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莲花七煞棺(2 / 2)
林婉儿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她想起这些年李承道对她的好,想起他教她画符、认药,原来全都是假的。“那……那莲池里的死者,也是你杀的?”
“是,也不是。”李承道冷笑,“我只是引导煞鬼找到他们——他们都是当年杀我先祖的村民后代,死有余辜!至于你,”他一步步走向林婉儿,匕首泛着冷光,“你是最后一个‘祭品’,只要用你的血激活莲棺,我先祖就能重见天日!”
赵阳突然挡在林婉儿身前,桃木剑横在胸前:“师父,你醒醒!当年的事已经过去百年了,现在的村民,根本不知道当年的事,你不能滥杀无辜!”
“滥杀无辜?”李承道的眼睛红了,“当年我先祖被活活淹死的时候,谁又可怜他们?落莲镇的人,都该死!”他突然挥匕首刺向赵阳,赵阳赶紧躲闪,匕首擦着他的胳膊划过,留下一道血痕。
张灵儿突然尖叫一声,冲向李承道。她的指甲插进李承道的肩膀,黑血顺着伤口流下来。“你……你也该死!”灵儿的声音变得尖利,“我娘就是被煞鬼害死的,你还想放更多煞鬼出来,我不会让你得逞!”
李承道疼得大叫,一把推开灵儿,转身就往客栈外跑:“你们等着!今晚子时,我会在莲池激活莲棺,落莲镇的人,一个都跑不了!”
看着李承道的背影消失在雨里,林婉儿瘫坐在地上,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赵阳蹲下身,递给她一块手帕:“师妹,对不起,我之前不该怀疑你。”
“没事。”林婉儿擦了擦眼泪,拿起地上的《落莲镇志》,“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们得想办法阻止师父。镇志里肯定有破解莲棺的方法,我们再找找。”
张福全也走过来,脸色愧疚:“李道长,对不起,我之前不该骗你们。我女儿被煞鬼附身,我只想救她,才故意隐瞒了镇志的真相。”他指着灵儿,“灵儿刚才说,她娘是被煞鬼害死的,其实……她娘就是半个月前第一个失踪的采莲女阿翠,是我的妻子。”
林婉儿心里一震,她看着张福全,又看了看眼神空洞的灵儿,突然想起镇志残页上的话:“莲魂散,需以‘善念’为引”。或许,破解莲棺的关键,不是杀戮,而是善念。
“赵阳,你手腕上的护魂印,能不能压制煞鬼?”林婉儿突然问。
赵阳点点头:“师父说,这护魂印是当年保护道士的村民留下的,能暂时压制煞鬼,可时间不长。”
“那我们还有机会。”林婉儿站起身,眼神坚定,“今晚子时,我们去莲池,用护魂印和‘善念’,阻止师父激活莲棺。”
雨还在下,夜色越来越浓。林婉儿握着那本泛黄的《落莲镇志》,心里清楚,今晚的莲池,注定是一场生死较量。而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看不见的角落,灵儿的嘴角,悄悄勾起了一抹诡异的笑。
离子时还有一个时辰,落莲镇的雨却突然停了。月亮从乌云里钻出来,惨白的光洒在莲池上,把水面照得像铺了层薄冰,连风吹过莲茎的声音,都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林婉儿、赵阳和张福全躲在莲池边的芦苇丛里,手里紧紧攥着家伙——林婉儿拿着母亲留下的莲花玉佩,赵阳握着桃木剑,张福全则提着一盏灌满灯油的“善魂灯”,灯芯是用阿翠生前织的棉布做的,据说能引动生者的牵挂念力。
“听,有动静。”赵阳突然压低声音。芦苇丛外传来脚步声,还有铜器碰撞的声响——是李承道,他手里提着个铜制的香炉,里面插着七根香,香灰落在地上,画出个诡异的莲花阵。
李承道走到莲棺旁,把香炉放在棺盖上,又从布包里掏出七片枯莲瓣——正是之前在莲棺里看到的那些,刻着死者名字的莲瓣泛着黑红的光,而刻着“林婉儿”的那片,颜色最亮。“先祖在上,今日我李承道,以‘莲魂宿主’之血,引七位先祖魂魄重聚,覆灭落莲镇,报仇雪恨!”他的声音在夜里回荡,带着说不出的疯狂。
林婉儿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刚想冲出去,却被赵阳拉住了:“再等等,他还没激活阵法,现在出去太危险。”
李承道没发现芦苇丛里的人,他拿起一把匕首,在自己的手腕上划了一刀,鲜血滴在莲棺上。棺身突然震动起来,池底的莲茎疯狂晃动,七朵黑色的并蒂莲从池底冒出来,花瓣上沾着黑泥,散发着腐臭味。
“就是现在!”赵阳大喊一声,提着桃木剑冲了出去。李承道回头看见他们,脸色一变:“你们怎么来了?赶紧走!这不是你们能管的事!”
