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窦神的名气更大了(1 / 2)
在温舡县城的官场有个习惯,什么习惯呢?那就是大小干部们喜欢拉帮结派,他们拉帮结派的方式就是天天在一起吃饭喝酒。今天张山请客,明天李四请客,后天又是王麻子请客,他们几乎每天下午的晚饭都是在某个饭店里跟各路诸侯推杯换盏。
如果某个人突然有几天没人请了,他们心里就慌了,完了、完了,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我是不是得罪了什么重要的人?他们一起在背后孤立我?他们是有人要害我吗?是不是过几天纪委就要来查我?或者他们会在领导面前告我的状?我会被领导免职?乌纱帽不保?
于是这个人就要赶忙组织人一起喝酒,一个一个的打电话预约,看看人家愿不愿意来,如果不愿意来,那就会心中真的发慌了
,那可能就会真的出事了,但是如果人家还愿意来,大家一起喝了酒,今后又有人请自己喝酒了,心里就会踏实下来。
温舡县城里的人组织喝酒吃肉大概跟别的地方的习惯也差不多,比如说圈子,喝酒吃肉是有圈子的,不是随随便便跟人喝酒吃肉,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多么好的酒,多么臭的肉都请不来。但只要是一个圈子的,无论什么样的酒,多么香的肉人家都会来。吃什么喝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说什么。
县城里喝酒,大约是这样几个圈子,第一个圈子,是掌握实权的正处级领导和副处级领导们在一起喝酒吃肉,注意,必须是掌握实权的正处级和副处级,比如书记县长自不必说,然后是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局局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和当地地顶级商人,所谓的企业家,其实就是官商勾结的最大受益者。
虽然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不是实权派,但人家毕竟是正处级,而且之前人家肯定是实权派,要不然人家也到不了这个位置。
自然,这些人是经常在一起喝酒吃肉的,,当然,人家知道他们的身份金贵,也就不敢轻易请他们。
次一点的圈子,就是没有实权的副处级干部和有实权的正科级干部以及当地的社会名流,比如文化人和有点小钱的商人,这些人形成一个圈子,相互保护着自己的利益,至少他们经常聚聚就有了安全感,虽然事实上并非如此,可能他们真出事了,其实谁也保护
不了谁,但是他们依然习惯于抱团取暖,不敢将自己孤立起来。
再次一点的圈子,那就是副科级干部们,他们通常架子比较小,当然,架子比较小的副科级干部们都是比较聪明的一批人,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干活的,只是一个可以随时被支配的棋子,手中其实一点实权都没有,因为每一个单位其实都是被一把手大权独揽,一个副科也就是一个级别而已,根本捞不着什么油水。要是胆敢独自捞了油水,老大很快就会拿你是问,恐怕屁股
副科级干部们有自知之明,因此他们大都显得平易近人,开始上去端了几天架子,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卵用,于是很快就把架子放下来,跟普通干部们打成一片了,跟自己同一个级别的人请,他们去,股级干部们请客他们也去,普通的科员请他们照样去。
有好多年,他们请客都是用的公款,温舡顶层的圈子在一起吃喝,自然顿顿都是茅台,菜只要是县城里能买到的,他们都是吃最好的,无论是牛鞭还是驴鞭他们都随时能吃到,而且无论他们怎么吃怎么喝都不会自己掏一分钱,茅台酒提前就是一件一件买好的放在单位办公室里,要喝的时候带上几瓶到饭店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