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443章 只有五天时间准备

第443章 只有五天时间准备(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根管子的角度要精确到度数。”他拿着量角器反复检查,“差一点都不行。”

工人师傅们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

角度差个一两度,能有多大影响?

但沈良的坚持让他们不得不认真对待。

中午时分,核心部件安装完成。

沈良擦了擦汗,检查最后的连接。

“小沈,这样真的能行吗?”老王有些担心,“万一效果不好怎么办?”

“相信我。”沈良的语气很坚定,“效果绝对超出预期。”

他的自信并非盲目。

这套改进方案虽然看起来复杂,但每个细节都经过了精确计算。

在他的记忆中,类似的技术已经在未来得到了充分验证。

下午两点,系统调试开始。

沈良亲自操作控制面板,逐步调整各项参数。

水压、流量、温度,每个指标都要达到最佳状态。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不仅是技术科的同事,连其他车间的工人师傅也闻讯赶来。

大家都想看看这次改进到底有什么效果。

“准备启动。”沈良深吸一口气,手指按向启动按钮。

电机轰鸣声响起。

水泵开始工作,冷却水按照新的路线流动。

控制面板上的各种指示灯闪烁着。

沈良紧盯着压力表。

指针开始上升,很快就稳定在了一个数值上。

“咦,压力怎么这么稳?”老王惊讶地说道。

以前的压力表总是上下跳动,现在却稳如磐石。

“再看看流量。”沈良指向另一个仪表。

流量计显示的数值也很稳定,而且比以前提高了百分之十五。

“这...这怎么可能?”张师傅揉了揉眼睛,“同样的水泵功率,流量怎么会增加?”

沈良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这就是优化设计的作用。”他解释道,“减少了管道阻力,自然流量就上去了。”

测试继续进行。

温度控制精度、响应速度、能耗指标,每一项都比改进前有明显提升。

围观的人群中发出阵阵惊叹声。

“厉害啊,小沈!”

“这技术水平,不简单!”

“咱们厂总算有希望了!”

赞美声让沈良内心五味杂陈。

这些技术对他来说确实不算什么,但对这个时代的人们却意义重大。

每一点进步,都代表着生产效率的提升。

“效果确实不错。”老王点头认可,“比我预期的好多了。”

“这只是第一步。”沈良趁热打铁,“如果其他几台设备也进行类似改进,整体效果会更好。”

“那当然!”老王立即表态,“你们抓紧时间,把改进方案推广到所有设备上。”

沈良心中暗喜。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通过一个小小的成功案例,为后续的技术推广打下基础。

接下来的路会更加顺畅。

傍晚时分,改进工作全部完成。

新的冷却系统运行平稳,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预期效果。

沈良收拾好工具,准备离开车间。

这时,老王叫住了他。

“小沈,有个事想跟你商量。”

“什么事?”

“下周市里要来检查,听说可能会有大项目。”老王压低声音,“你觉得咱们有机会吗?”

沈良心头一震。

市里的检查,大项目...

这会不会就是那个五十万的合同?

如果真是这样,那时机简直太完美了!

刚好赶上技术改进出成果,正是展示实力的最佳时机。

“当然有机会!”沈良斩钉截铁地说道,“而且机会很大!”

“什么大项目?”沈良追问道。

老王四下看了看,确认周围没有其他人,这才靠近一步。

“听说是个五十万的合同,市里要选择一家工厂作为试点。”

五十万!

沈良心脏猛跳几下。

果然就是那个合同!

根据他的记忆,这个项目最终会催生出整个华北地区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谁拿下这个合同,谁就能在改革开放初期占得先机。

“具体是什么项目?”沈良努力保持冷静。

“新型冶炼设备的研发制造。”老王压低声音,“市里要求必须是技术领先、质量可靠的产品。”

沈良暗自盘算。

冶炼设备正好是他的强项。

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设计出领先这个时代十年的产品。

关键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拿出令人信服的方案。

“检查团什么时候来?”

“下周三。”老王搓着手,“只有五天时间准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