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派出使团(1 / 2)
杨云天并非不愿为人族出力,也并非惧怕承担责任。
在他心底深处,依旧萦绕着那一份对于“影响未来”的深刻担忧。
他就像一个知晓剧本的旁观者,可以点拨方向,却不敢过度介入,生怕自己这位突然出现的“外来者”干预过多,会引发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历史走向彻底失控。
尤其是他的最终目的,始终是等待甲子秘境开启,离开这片时空。
若在此地介入太深,决策太多,缔结了无数因果,届时却“管杀不管埋”,一走了之,留下一个因他而改变、可能更加混乱或悲惨的局面,他于心何安?
唯有所有的重大决议,都是由此界人族自身,在充分讨论后独立做出,他们才能真正地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有始有终。
他所能做的,便是在关键处点明道路,至于这条路他们走不走,如何走,那便是他们自己的抉择与命运了。
回到墨家据点的静室之中,杨云天的心绪却远未如其外表那般平静。
今日与间雪仙子的一番长谈,他所透露的信息与提出的策略,已然超出了他原本为自己设定的界限。他本以为自己在此界,最多是充当一个实力强横的“打手”,在关键战役中出力,绝非运筹帷幄、指引方向的“首脑”角色。
无论是与妖族结盟,还是举族南迁,这些决定人族命运走向的重大决策,在他的认知里,理应由此界人族自身在历史的洪流中摸索、碰撞后自行领悟出来。
可如今,自己却凭借对历史结果的“预知”,反推回来,试图直接干预过程,引导他们走向那条“正确”的道路。
这岂不又陷入了某种“无因之果”的悖论之中?
昔日因窥探天机、试图窥伺命运而遭受天道反噬的景象还历历在目,那恐怖的威能让他至今心有余悸。
如今,他为了心中对墨云岭一脉的那点情谊与承诺,已然决定扶持一个在原本历史中并无清晰记载的“墨家”,这是否已经是在某种程度上篡改了历史?
那么,未来史书中记载的那位在人妖联军中昙花一现后又神秘失踪的修士,他最终是真的成功离开了此界,还是……因为干涉过多,死在了天道无情的诛杀或者所谓的历史“矫正”之力之下?
“因果”这双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大手,仿佛一直在背后推动着他不断前行,卷入越来越深的漩涡;可也正是因为对“因果”反噬的忌惮与敬畏,如同道道枷锁,束缚着他的手脚,让他不敢做出太多“出格”之事。
除了墨家这个变数,还有更让他困惑的一点——自己亲手斩杀的那位“百目鬼君”,为何在未来万妖域的历史记载中,依旧会重新出现,继续兴风作浪?是自己杀得不够彻底,还是其中另有玄机,有什么地方自己完全理解错了?
这些纷至沓来、尚未理清的头绪与潜在的风险,就像一道道无形的荆棘,缠绕在他周围,限制着他的一举一动。
此刻的他,真正体会到了那句“身在荆棘中,不动则不痛”的无奈。
在看清全局脉络之前,在找到规避天道反噬的方法之前,他似乎只能做一个沉默的观察者,默默关注着事态按照某种惯性发展,纵有千般手段、万般谋划,也只能压在心底,这种无力感着实令人煎熬。
数日之后,经过西原城内几位元婴高层连续数次激烈乃至争吵的闭门商讨,最终决议终于下达。
正如间雪仙子所倾向的那样,先行推动与妖族结盟之事,以此为当前首要目标。
而举族南迁的提议,因其牵涉太广,实施难度巨大,并未被立刻采纳,但也被列为最高级别的备选方案,要求各方开始着手进行前期的勘察与物资准备工作。
用一位长老的话说:“万一真到了不得不背井离乡、另寻生路的那一刻,有条预先勘探过的退路,总比到时候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要强得多。”
而杨云天,终究还是没能完全逃脱与“结盟使者”这个角色的干系。
人族高层经过反复权衡,认为既要向妖族展示足够的重视,派出的人员必须具有足够的分量,但与此同时,西原城等核心据点的防御也绝不能因抽调顶尖战力而变得空虚。
因此,最终确定的使团规模虽小,却堪称精锐中的精锐,仅有十人,但无一不是能独当一面、战力强横之辈,足以应付路途上的大多数险情。
使团中,元婴修士占了两位。
其一自然是身为倡议主要推动者、且身份地位都足够崇高的间雪仙子,担任使团正使。
另一位,则是原本听雨楼派驻在此界的一位元婴初期长老,此人常年负责收集整理镇荒域各方情报,对境内各大妖兽族群的分布、习性、强者乃至内部矛盾,都有着比旁人更为深入和详尽的了解,他的加入,无疑为谈判增添了重要的筹码。
其余七位成员,则皆为结丹期中的佼佼者。
杨云天、牛顶天与叶采薇三人赫然在列。
杨云天是因其实力早已得到公认,且此议由他深入阐述,不可或缺;牛顶天战力彪悍,是可靠的护卫;叶采薇则既是碧落仙府的核心弟子,可代表宗门意志,其本身实力与聪慧也能在谈判中起到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