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321章 科研之道

第321章 科研之道(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蒋煜叩首起身,英气勃发的面庞上还带着几分少年意气,眼眶却已微微泛红,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皇上信任如山,臣定当鞠躬尽瘁,纵使焚膏继晷,也必达成十年之约!”

蒋煜抬手拭去眼角微光,看向弘历的目光满是赤诚。

一旁的周明远见状,上前一步躬身问道。

“皇上,中华电报公司已然设立,蒋总全权统筹全国线路铺设,那科学院内的电报通信研究所,后续该如何处置?是否需并入新公司统一管理?”

弘历抬手负于身后,目光扫过驿馆内的电报机,又望向窗外纵横延伸的电线,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

“不必并入。电报通信研究所仍留科学院内,继续深耕钻研,除了打磨现有电报技术,还需开拓三项新方向。”

弘历顿了顿,语气愈发郑重。

“其一,研制有线电话。此物与电报靠字符传讯不同,核心是‘声电转换’,在线路两端各装一个特制匣子,匣内藏薄铁片与线圈,说话时,人声振动推动薄铁片,带动线圈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随声音变化的微弱电流。

电流经铜线传导至另一端,再通过线圈带动薄铁片振动,还原出人声,实现两地实时语音对话,无需密码译电,比电报更直接高效,日后军营调度、政务问询、民生沟通都能省去诸多周折。”

周明远听得瞠目结舌。

“仅凭铁片与线圈,便能传递人声?此等奇思,简直超出臣的认知!”

蒋煜却眸中闪光,豁然开朗:“皇上所言极是!这正是电磁感应原理的实战运用!

薄铁片的振动幅度对应人声高低,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强弱随之变化,逻辑上完全可行!

只需攻克铁片灵敏度、电流放大等难题,借助现有电报线路便可试验改进!”

弘历微微颔首,继续说道。

“其二,攻坚无线电报。它无需铜线传导,可用放电装置,让电流在极短时间内反复通断,产生高频脉冲电流,将这种电流通入绕制的感应线圈与天线,便能激发强电磁场,向空间辐射电磁波,接收端再用同款天线与线圈捕捉电磁波,通过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还原为可识别的电信号,进而转化为电报字符。

日后边疆哨所、海上商船、偏远州县等不便铺设线路之地,可赖此物传递讯息。”

“无线电报!”蒋煜再次惊呼,当即想到《雷火玄机》中“雷火激荡,磁气远扬”的记载,瞬间理清思路。

“皇上洞察要害!高频电流、电磁波、检波器,这三步便是无线电报核心!

虽需攻克高频电流稳定性、电磁波定向辐射、远距离接收灵敏度等难关,但只要循序渐进试验,绝非天方夜谭!”

弘历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语气中带着更深远的考量。

“无线电报只是开端,待技术成熟,还可探索无线电话,这便是研究所要攻坚的第三项新方向。

其原理与无线电报相通,却更进一层,先将人声通过有线电话的‘声电转换’装置,转化为随声音变化的音频电流,再将这份音频电流与无线电报的高频电流叠加,通过天线辐射出携带音频信号的电磁波。

接收端捕捉到电磁波后,先分离出高频电流与音频电流,再通过声电转换装置还原人声,实现无线路径的实时语音沟通。

届时,哪怕是驰骋草原的骑兵、航行远洋的商船,都能随时与京城互通音讯。”

这番话一出,蒋煜与周明远彻底震撼,久久无法言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