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红花绿叶青莲藕,三教原来是一家(1 / 2)
李景孝四五年前来过一次碧游宫,听通天教主讲道。
还在石矶的带领下,略微游览了一番金鳌岛。
所以他对金鳌岛和碧游宫不算陌生。
当然,因为石矶的地位并不高,所以两人游览时,也只是去了一些风景不错,又没人当洞府的地方随便看了看。
金鳌岛说是岛,实际上面积大的很。
李景孝估计,少说也有几万平方公里。
而且截教弟子中,待在金鳌岛找地方当洞府的门人弟子可不少。
光是石矶、彩云和琼霄知道的,就是好几百个。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布置十绝阵的十天君。
其他的,李景孝过去连名字都没听过,实在是截教弟子太多了。
就算是石矶、彩云仙子和琼霄三人,认识的同门其实也就几百个人而已。
其他的,基本上别说接触和交往,说不定连名字都记不清。
见了面,也就是点头打个招呼。
李景孝和云霄等人跟着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来到碧游宫外。
就见除了乌云仙、金光仙等随侍七仙在等着自己一行人。
还有四大亲传中的无当圣母、龟灵圣母两人,站在随侍七仙前面上前迎接,主动行礼。
李景孝和云霄、石矶等人忙上前回礼。
眼看截教迎接的队伍如此豪华,也让李景孝猜测截教面对封神大战的态度。
应该没想象中那么自信。
想想也正常,别看截教人多势众,可此时阐教和截教还没彻底闹翻。
不可能仗着人多势众,一拥而上去对付阐教二代弟子们。
既然暂时没法依靠人数优势,比拼的就只有亲传弟子和外门中的核心弟子了。
如此一来,数量上,双方其实差不多。
而且要是李景孝没记错,当初三清和昊天上帝凑在一起,商议谁上封神榜的会议上。
一谈、二谈、三谈之后,才商议妥当。
昊天上帝回了天庭,便敕命‘柏鉴’督造封神台。
依三教公议,按劫运轮回,分封八部正神,共计365位。
核心是‘根行深者成仙,次者成神,再次成凡人’的约定。
但实际上,封了371人。
其中还有一些人在封神大战期间,神魂已经上了封神榜。
最后姜子牙封神时,却把人家给排除在外的例子。
说什么天道至公、圣人无私,其实都是说说而已。
三清为了保护自己门下的核心弟子,一起确定过,只要修为到了大罗金仙境。
就不能上封神榜。
这招不过是‘弃卒保帅’,在三清眼里,没什么好说的。
既然封神都是三清自己商议好了的,自然会有一些潜规则,需要大家一起遵守。
截教若是依仗人数优势,那即便赢了阐教,也不体面。
甚至截教自己都觉得这么做,不合规矩,也丢自己的脸。
所以既然李景孝能炼制出九转还魂丹,对于多宝道人等四大亲传弟子来说。
他们倒是不担心自己会上封神榜,可门下弟子可就难说了。
元始天尊为了保住自己的传承,连面子都不要,以师伯的身份去欺压三霄。
那多宝道人等人,也可以为了自己的亲传弟子,向李景孝求一两颗九转还魂丹。
李景孝这么一想,倒是有些佩服截教中人,确实重情重义。
可惜现在即便通天教主,愿意收他当亲传弟子了。
李景孝都要好好考虑一番。
而且若是没天大的好处,大概率会委婉的拒绝。
和无当圣母等人见礼之后,众人一起进了碧游宫。
就见通天教主端坐在高台上,脸上居然还露出和善的笑容。
比起当初第一次见他时,李景孝的待遇果然大不一样。
只是没想到,李景孝和云霄等人一起见礼之后。
这老儿问的第一句话。
居然是:“贫道那二兄,给你讲道时,讲的是谁的道?”
李景孝一听这话,下意识就想说‘玉清之道’。
毕竟元始天尊这个玉清圣人,给人讲道,自然是讲他的道。
所谓传道授业,收徒传法,为的当然是把自己的那一套传下去。
否则修炼无数年,才得以成就圣人果位,最后却成了孤家寡人的话。
你这道,修的还有什么意思。
说直白点,也是想在这世界留下自己的印记。
留下自己对天道,对自然的感悟和理解。
再说,你既然成了天道认可的圣人,也有义务为众生传道授法。
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和西方教的接引道人、准提道人,都是立教才得以成圣。
不收徒传道,你干嘛要立教?
李景孝话到嘴边,却被他强行压了下去。
过去李景孝一直无法理解和觉得奇怪的是,当年在西游世界里。
没少跑去听元始天尊和灵宝道尊讲道。
可游戏技能栏里,却一直都没出现《玉清大道真经》和《上清大道真经》。
最后只能解释为学了老君的《太清大道真经》后,就没法专修玉清和上清之道。
但今天通天教主的这个问题,忽然让李景孝意识到。
所谓‘三清是一家’是什么意思。
而且通天教主在万仙阵大战之前,就说过‘红花绿叶青莲藕,三教原来是一家’的话。
正常来说,三教指的是阐教、截教和西方教。
但老君创‘人道’,虽然不是立教派,但在阐教和截教眼里,也把人道视为人教。
这里面的‘红花’,说的自然是太上老君代表的人道。
绿叶是截教,青莲藕则是阐教。
人阐截三教皆源于鸿钧老祖传法授业,才得以创建教派。
红花、绿叶、青莲藕同生于一株混沌青莲,喻指“道生万物,万法归一”。
说是同宗同源也不为过。
李景孝一琢磨,觉得自己的技能栏里,没显示玉清和上清大道的原因。
应该是三清出自一门,所传道法神通,本质上都一样。
才会听元始天尊和灵宝道尊讲道时,涨熟练度的居然是《太清大道真经》。
想到这,李景孝很是肯定的回答道:“禀上清圣人,弟子听到的是太清之道。”
通天教主听到这话,不由抚须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