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沉淀的尖塔。(1 / 2)
沉眠尖塔”表层规则结构中发现的、疑似卡珊德拉早期私人印记的加密标记,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战琦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所有关于这座尖塔的推测,瞬间被推翻、重组。
它与卡珊德拉有关?!
是她的造物?还是……她曾研究过,甚至试图利用 或 改造 过的某个“深渊”设施?!
这个发现带来的冲击,远比发现一个纯粹的“深渊”节点更加剧烈和复杂。它意味着,卡珊德拉对抗“深渊”的布局,可能远比他们已知的更加深远、更加……危险。
“立刻撤离!返回方舟!”战琦压下翻腾的心绪,果断下令。在没有弄清楚这印记背后的含义之前,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坚韧号”在索恩舰长精湛的操控下,艰难而惊险地脱离了“破碎螺旋”核心区的引力乱流,带着满身的疲惫与一个更加沉重的谜团,返回了方舟“伊甸”。
对接完成,战琦第一时间将自己关进了分析室,与那枚融合的“信息奇点”深度连接。他不再去编译新的协议,而是如同一个考古学家,开始疯狂地挖掘、检索卡珊德拉传承中所有可能与此相关的记忆碎片、研究笔记、甚至是那些被标记为 “禁忌”、“未完成”、“风险过高” 而被她自行封存的理论和实验记录。
海量的信息如同尘封的档案库被打开,无数被岁月掩埋的细节浮现出来。
他“看”到了——
年轻时的卡珊德拉,眼神锐利,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与挑战权威的勇气。她不仅在研究“秩序”的力量,更在冒险探究“深渊”(当时或许还未被如此命名)的本质。她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假设:“深渊”并非纯粹的毁灭,其背后可能存在着某种 超越了善恶的、纯粹的宇宙规则修正机制,只是其运作方式对现有生命形式而言过于残酷。
她甚至推测,可能存在某种方法,能够 “窃取” 或 “引导” 这种修正机制的力量,用于对抗宇宙中其他更为混乱、不可控的威胁。
为此,她进行了一系列极其隐秘、甚至不为“守望者”议会所知的独立研究。其中一份被多次修改、最终被标注为 “普罗米修斯之火” 的计划草案,引起了战琦的注意。
草案中提到,她通过长期观测,锁定了一个特殊的“深渊”节点,该节点似乎负责执行某种周期性的 “规则冗余数据清理与归档” 功能。她将其命名为 “织网者之梭”——正是他们发现的“沉眠尖塔”!
卡珊德拉认为,“织网者之梭”是“深渊”网络中一个相对 “中立” 且 “功能单一” 的单元,其核心逻辑更接近于一个遵循固定程序的 “清洁工”,而非充满恶意的“侵略者”。她设想,如果能破解其核心指令集,或许能将其转化为一个强大的、可以按照设定参数进行 区域性规则优化” 的工具!
她留下了那个独特的私人印记,作为她尝试进行 “后门程序” 植入和权限破解的标记。但记录到此戛然而止,后续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全部缺失,只留下了一句充满警示的备注:
【警告:触及底层规则权限。风险不可控。存在被反向同化或触发未知防御机制的可能。计划中止,所有数据封存。】
卡珊德拉最终放弃了这个过于危险的计划!
而现在,这座“织网者之梭”(沉眠尖塔),依旧静静地沉睡在那里,卡珊德拉的“后门”印记也依然存在。她是成功了但未来得及使用?还是失败了但未被“深渊”察觉?亦或是……这本身就是一个诱饵?
战琦感到一阵寒意。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深渊”本身,还可能涉及到卡珊德拉遗留的、连她都认为不可控的危险实验产物。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战琦将挖掘到的信息与索恩舰长、雷克以及核心成员分享,他的声音异常凝重,“这座尖塔,是卡珊德拉试图‘策反’但中途放弃的目标。我们不知道它现在的状态,也不知道那个‘后门’是否还能用,或者是不是陷阱。”
“但这也是一个机会,不是吗?”蕾娜忍不住开口,眼中闪烁着科研人员特有的、对未知奥秘的执着,“如果卡珊德拉女士的设想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能完成她未竟的工作,掌控这个‘织网者之梭’……我们就能获得一个现成的、强大的规则操作平台!这比我们自己从零开始构建‘绿洲’要快得多,也强大得多!”
