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就是要走到最高!(1 / 2)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虚者,心斋也;因此摒弃智欲,澡雪精神,除却秽累,断绝思虑,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
吕阳盘膝而坐,静静思悟。
每过三天,他都会取出黜龙尺敲一敲自己,确保慧光不断,灵思不绝,推演【除秽洗心章】的玄妙。
“何为心斋。”
“心斋在戒,在持,更在虚,能经得起沧海桑田,日月轮转,界天生灭,乃是一个外物不扰的境界。”
“一个筑就了心斋的修士,或许可以被毁灭肉体,却无法被毁灭精神,哪怕死了,在现世魂飞魄散,其意志在光海暗面的投影也能维持很长时光,如果有大机缘,甚至能在暗面获得另类新生。”
想到这里,吕阳不禁摇了摇头。
因为这个境界其实非常难。
至少没有天阍得那么轻松,所谓每个古法大真君都有心斋是纯粹的片面之言,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而且道心是会退化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力道的那些大真君,被封石像,蹉跎岁月,苟活至今,他们的道心就受损严重。
那么心斋如何造就呢?
【除秽洗心章】的法是:
“凝一志,令诸念相随,万心归一,见无限光明,立证道心,造心斋地,筑元神基,始有道主之能。”
简而言之,就是需要将自身最强烈的执念,愿望,尽数灌注到心斋雏形的十二万九千六百枚心灵念头之中,直到所有念头都被染上与之对应的色彩,能够以引发质变,筑就心斋,为道心赐名。
“执念,愿望,梦想。”
只要还是人,存活至今就必然有这些念头存在,或善,或恶,道心不着甄别,只看念头的强弱与否。
然而起来简单。
实际上,这一步却足以让无数修士望而却步,毕竟让十二万九千六百枚念头随心而动岂是轻易之事?
人的杂念太多了。
有十二万九千六百枚念头,就有十二万九千六百道杂念,而且瞬息变化,如一头头野性难驯的烈马。
“所谓的执念,愿望,降伏百枚念头,甚至千枚,万枚就已经是极限了,如何能降伏十几万枚念头?哪怕修成了,日后只要对自身执念产生动摇,都会功亏一篑,导致道心退转,难以再提升。”
这和修行可不同。
修仙寻道,很多东西,比如筑基真人的神通,那都是一证永证,如金丹真君的道行也是不会消失的。
然而道心不一样。
道心圆满也就罢了,可心斋的修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时刻维系,不能有一分一秒的松懈才行。
那么问题来了:
“我的执念是什么?我有什么愿望?心底的梦想又是什么?是否强到可以统一诸念,筑就心斋了呢?”
吕阳闭上双眼,默默思索。
这一步,没有修行法。
因为这一步要做的,是找出“我”,而每个“我”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性。
他们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
【我是谁】
‘所以这一步,只能靠自己。’
沉心静气,昔日的记忆一点点浮出水面,修行至今,足足十多世的记忆在吕阳的心头一幕一幕闪过。
从最初的穿越,那个青涩茫然,莫名其妙就被人超死的凡人,到后续大智若愚,冲动莽撞的人材,再到那个学会算计,步步经营的真人,最后到如今的自己,其实从头到尾也不过几百年时光。
然而已经很多了。
至少对身为穿越者的他来,几百年时光已经漫长的不可思议,在他的心灵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