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番外第27章 论功行赏

番外第27章 论功行赏(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正德二年四月初四,卯时三刻,奉天殿内烛火摇曳,朱厚照展开宣府捷报,金丝滚边在晨光中泛着冷光。蒙古小王子部两千骑犯边,观星卫以神锐铳三叠阵击溃敌军的战报,让殿内气氛骤然紧绷。

司礼监掌印太监张忠挥袖,锦衣卫抬上缴获的二十具铜铳。胡世宁凑近时,铁锈混着铅腥气扑面而来,铳管内壁凹凸不平,凝固的铅砂结疤与考工院送来的精铁试样形成刺目对比。朱厚照叩击御案:「虏骑火器铅砂填膛,射程不过百五十步,若不是我朝匠人改良炼铜之法,恐难有此大捷。」

「传旨:」朱厚照掷下黄绫,「匠人牛二虎擢升军器局百户,主理山西官营铁厂验铜;观星卫千户赵勇晋升指挥佥事,协防宣府。」他扫过阶下群臣,刻意加重语气,「太宗靖难时,火铳匠陈阿牛封武德将军,此乃祖制——士主指挥,匠主技术,望诸卿莫忘。」

许天锡趋前半步欲言又止,朱厚照截断话头:「洪武年间军匠可世袭百户,太祖太宗岂会轻慢匠人?」士大夫们噤声之际,胡世宁出列请命编纂《边军火器维护细则》,朱厚照顺水推舟:「准奏,着杨廷和总领此事,考工院匠人协同。」

早朝散去时,阳光穿透铅玻璃,在金砖上投下菱形光斑。朱厚照望着胡世宁匆匆离去的背影,想起前世此人弹劾匠人「荧惑圣听」,如今却因战局被动妥协,嘴角泛起冷笑——神锐铳的三百步射程,比千言万语更能瓦解士大夫的偏见。

午后的文华殿,杨慎、李东阳等翰林围坐长案,《永乐大典》「工器」卷摊开在中央。朱厚照指着「火铳旋转破风」条目,命人将螺旋纹膛线附会为「太宗北伐秘传」。王巧儿展开羊皮图,以「宝船锚链缠绕」类比弹道原理,李东阳沉吟道:「《考工记》『弓人治筋,旋绕如螺』,或可印证此理。」朱厚照心中暗喜,这正是他要的「礼法驯化」——将现代技术嵌入典籍,让士大夫在考据中认同革新。

申时,西直门外废窑厂,朱厚照接过王巧儿递来的熟铁试样,触感比旧铳轻了三成。远处镗床转动声轰鸣,他压低声音:「前世此时,已有匠人因铅毒咳血。」说着摸出松烟墨香囊,「此乃后世防毒之法,你暗中推广,莫提出处。」

匠人突然跪下:「陛下既知铅毒,为何不直禁之?」朱厚照冷笑:「士大夫视铅为『五行之金』,匠人骤改工艺必生恐慌。唯有借古法之名,徐徐图之。」他望向窑厂烟囱,青烟中隐约带着松木香——那是新改良的焦煤炼炉在运转,去铅率已达八成。

戌时,乾清宫暖阁,杨廷和望着奏疏上「匠人授职逾制」的朱砂批语,捋须叹道:「陛下如此抬举匠人,就不怕尾大不掉?」朱厚照转动验铜片:「匠人无四书五经,无门生故吏,不过是朕手中之器。」

话音未落,刘娘娘捧来火器图纸,炮管尾部「凤锚共生纹」若隐若现。朱厚照颔首,转向杨廷和:「宣府之战,神锐铳三百步穿杨,此乃匠人之功。阁老可知,胡世宁已在《武经总要》内批算学公式?」杨廷和一怔,方知士大夫集团早已在技术实际效果面前悄然妥协。

殿外更夫敲响梆子,朱厚照在《工器汇典》草稿上添笔:「工者,国之爪牙也。」字迹力透纸背,却比昨夜模仿的「太宗御批」多了几分凌厉。他知道,当匠人将这句话刻进火器时,大明的工器改革,已借着宣府的战火,在祖制的框架里撕开了一道裂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