“高收益伴随着极高的风险。”雷克保持着冷静,“我们无法评估卡珊拉德放弃计划时的具体风险等级。贸然接触,可能让我们全军覆没。”
“或许……我们不需要直接‘掌控’它。”战琦沉吟片刻,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卡珊德拉的笔记提到,它处于‘低耗维持’和‘等待最终指令集’状态。我们能不能利用那个‘后门’印记,不尝试夺取控制权,而是向它 发送一个非破坏性的、请求‘数据归档’或‘规则清理’的指令?”
他看向众人:“比如,请求它对以方舟为中心的小片区域,进行一次低强度的‘规则优化’?这符合它本身的功能定义。如果指令被接受且成功执行,就能证明‘后门’有效,且尖塔至少是部分可用的。如果被拒绝或引发防御机制,我们也有机会及时撤离。”
这是一个试探性的、相对保守的步骤。如同在雷区边缘轻轻踩上一脚,测试地面的硬度。
“这个方案风险相对可控。”索恩舰长权衡后表示同意,“但指令的伪造必须天衣无缝,必须完全符合‘深渊’网络的内部通讯协议和权限认证。”
“这需要结合‘信息奇点’中的文明数据、我们捕获的‘深渊’通讯样本,以及卡珊德拉留下的印记算法。”战琦点头,“我们需要时间准备。”
方舟再次进入了高度紧张的备战状态,但这次的目标不再是战斗,而是一次精密的 “技术欺诈”。
战琦带领着科学团队,开始编译那条特殊的指令。他们小心翼翼,如同在刀尖上雕花,确保每一个数据包、每一个权限字段都完美无瑕,足以骗过“织网者之梭”可能存在的安全检测。
数日后,一切准备就绪。
“坚韧号”再次启航,搭载着战琦和核心团队,以及那条承载着希望与风险的伪造指令,向着“沉眠尖塔”的方向,开始了第二次,也是更为关键的接触。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远观的侦察者。
他们将成为,试图唤醒沉睡巨兽,并与之进行第一次危险对话的……先驱者的后继者。
卡珊德拉留下的阴影与机遇交织,而他们,正站在了命运的岔路口。
坚韧号”如同幽灵般,再次滑入“破碎螺旋”核心区那令人心悸的引力乱流与破碎空间之中。这一次,舰内的气氛与上次侦察时截然不同。少了探索未知的紧张,多了几分执行精密手术般的凝重与决绝。每个人都清楚,他们即将进行的,并非武力对抗,而是一次关乎文明存续的、在刀尖上行走的 技术欺诈。
索恩舰长的双手稳如磐石,操控着“坚韧号”在狂暴的引力间隙中穿梭,每一次微调都精准到毫厘。雷克指挥官紧盯着战术屏幕,监控着周围那些遵循固定轨迹巡逻的暗红能量体,确保“隐匿孢子”的效果没有被异常扰动。
战琦则独自坐在舰桥后方的隔离舱内,这里是信号传输最稳定、受干扰最小的区域。他双目紧闭,额间蓝印稳定地散发着微光,与面前一台特制的高功率、超加密通讯阵列紧密连接。他的意识海深处,那枚融合了“信息奇点”与“初愈”协议的核心,正与那条精心编译的伪造指令进行着最后的同步校验。
指令的内容被伪装成一段来自“深渊”网络更高层级(模拟了某个已崩溃的“消化中枢”的残留权限)的、优先级极高的 “区域性规则冗余数据清理请求” 。请求的目标区域,被设定在方舟“伊甸”目前所在坐标周边 0.1 光秒的极小范围。清理强度被设定为最低档,理论上只会引发一次温和的、旨在优化规则结构、消除微观层面信息冗余的非破坏性进程。
而指令的核心认证密钥,正是卡珊德拉留下的那个独特的私人印记。战琦不知道这个印记是否还能被识别,更不知道它是否会被视为“友军”信号,还是触发防御机制的“病毒”。
一切,都是未知。
“抵达预定发射坐标。”索恩舰长低沉的声音在通讯频道中响起,“周围环境相对稳定,窗口期预计 120 秒。”
“准备发射。”战琦的声音平静无波,但唯有他自己知道,那平静之下是如同即将引爆超新星般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