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万历首辅42(2 / 2)
【征收银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需要考虑,那就是火耗的问题。】
【官府征收上来的银子,都是一些碎银子,不好存储,想要将税收的银子更好的入库,必然是要进行重铸的。】
【在重铸的过程中,银子会有损耗,这部分损耗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呢?】
【答案很明显,都是由百姓们承担的,银子在重铸的过程中,火耗一般情况下为百分之一二左右,可是银子的重铸都是在官府中进行的,到底损耗了多少,也完全都是由官府来定,根本不是依靠实际上的消耗来征收火耗。】
【火耗的存在很快成为了征收银子这项改革中的重大漏洞,成为了官员们聚财敛财、压榨百姓的最好的手段。】
【除了上述所说的那些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银子和粮食的兑换率。】
【作为普通的明朝百姓,他们手中是没有银子这种大额的银钱的,银子大多数都掌握在富商、地主和官宦的手中。】
【朝廷征收赋税要银子,那么百姓就只能选择交银子,可是百姓们手中,真的有足够缴纳赋税的银子吗?】
【那当然是没有的,所以百姓只能拿着自己的粮食,卖给富商和地主们以换取银子。】
【对于百姓来说,此时的银子成为了必须要获得的物品,这也就给了商人们压低粮食价格的机会。】
【自从一条鞭法实施之后,银贵谷贱成为了一大弊政。】
{这这这,原来一条鞭法还有这么多的弊端?}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每一项政策都是有利有弊的,端看有没有人发现这些漏洞并且还加以利用。}
{真正说起来,感觉怎么这项政策更加有利于官员们盘剥百姓了啊!}
{一条鞭法方便了封建王朝的税收,但是对于百姓来说,可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
{不不不,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难道因为一些政策有弊端,所以我们就不是实施了吗?那当然不行的,世界上哪有什么完美的政策啊,还不是要靠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地改革和修补!}
{这项政策再怎么说,也确实挽救了大明的朝政和经济,为大明续了命,上面的那些,都是在执行的时候出现了纰漏!}
{唉,要是张居正能够提前把这些能够钻孔的地方全都堵住就好了!}
{这些弊端在一条鞭法最开始实施的时候,都是没有暴露出来的,要是张居正活得时间能够更长一点,说不定他还能看到这些问题,一点点的修补,可是张居正死的也早,这就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