“师父,收手吧!”林婉儿跟着跑出来,手里举着《落莲镇志》,“当年的事已经过去百年了,现在的村民没有错,你不能因为仇恨,毁了整个落莲镇!”
“没错?”李承道冷笑一声,指着莲池,“你看看这池里的煞鬼,都是当年村民的罪孽!今天,我必须报仇!”他突然抓起刻着“林婉儿”的莲瓣,往她身上扔去——莲瓣在空中化作一道黑影,直扑林婉儿的胸口。
“小心!”赵阳立刻挡在林婉儿身前,手腕上的护魂印突然爆发红光,黑影碰到红光,发出“滋啦”一声,化作一缕黑烟消散了。可赵阳也被震得后退几步,嘴角渗出了血丝。
“护魂印?”李承道的眼睛红了,“你果然是‘守魂人’的后代!当年你们的先祖保护道士,现在你又要阻止我报仇,真是冥顽不灵!”他举起匕首,就想冲向赵阳。
就在这时,张福全突然提着善魂灯冲了过来,灯油洒在莲池里,火光瞬间照亮了半个莲池:“李道长,你看这灯!这是我妻子阿翠的棉布做的灯芯,她生前最喜欢莲池,她不想看到你毁了这里!”
善魂灯的光落在莲棺上,棺身的震动突然停了下来。池底的黑色并蒂莲,花瓣竟慢慢泛出了粉色。林婉儿突然想起镇志里的话:“莲魂散,需以‘善念’为引”,她赶紧从怀里掏出莲花玉佩,放在莲棺上——玉佩碰到棺身,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棺盖缓缓打开,里面的七片莲瓣,竟全部泛出了白光。
“不!不可能!”李承道疯了一样冲向莲棺,“我的先祖,我的仇恨!”
可他刚靠近莲棺,就被一道白光弹开。莲棺里突然飘出七个虚影——是百年前的七位道士,他们穿着青色道袍,面容温和,没有丝毫煞气。“痴儿。”领头的道士看着李承道,声音温和,“当年我们并非被村民所杀,是自愿沉入莲池,封印水妖。村民怕水妖破印,才对外说我们是被杀死的,想以此警示后人。”
李承道愣住了,他看着虚影,又看了看林婉儿手里的《落莲镇志》,突然明白过来——镇志里的“民恐,杀之”,是村民的善意谎言,不是真的杀戮。“我……我错了?”他瘫坐在地上,匕首掉在水里,“我竟然因为一本被误解的镇志,差点毁了落莲镇……”
“你没错,只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领头的道士说,“水妖即将破印,我们的魂魄只能暂时压制它。要想彻底封印水妖,需要‘莲魂宿主’的血、护魂印的力,还有生者的善念——也就是这盏善魂灯。”
林婉儿突然明白了,她走到莲棺前,拿起玉佩,轻轻划破手指,鲜血滴在玉佩上。玉佩发出耀眼的光芒,和护魂印的红光、善魂灯的火光交织在一起,落在莲棺里。池底的水妖突然发出一阵嘶吼,黑色的雾气从池底冒出来,却被三道光牢牢困住。
“快,把善魂灯放进莲棺!”领头的道士大喊。张福全立刻把善魂灯放进棺里,火光瞬间暴涨,黑色雾气被一点点吞噬。池底的黑色并蒂莲,全部变成了粉色,莲池的水也恢复了清澈,腐臭味彻底消失了。
可就在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张灵儿,突然发出一阵诡异的笑。她的眼睛变成了黑色,嘴角流着黑血:“你们以为,这样就能封印我吗?太天真了!”她突然冲向林婉儿,指甲变长,直扑她的胸口——那里,是莲花玉佩的位置。
“灵儿!”张福全大喊一声,挡在林婉儿身前。灵儿的指甲插进了他的肩膀,黑血顺着伤口流下来。可张福全却死死抱住灵儿,眼泪掉了下来:“女儿,醒醒!我是爹啊!你不能被水妖控制!”
