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464章 我们一定会把钱花在刀刃上

第464章 我们一定会把钱花在刀刃上(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天一早,沈良就被闹钟吵醒了。

他翻身起床,在镜子前整理了一下仪容。

今天的会面太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

洗漱完毕,沈良换上了最好的那件白衬衫,还特意把皮鞋擦得锃亮。室友老王还在呼呼大睡,嘴里还在说着梦话。

“等着瞧吧,总有一天我也要当上工程师...”

沈良摇摇头,轻手轻脚地走出宿舍。

食堂里人不多,大部分工人都还在睡觉。沈良简单地吃了两个包子,喝了一碗小米粥,就往办公楼走去。

路上遇到几个早班的工人,都用好奇的眼神看着他。显然昨天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厂子。

“那就是设计控制系统的小伙子?”

“看起来挺普通的嘛...”

“年轻人就是厉害,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比不了。”

沈良装作没听见,加快了脚步。

办公楼里很安静,只有清洁工在拖地。沈良提前半小时到了,就在楼道里来回踱步,心里琢磨着等会儿该说什么。

厂长叫张维国,五十多岁,是个技术出身的老工业人。听说年轻时候在苏联留过学,回国后一直在钢铁行业摸爬滚打。

这样的人最看重实用技术,不喜欢花拳绣腿。只要能证明自己的技术确实有用,应该能获得他的支持。

但问题是,沈良的很多想法都超前了几十年。如何在不引起怀疑的前提下,让张厂长相信这些技术的可行性?

正想着,楼梯间传来脚步声。

赵工程师气喘吁吁地跑上来:“小沈,你来得真早。”

“赵工,厂长是什么脾气?”沈良问道。

“张厂长人很好,就是对技术要求严格。”赵工程师擦了擦汗,“你放心,昨天我已经把情况跟他汇报过了。他对你的设计很感兴趣。”

沈良点点头,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些。

九点整,厂长办公室的门开了。

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正是张维国厂长。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

“小沈同志,久仰久仰!”张厂长主动伸出手。

沈良赶紧握手:“张厂长,您好。”

“进来坐,进来坐。”张厂长热情地招呼。

办公室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墙上挂着几幅字画,还有一张全厂的俯视图。书架上摆满了各种技术资料和外文书籍。

张厂长给沈良倒了一杯茶:“小沈,听说你设计的控制系统很不错?”

“还在完善阶段,不敢说不错。”沈良谦虚地回答。

“年轻人要有自信!”张厂长拍了拍沈良的肩膀,“我看过你的设计图了,确实有想法。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

沈良坐直身体:“您请说。”

“第一个问题,”张厂长拿起茶杯,“你这套控制系统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沈良早就准备好了答案:“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压力、成分等参数,然后用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分析,自动调节各项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微处理器?”张厂长皱了皱眉,“这个概念我倒是听说过,但实际应用还很少见吧?”

“确实还不太普及,”沈良小心地回答,“但我觉得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成本也在不断下降。我们应该提前布局。”

张厂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道理。那第二个问题,这套系统的可靠性如何保证?钢铁生产不能出差错,一旦控制系统失灵,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问题更加尖锐。沈良深吸了一口气:“我设计了多重备份机制。主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备用系统会立即接管。同时保留手动操作接口,操作工人可以随时切换到手动模式。”

“还有冗余设计和故障诊断功能,”沈良继续说道,“系统会实时自检,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警。”

张厂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看来你考虑得很周全。”

他放下茶杯,站起身来到窗前:“小沈,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这套系统成功了,你觉得能给我们厂带来什么改变?”

沈良也站了起来:“首先是产品质量的提升。自动化控制比人工操作更精准,能够大幅减少次品率。”

“其次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工人不用时刻盯着各种仪表,可以把精力放在其他工作上。”

“最重要的是,”沈良的声音变得坚定,“这能为我们厂培养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将来无论是技术升级还是扩大生产,都会有足够的技术储备。”

张厂长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着沈良:“说得好!人才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他重新坐下,表情变得严肃:“小沈,实话跟你说,我们厂现在面临很大的压力。上级要求我们今年的钢产量要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但设备老化严重,工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如果你的控制系统真能发挥作用,对我们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沈良心中一动。看来厂里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紧迫。这反而是个机会,越是困难的时候,人们越容易接受新技术。

“张厂长,我有信心完成这个项目。”沈良诚恳地说道,“不过我需要一些支持。”

“你说,需要什么支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