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真相(1 / 2)
一个村子有100亩地,20个人。
那么每个人可以分到5亩地,只要不懒,就能一辈子生活下去。
平时吃上一点、存上一点,经年累月的积攒下来一些余粮,即使是碰上干旱、洪涝、蝗虫等天灾,也能挺过去。
但人类是会繁衍的,你家生两个,我家生一个,他家生三个,最终这100亩地迟早要承载100个人,甚至是150、200人。
这个时候,就不是靠辛勤干活、精细耕种能够解决的了。
多出来的这些人,要么去开垦新的田地,要么去村子外的镇上谋生路。
镇子上满了,就去县里;县城里满了,就去府城;府城满了,就去京城。
京城满了,就去国外。
可如果前往国外的路上要经过一片汪洋大海,九死一生的漂过去,人家当地人却并不欢迎你的到来,到那时该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选择当浪人、忍者,无视国内的律法和道德,提着武士刀蒙起脸,趁着天黑冲进别的村子见人就杀,掠夺他们的金银财产,回去购买土地房屋。
反正村子里的人也不知道你在外面干什么,就是做生意赚来的。女孩子们还可以是自己拍电影的片酬。
要么做有组织的浪人,跟着其他浪人组成庞大的军队,集体性的去入侵别国,抢夺他国的金银财宝、生产资料,然后回家购买土地房屋,开作坊店铺。
这种为了生存而战、开疆拓土的行为,还可以被冠以正义堂皇之名,毕竟人要活下去、要吃饭,生存无罪。
可是,他们这种为了自身生存而选择的扩张,是建立在挤压他国百姓生存空间、践踏他国百姓生存权利的基础上。
这个世界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无论是个人命运,还是国家命运,全都处在野蛮的原始丛林中,弱肉强食是永恒不变的法则。
哪怕未来真的到了星际时代,同样也不会改变。
不战斗就无法生存,枪管不火热就会尝尽人间凉薄。布林肯的那句“如果你没有坐在餐桌上,就会出现在菜单里”,并不是什么狼性发言和鹰派作风,他只是撕扯掉童话的薄纱,道出了这个世界的本质。
刀磨的没有别人锋利,或者身体没有别人壮实,亦或者学习稍微慢上半拍、赶不上别人的成绩,迎接你的将会是血与泪、铁与火。
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清末的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的闭关锁国,犹如掩耳盗铃一般尽力拖延历史进程,结果导致我们的工业化进度后于欧美列强,甚至后于曾经的弟,结果换来的是什么?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个人都敢来耀武扬威,骑在我们头上拉屎。到后面更是血泪交织,饱受屈辱,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顽强抵抗和寻机改变。
最终,先辈们在祖先政治智慧的加持下、在绝不服输的倔强坚守中、在全球局势变化的缝隙中,用雄厚的千年底蕴,完成了绝境翻盘。
这期间,无数先辈用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使出浑身解数,尝试了各种渠道,为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为我们这些子孙后代谋取生存空间、谋求一线生机。
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君主立宪到辛亥革命、从三民主义到共产主义,只听失败过,没听放弃过!
所有的辛勤与努力,血汗与泪水,最终在朝鲜战争中绽放出了最绚烂的花朵。
那是真正的立国之战!
无论中间发生了什么,各方执何种辞,谁占了便宜、谁的损失更惨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而结果就是:我们确实让当时综合实力排名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上。
按照他们一贯能动手绝不哔哔的德行来看,当时他们只凭拳头,可能真的达不到目的。
“从今以后,不许有人跟我大声话!”
这一点真不是吹,德国政治家魏德尔有句名言得好——“能让他们坐下来认真听别人在什么,只有上个世纪的朝鲜战争。”
回到最初的话题,历史上的扶桑,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就坚持不懈的入侵高丽,进而进攻东亚大陆?
因为他们村的地不多,人口满到一定程度就无法承载,而为了能够活下去,男人会选择做盗匪浪人、女人会选择做艺妓舞女。在严峻的生存问题面前,道德和尊严是不存在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仓充实了,人们才会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人们才会知晓荣誉与耻辱?。
饭都吃不起了,谁还管什么名声?女人们躺着张开腿就能拿到钱,谁管是跟谁?跟几个人?会不会被家里人知道?
笑贫不笑娼懂不懂?
就这,竞争还很激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