灵儿的动作突然停了下来,她看着张福全,眼神里闪过一丝清明:“爹……我……”
就在这时,莲棺里的七位道士虚影,突然化作一道白光,冲进了灵儿的身体。白光过后,灵儿的眼睛恢复了正常,嘴角的黑血也消失了。水妖的嘶吼声越来越弱,最后彻底消失了。
莲池恢复了平静,月光洒在水面上,像铺了层碎银。李承道跪在地上,看着莲棺,眼泪掉了下来:“先祖,我错了,我不该被仇恨蒙蔽双眼……”
林婉儿扶起李承道,轻声说:“师父,没关系,现在还来得及。落莲镇需要我们,莲池也需要我们。”
可他们不知道,在莲池的最深处,一朵黑色的并蒂莲,正悄悄绽放。
灵儿倒在张福全怀里,脸色苍白却已恢复神智,她攥着父亲的衣袖,声音微弱:“爹,我好像做了个噩梦,梦里有黑东西缠着我,还听见有人在哭……”张福全紧紧抱着女儿,眼泪砸在她的发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刚才那剜心般的恐惧,他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
李承道望着莲棺里渐渐熄灭的善魂灯,指尖微微发抖。七位道士的虚影消散前,最后一句叮嘱还在耳边:“水妖虽封,莲魂未散,百年后需再以善念加固,切不可让仇恨再引煞气。”他忽然从怀里掏出那本手记,一页页撕得粉碎,纸屑飘进莲池,很快被清澈的池水卷走——那些被仇恨填满的计划,从此该彻底埋葬了。
林婉儿摸着胸口的莲花玉佩,玉佩已经恢复了冰凉,却隐隐透着一股熟悉的温度,像母亲当年抱着她时的掌心。她走到莲池边,看着水面下摇曳的粉色莲茎,突然听见一阵极轻的低语,不是煞气的嘶吼,是莲花的声音,温柔得像在哼唱:“莲魂聚,水妖灭;莲魂在,轮回启……”
“师妹,你听什么呢?”赵阳走过来,他手腕上的护魂印颜色淡了许多,却还没完全消失,“师父说,我们明天就离开落莲镇,以后再也不碰这些邪祟之事了。”
林婉儿刚想回答,却看见水面突然泛起一圈涟漪,不是风吹的,是从池底涌上来的。她蹲下身,借着月光往水里看——池底深处,一朵黑色的并蒂莲正缓缓绽放,花瓣上沾着细碎的光点,像凝固的血珠。“赵阳,你看!”她指着那朵黑莲,声音发颤,“那是什么?”
赵阳和李承道赶紧凑过来,看清黑莲的瞬间,李承道的脸色骤变:“是‘莲魂种’!当年先祖封印水妖时,把一缕善魂留在了池底,若是善念不足,善魂就会变成煞种,百年后重新引动煞气!”
张福全抱着灵儿走过来,听见这话,脸色瞬间白了:“那……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善魂灯已经灭了,护魂印也快消失了……”
灵儿突然拉了拉张福全的衣袖,指着黑莲的方向:“爹,我好像能看见里面有东西,是个穿道袍的叔叔,他在哭……”
林婉儿心里一动,她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婉儿,你能听见莲花的声音,不是诅咒,是福气,以后遇到难事,就跟莲花说话,它们会帮你。”她深吸一口气,走到莲池边,蹲下身子,轻声说:“莲花,我知道你们里面藏着善魂,落莲镇的人已经知道错了,我们不会再让仇恨伤害你们,你们能不能别变成煞种?”
话音刚落,水面突然泛起一阵白光,池底的黑莲,花瓣竟慢慢泛出了粉色。林婉儿的莲花玉佩,也突然发烫,一道白光从玉佩里射出,落在黑莲上——黑莲彻底变成了粉色,和周围的莲花融为一体。
“好了,没事了。”李承道松了口气,拍了拍林婉儿的肩膀,“是你的善念,化解了煞种。”
林婉儿笑着点头,心里却总觉得有些不安。她低头看了看手腕,刚才摸过玉佩的地方,竟出现了一个淡淡的莲花印记,和赵阳的护魂印很像,只是颜色更浅。
第二天清晨,落莲镇的村民们都来送他们。张福全提着一篮新鲜的莲子,塞到林婉儿手里:“李道长,林姑娘,赵姑娘,谢谢你们救了落莲镇,以后有空,一定要回来看看。”
灵儿也跑过来,递给林婉儿一朵晒干的莲花:“林姐姐,这是我昨天采的,我娘说,晒干的莲花能保平安,你带着它,以后就不会遇到坏人了。”
林婉儿接过莲花,心里暖暖的。他们坐上小船,慢慢离开落莲镇。赵阳坐在船头,哼着师父教他的道歌;李承道靠在船尾,看着落莲镇的方向,眼神里满是愧疚和释然。
林婉儿把玩着手里的干莲花,突然发现花瓣背面,竟刻着一行小字——“莲魂轮回,百年为期”。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抬头看向落莲镇的方向,镇外的莲池上空,似乎飘着一缕淡淡的白光,像个温柔的影子,在目送他们离开。
小船越走越远,落莲镇渐渐变成了一个小点。林婉儿摸着胸口的莲花玉佩,又看了看手腕上的莲花印记,突然明白过来——七位道士的善魂,并没有消失,它们藏在了莲花里,藏在了她的玉佩里,藏在了每一个有善念的人身上。
而那朵曾经的黑莲,或许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百年后的落莲镇,还会有人记得这场关于莲花、仇恨与善念的故事吗?林婉儿不知道,但她知道,只要还有人相信善念,莲魂就不会变成煞种,落莲镇,就永远不会被莲花毁灭。
风拂过水面,带着淡淡的荷香。林婉儿把干莲花放进怀里,紧紧抱着——这朵来自落莲镇的莲花,会陪着她,走向下一个百年。
小船行至半途,赵阳突然指着远处的水面,声音发颤:“师父,师妹,你们看!”
