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 第433章 略懂一二

第433章 略懂一二(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手用这么长的竿?”

秦峰不好意思地挠头。

“当时不懂嘛,就觉得越长越好。”

“长了,但皮实。

“老爷子评价道。

“能钓大鱼。”

见话题打开,秦峰松了口气。

“我现在用的是4.5米的37调鱼竿,感觉顺手多了。”

“37调?”

老爷子皱眉。

“什么意思?”

“就是鱼竿的硬度分类。”

秦峰解释道。

“19调最硬,55调最软,37调适中。”

老爷子不屑地摆摆手。

“我们那会儿钓鱼,全凭手感,哪来这么多科学标准。”

“现在都讲究这些了。”

秦峰笑着说。

“什么调性啊,材质啊,碳纤维含量啊….”

“花里胡哨。”

老爷子打断他。

“鱼在乎你用什么竿?鱼只在乎饵香不香!你平时去哪儿钓?”

“大兴那边有个垂钓园。”

秦峰答道。

“环境不错,鱼也多。”

老爷子的表情瞬间冷了下来。

“垂钓园?坑里钓鱼?”

他上下打量秦峰,眼神中的轻视毫不掩饰。

“在坑里钓鱼的人,跟我讨论什么竿?”

秦峰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声音和茵茵的笑声。

“爷爷,其实我….”

老爷子抬手制止他。

“你知道我年轻时怎么钓鱼吗?”

不等秦峰回答,他自顾自地说下去。

“1943年,我在太行山区打游击。冬天没粮食,就去冰上凿洞钓鱼。竿?哪有竿!树枝绑根线,针烧红了弯成钩,挖蚯蚓当饵。”

秦峰肃然起敬。

“那才是真本事。”

“现在的人。”

老爷子冷笑一声。

“花几千块买装备,去鱼塘里钓人家养的鱼,也好意思叫钓鱼?”

秦峰额头渗出细汗,绞尽脑汁想如何挽回局面。

厨房里,茵茵一边摘着芹菜叶子,一边竖起耳朵听着客厅里的动静。

刚开始还能听到爷爷那带着山东口音的严肃问话,渐渐地,谈话声变得热烈起来,偶尔还夹杂着爷爷难得的大笑。

“奇怪…”

茵茵小声嘀咕,忍不住扒着门框探头往外看。

客厅里,老爷子正拍着大腿,指着茶几上秦峰用手机展示的什么图片,两人脑袋凑得极近,活像一对忘年交。这场景与她预想的剑拔弩弩完全不同。

“看什么呢?”

奶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吓得茵茵一哆嗦。

“没、没什么…”

茵茵缩回脑袋,继续摘菜,忍不住问道。

“奶奶,您觉得秦峰怎么样?”

奶奶麻利地切着姜丝,头也不抬。

“挺好的孩子。”

茵茵手中的芹菜梗折断。

“就这?您不是一向眼光毒辣吗?当年我表哥带女朋友回来,您一眼就看出那姑娘图他家北京户口。”

“那是。

老太太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你奶奶我虽然没杀过鬼子,但干过地下工作,什么人没见过?”

她压低声音。

“这小秦啊,眼神正,心思细,关键是肯费心哄你爷爷那个倔老头。”

茵茵惊讶地张大嘴。

“您看出来了?他那些钓鱼知识都是临时恶补的!家里鱼竿摆了一柜子,今天在爷爷面前装新手呢!”

“早看出来了。”

老太太嗤笑一声,往锅里倒了勺油。

“但人家愿意演这出戏,就说明在乎你。你爷爷那脾气,多少小伙子被吓得话都说不利索?”

油锅”滋啦”一声响,葱姜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茵茵眼眶有些发热,赶紧低头继续摘菜。

“再说了。”

老太太把鱼滑入锅中,动作娴熟得像在表演。

“长得精神,懂礼貌,还会来事儿。你爸当年第一次来家里,紧张得把你爷爷珍藏的茅台当水喝了半瓶!”

茵茵”噗嗤”笑出声。

“真的假的?爸从来没说过!”

“那会儿你爷爷脸都绿了。”

老太太翻炒着鱼,眼中闪着狡黠的光。

“不过后来发现这傻小子酒量惊人,反倒看对眼了。”

客厅里又传来一阵大笑,茵茵好奇地问。

“他们现在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管他呢。”

老太太往锅里淋了勺料酒。

“你爷爷开心就好。去,把那个青椒给我递过来。”

茵茵递过青椒,看着奶奶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突然想起什么。

“对了奶奶,秦峰说他也经常做饭,特别擅长红烧鱼。”

“哦?”

奶奶挑眉。

“那待会儿让他点评点评我的手艺。”

半小时后,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上-了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