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83(2 / 2)
?徼(jiào):边缘,即边塞。
?台铉(xuàn):等于说台鼎。铉是鼎耳,此代鼎。鼎三足,象征三公,所以用台铉代指宰辅重臣。
?台阁:尚书台称台阁,泛指宰相等高官。
?乞骸骨:请求皇帝把骸骨还给自己带回故乡,即请求告老还乡。
?殁(ò):死。
?鸿私:鸿大之恩。私,恩。此指皇恩。
?钟漏并歇:报更的钟、计时的漏壶都停下了,喻生命到了尽头。
?耄(ào):老。
?休明:原指政德的美善和清明,此指君主。
?元辅:首相,宰相。以其辅佐皇帝而居大臣首位,所以叫元辅。
?雍熙:积微光渐至光明,后常指光明。一说和乐的样子。
?疹(zhèn):病。
?蹶(jué)然:急迫的样子。
?窒(zhì):遏止。
作者沈既济小传:
沈既济(约750—800年),吴(郡治今江苏吴县)人。大历中,任左拾遗、史馆修撰等职。贞元时,贬为处州司户参军,后为礼部员外郎。
撰有《建中实录》十卷,文笔简练质朴,颇受人们称赞。所作传奇,今存《枕中记》、《任氏传》两篇。
释义:
《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旅途客栈歇息时,借吕翁的青瓷枕入睡,于梦境中经历了他平生孜孜以求的“出将入相”的仕途生活。
可是客栈主人的黄粱未熟,梦已惊醒。卢生醒后谢吕翁:“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
这番感概,表明卢生由此大彻大悟,看破红尘,万念俱息。
这篇传奇,受刘义庆《幽明录》“焦湖庙祝”的影响。既反映了一般封建士子热衷于追求功名富贵的思想,又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厌弃。
作品越是渲染卢生的飞黄腾达,也就同时越宣扬了“人生如梦”的虚无主义思想。
作品虽对当时一味追求功名富贵的没落士大夫阶级以辛辣讽刺,但主题思想受道家影响很深,对现实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
全文篇幅不长,然构思巧妙,情节曲折,结构也完整。“黄粱一梦”的典故即出于此。后人常用以讽刺那些热心于功名利禄的人。
毛主席的《蒋桂战争》一词中的“一枕黄粱”,就是用这个典故说明军阀称霸的狂妄野心,终究不过象卢生一样在做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