林婉儿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水面上漂着一片枯莲瓣,和莲棺里的一模一样,花瓣背面隐约能看见一个模糊的名字,竟与赵阳的名字有几分相似。李承道赶紧让船靠过去,伸手捞起莲瓣——花瓣刚碰到他的指尖,就化作一缕黑烟,钻进了他的袖口。
“这是……莲魂的警示?”李承道脸色凝重,掀开袖口,那里竟出现了一个淡淡的莲花印记,和林婉儿手腕上的一模一样,“百年为期,不是说给落莲镇的,是说给我们的。”
林婉儿心里一沉,她掏出怀里的干莲花,花瓣上的“莲魂轮回,百年为期”越发清晰。“师父,你的意思是,百年后,我们的后代,还要回到落莲镇,继续守护莲魂?”
李承道点点头,眼神复杂:“七位道士的善魂,把我们当成了‘莲魂守护者’。我的印记,是因为我是道士后人;你的印记,是因为你能与莲花沟通;赵阳的印记,藏在护魂印下,是因为他是‘守魂人’后代。我们三个,就是百年后的‘莲魂三使’。”
赵阳愣住了,他摸了摸手腕上的护魂印,果然感觉们以后该怎么办?”
“走一步看一步。”林婉儿突然笑了,她把干莲花递给赵阳,“至少现在,我们化解了落莲镇的危机,保护了莲魂。百年后的事,自有百年后的人去面对,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带着这份善念,继续走下去。”
小船继续前行,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李承道从怀里掏出一本新的手记,开始记录这次落莲镇的经历,笔尖落下时,少了往日的仇恨,多了几分温柔;赵阳把那片枯莲瓣化作的黑烟,封进了一个小瓷瓶,他说要好好保管,提醒自己永远别被仇恨蒙蔽;林婉儿则把干莲花夹进了一本新的道书里,花瓣的清香,混着墨香,成了最特别的书签。
行至黄昏,他们在一个小镇靠岸。刚下船,就看见镇口围着一群人,一个老妇人坐在地上哭,说自己的孙儿丢了,只在河边留下一朵发黑的莲花。
林婉儿、李承道和赵阳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里看到了决心。李承道提起罗盘,赵阳握紧桃木剑,林婉儿摸了摸胸口的莲花玉佩——他们知道,这场关于莲魂的守护,从来没有结束,只是换了一个地方,重新开始。
老妇人的孙儿最终在河边的莲丛里被找到,孩子手里攥着一朵粉色的莲花,说有个穿青袍的叔叔陪他玩了一下午,还告诉他“要做个心善的人”。林婉儿看着孩子手里的莲花,突然听见一阵熟悉的低语,是百年前领头道士的声音:“善念不息,莲魂不灭。”
她抬头望向天空,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像极了落莲镇莲池里的血色莲花,却没有丝毫诡异,只剩温暖。林婉儿轻轻摸着手腕上的莲花印记,心里忽然安定下来——不管未来有多少个百年,不管还要面对多少煞鬼与仇恨,只要善念还在,他们就永远不会迷路。
夜色渐浓,小镇的灯笼亮了起来。李承道、林婉儿和赵阳的身影,渐渐消失在灯火深处,身后跟着一串浅浅的脚印,像一朵朵绽放的莲花,延伸向远方,也延伸向百年后的下一场约定。
多年后,落莲镇的莲池旁立起了一块石碑,碑上没有刻字,只嵌着一片用玉石雕琢的莲花瓣,花瓣背面刻着“莲魂三使”四个字。镇上的老人说,每到荷花盛开的季节,总会有三个模糊的身影在莲池边徘徊,一个提着罗盘,一个握着桃木剑,一个抱着一本夹着干莲花的道书——他们在守护着这片莲池,也在守护着那份跨越百年的善念。
而那本被林婉儿夹了干莲花的道书,后来流传到了民间,书的最后一页,用娟秀的字迹写着一行话:“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人心怀善念而不腐。所谓煞鬼,从来不是魂魄,是未散的仇恨;所谓守护,也从来不是法术,是不灭的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