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行长“培养”的大人物是谁?(1 / 2)
这个从翡翠桥上跳下三百多米高的翡翠河自杀的行长叫李玉辉,他“培养”的那个大人物叫乌成冰。
一九八四年,十八岁的李玉辉高中毕业正好遇到他父亲从银行退休,按照当时肥水不落外人田的政策(这政策一直都有),李玉辉顶替他的父亲进入银行工作。
李玉辉当时工作的银行是乡镇银行,一个年纪比他大的是主任,他刚进去,算是办事员,也是信贷员。
有些时候,主任要下乡或者去开会,银行里就他一个人,什么事他都完全可以自己做主。而且这主任是他父亲原来的部下,因此跟他关系很好,什么事都放心的让他干,其实他的自主权跟主任就差不多是一样大。
李玉辉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很正常,那个年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没有考上大学,大家只能回家“顶替”自己的父亲种庄稼,对,没有错,农民的子弟只能顶替农民的父亲,银行职工的儿子自然是顶替银行的父亲。
还有其他单位的也可以顶替,比如乡政府,比如林业站等单位。如果父亲有个一官半职,还可以安排自己的子女进入供销社或者当民办教师等待转正的机会。
只有农民的儿子没有出路,只能跟着自己的农民父母继续种地。
当农民的儿女们纷纷高考落榜,却看着那些父母有工作的同学纷纷顶替自己的父母有了工作,农民的子女们满眼里都是羡慕嫉妒恨。
不过,如果农民的子女们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其实只要肯动
脑筋,有足够精明的头脑,能清楚地看清这个社会,农民的子女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社会总是给投机专营者留着一丝缝隙,精明的乌成冰就看见了这一丝缝隙,一丝可以改变命运的缝隙。
乌成冰不但自己精明,他的父母也很精明,一家人的精明托举着乌成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乌成冰回家后帮助父母劳动,很快就将自己变成了农民的形象,小小年纪就是一副受苦受难的样子,跟顶替父母进入单位的同学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或者可以用人间地狱来形容。
乌成冰在地狱,而李玉辉在天堂。
有一天,乌成冰来找李玉辉,他给李玉辉拿来了一只老母鸡和五十个鸡蛋,说是同学之间,好久没有来看他了,他想来跟他聊聊。
李玉辉很高兴,本来二人在学校的关系就不错,乌成冰李玉辉能顶替父亲进入银行上班表示祝贺,说到自己回家当农民就忍不住唉声叹气。
不过,那时候农村已经出现了万元户这样的称呼,但毕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要流太多的汗水,即使是万元户,那也是用十滴汗水才换来一分钱这样辛苦换来的,那钱都充满了汗臭味,跟机关单位的工资没发比。
“你可以创业呀,可以想办法发财。”
李玉辉鼓励乌成冰说。
“可是没有资金啊,你可以贷款给我投资吗?”
乌成冰就等着李玉辉这几话,这话由李玉辉来开头比乌成冰首先开头效果就要好很多。
“玉辉,你能贷给我多少?”
乌成冰说话年纪轻轻就很有技巧,他没有问你能不能贷款给我,而是一开始就问能贷给他多少,这就好像李玉辉已经答应贷款给他一样,他们只是在讨论多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