怀鬼胎的包袱。
这哪里是命令?
这分明是把他吴三桂当作弃子,用他和这几万汉军的性命,去换取八旗主力北撤的时间。
“好一个‘关乎全局’!好一个‘军法不容’!”吴三桂只觉得一股逆血冲上喉头。
他对大清而言,自己果然只是一块用旧了的抹布,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需要他冲锋陷阵时,便是高官厚禄的平西王;如今局势危殆,他便成了可以随时牺牲的包袱,用来殿后送死,还能顺便消耗南明的兵力。
阿济格坐镇西安满城,对他恐怕也是猜忌多于倚重。
这一点,吴三桂心知肚明,他毕竟是手握数万关宁旧部的汉人降将,毕竟……姓吴。
在清廷八旗贵胄眼中,他们这些汉人藩王,终究是外人,平日里可以倚为臂助,一旦局势不利,他们就是第一个可以被牺牲的棋子。
而对南明,他更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再无转圜余地。
天下之大,竟似已无他吴三桂立锥之地,曾经的雄心壮志——裂土封王,甚至……他不敢再想下去。
如今困守这蓝田小城,外有李过虎视眈眈,内有姜镶这等首鼠两端之辈,粮草不济,军心浮动。
“难道我吴三桂英雄一世,竟要葬身于此?”一股强烈的不甘和穷途末路的恐慌攫住了他的心。
他握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不,他绝不能坐以待毙!
“就算要死,也要拉上足够的垫背!”
“李过想报仇?那就来吧!看看是你李过的刀利,还是我吴三桂的命硬。”
这纷乱的思绪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内心,让他那张英武的面庞,在烛光摇曳下,显得格外狰狞和扭曲。他依旧是那个枭雄,只是脚下的路,已然越走越窄,直至……悬崖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