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你们真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2 / 2)
后排,一个胖乎乎的男生不服气地站起来:“老师,我不瘦弱!”
杨不凡瞥了他一眼:“你那是虚胖,更要运动。”
“1号,第一题选什么?”杨不凡开始点人起来答题
“c!”1号学生自信满满。
“第二题,那就2号来回答。”杨不凡打开了手边的学生名册。
“d!”
杨不凡看着底下的学生,不由说道:“其他人也不要干看着啊,跟着一起算,每一题都要做!好的,3号第三题......”
“我......我选......b......”
......
一连点了五名学生,回答了五道选择题。
每人报出一个答案后杨不凡就会让他们坐下,也不说是否正确更不去讲解,而是在名册上不知道记着什么。
而当第五位同学坐下,学号为6号的学生十分紧张地等着站起时,杨不凡突然停下点名。
“很好。”她合上名册,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刚刚五个同学的答案——”她故意拖长音调,“全部错误!”
“不可能!”学号为1号的数学课代表猛地站起来,脸涨得通红,“我验算了三遍!”
监控室里,数学老师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地同步做着题,突然恍然:“这些题目......全是坑啊!”
她激动地指着屏幕,“四个选项没一个白给的,处处是陷阱!只要有一个坑没有避开,那就不会得到正确的答案。”
其他老师也凑过来,看着她本子上一连串的运算草稿和勾勾画画,啧啧称奇:“没有多年教学经验,不研究透彻中考出题套路,根本出不了这么刁钻又不超纲的题。”
教室里,杨不凡已经开始讲解。
她的教鞭在白板上飞舞,将每个陷阱都剖析得明明白白。
学生们听得目瞪口呆,这个老师上辈子是个铲子吗?就这么喜欢在题目里挖坑?
“所以这道题。”杨不凡的教鞭重重敲在一个选项上,“表面看选c,实际应该——”
“选A!”全班异口同声。
“第六题——”杨不凡的教鞭在白板上轻轻一点,发出清脆的“嗒”声。
教室里瞬间安静得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所有学生都屏住了呼吸。
学号为6号的同学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草稿纸上晕开一片水渍。
他在草稿纸上疯狂演算,还用胳膊肘捅捅同桌,压低声音追问:“你算出来是多少?这题选什么?”
杨不凡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今天是19号,”她扫视一眼底下埋头算题的一众学生,“那么就请......”
学号为19号的同学猛地抬起头,手中的笔“啪”地掉在了地上。
他手忙脚乱地弯腰去捡,脑袋“咚”地撞在桌角上,疼得龇牙咧嘴也不敢出声。
她才刚刚算好第九题,谁知道老师突然不按套路出牌!
“就请上次考试考了19分的张丽丽同学来回答一下。”
角落里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腾”地站了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
张丽丽的手指紧紧绞着衣角,嘴唇颤抖了半天才挤出一个字:“我......选c......”
“回答正确。”杨不凡点点头,“但我猜你是猜的。”
张丽丽的脸瞬间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头低得快要埋进胸口。
教室里响起几声窃笑,但很快又归于寂静——谁知道下一个被点到的会不会是自己?
“笑什么?运气好也是一种实力好吧。”杨不凡踱步到讲台边,“等中考的时候,可能别人就是比你多蒙对一题就能上到更好的学校,你说气不气?”
话锋一转又是,“若是没有这种运气,那就一定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实力了。”
“教鞭轻轻敲击掌心,发出规律的响声。
这话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剑,让每个学生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她抬起手腕看了看表:“现在是9点15——”
学号为9和15的两个学生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几个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开始疯狂回忆:上次月考我考了多少分?是不是9分或者15分?
“那就请学号为9和15最小公倍数的45号同学来回答一下。”
“哗——”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小小的骚动。
45号同学一脸茫然地站起来,他刚才还在庆幸自己的学号靠后可能都不需要答题,没想到老师来了这么一手。
就这样,一节数学课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过去了。
由于全程精神高度集中,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出奇的高。
下课铃响起时,有学生都惊讶地发现,平时觉得晦涩难懂的数学题,今天居然能轻松解出大半。
而多媒体教室里,数学老师已经激动地站了起来:“太精彩了!这种教学方法简直.....”她一时间都感觉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形容。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的地板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斑。
11班在上着语文课,关江流站在讲台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熨烫得一丝不苟的白衬衫上,勾勒出优雅的轮廓。
他嘴角挂着标志性的温和微笑,目光始终盯着课本上昨天记好的笔记。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古诗词......”
充分的准备让他讲课讲得十分成功,学生们也好似适应了明星老师们的存在,一个个积极配合,只是眼中依旧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很快准备的呢你容全都讲完,看着还剩十多分钟,关江流便让同学们自己做题。
就在这时,后排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突然举起手:“关老师,我能问个问题吗?”
关江流微微颔首:“当然可以。”
他默默翻开了习题册的答案,心想这正好能展现自己的博学多才。
男生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里,‘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个‘左牵黄’的‘黄’指的是什么?”
他顿了顿,接着念道,“选项有:A.一条黄色的狗 b.黄铜质宝剑 c.'直捣黄龙'的气魄 d.苏轼的友人黄庭坚。”
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课本边缘,习题册上根本没有这道题,而他的大脑此刻一片空白。
那个男生故作体贴地说道:“老师不知道也没关系的,这个好像是初三的课文,而您毕竟本职工作是明星嘛。”
关江流的耳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不能当着学生的面上网查,他只能在心里反复默念题目。
最后,他看向自己完全看不懂的那个选项,决定就是它了。
“这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