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 / 2)
青鸟看着这幕,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与左少卿等人纠缠。他转而面向一直沉默却德高望重的渊空大师,郑重地拱手一礼,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寻求公道的执着:
“渊空大师,在下冒昧。听闻大师当日亦在承天门现场,亲眼目睹了一切。不知大师,可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那盛青鸟,与当日作乱的妖物有所勾结?”
渊空大师双手合十,低诵一声佛号,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遍全场: “阿弥陀佛。贫僧在长安期间,与盛施主确有过数面之缘,对其为人略有了解。依贫僧所见,盛施主心怀赤诚,秉性纯良,绝非是那等与妖物同流合污、危害世间之辈。”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非但如此,在承天门之时,盛施主曾不顾自身安危,从凶戾妖物手中,救下了日本国遣唐使的性命!试问诸位,若盛施主真如某些人所言,与妖物勾结,有所图谋,他出手拯救一位异国遣唐使,于他而言,有何益处?此举除了招惹麻烦,引火烧身之外,对他所谓的‘图谋’可有半分好处?”
他顿了顿,笃定道:“贫僧实在看不出盛施主与妖物有何关联?”
大师这番证词,不仅否定了勾结之说,更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反证——救人义举,尤其是救一个与自身“图谋”毫无关联的异国之人,这根本不符合勾结妖物者的行为逻辑!
渊空大师的威望与这番合情合理的分析,让在场许多原本因朝廷海捕文书而对青鸟心存疑虑的人,开始动摇了。
青鸟抓住关键,立刻追问渊空大师:“大师,那‘狐妖之子’的说法,最初究竟是从何而来?”
渊空大师坦然回应:“此说,乃是当日承天门作乱的一头黑豹妖,在混乱中指认所言。”
一旁的田掌门像是抓住了把柄,立刻插话质询:“当时那妖物指认之时,大师您不也曾出言,确认那妖物所言非虚吗?”他意在强调,连渊空大师自己都曾认可过这个说法。
渊空大师面无波澜,坦然承认:“不错,贫僧当时确实说过。”
青鸟却不慌不忙,继续深入追问,语气平和却步步紧逼:“那么,大师,十八年前,您可曾亲眼见过那位原女娘子,现出过狐妖的真身?例如,狐尾、狐耳之类的特征?”
渊空大师闻言,陷入短暂的沉思,似在仔细回忆十八年前的细节。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追忆: “当日,燕尾谷一战,我等与牛虎二妖及其党羽死斗,伤亡惨重,形势危急。最后关头,确是原女娘子释放出一股极其强大的法力,一举扭转战局,逼得那牛虎二妖负伤遁走……”
说到这里,他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极其重要的细节,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明显的惊讶之色,语气也带着几分不确定: “当时……我等在场之人,确实看到了异象!但并非是什么长在身上的毛茸狐尾!而是……而是九道形同狐狸尾巴的、纯粹由耀眼白光凝聚而成的光尾!其形态虽似狐尾,却并无实体,更无妖气,唯有沛然莫御的纯净法力!”
“白光凝聚的狐尾?” “并非实体?只是光?” “这……这与寻常狐妖现出原形时的模样截然不同啊!”
渊空大师这番描述,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冷水,瞬间让整个广场炸开了锅!在场的都是玄门修士,见过狐妖、甚至亲手斩杀过狐妖的也不在少数。寻常狐妖现出原形或施展法力时,那尾巴是实实在在、毛茸茸的肉身之物,带着特有的妖气。可这由纯粹白光凝聚、并无实体、更无妖气的“光尾”,闻所未闻!
疑惑、惊讶、不解的议论声轰然响起,之前那“狐妖之子”的说法,其根基似乎在这一刻,被动摇了。
就在人群因那“光尾”之说而议论纷纷,各派掌门面露惊疑,连颖王、李德裕、渊海大师、左少卿等人也流露出困惑不解之色时,一道饱含着刻骨怨恨的厉喝,如同淬毒的利箭,骤然撕裂了广场上的嘈杂!
“盛——青——鸟!果然是你这臭小子!”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这声充满怨毒的叫喊吸引过去。只见扶摇派大弟子来高天,双目赤红,额上青筋暴起,一根手指因极度激动而微微颤抖,死死地指向台阶下那名留着短须、貌不惊人的“道一门”弟子!
来高天的胸膛剧烈起伏,他死死盯着青鸟,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
“你以为你换了张脸,变了声音,我就认不出你了吗?!”
他的声音因极致的恨意而扭曲,“你的眼神!你说话时的神态!你站立的姿势!你骨子里的那股让人作呕的劲儿!就算你化成灰,我也认得!”
“盛青鸟!你瞒得过别人,休想瞒过我!你这狐妖生的孽种,还敢在此招摇撞骗!”
来高天这石破天惊的指认,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什么?他是盛青鸟?!”
“道一门的申紫雏是盛青鸟假扮的?”
“这……这怎么可能?!”
全场哗然!所有的议论、所有的疑惑,在这一刻全都汇聚到了那个被指认的“短须男子”身上。无数道目光,充满了震惊、审视、难以置信,如同实质般聚焦在青鸟脸上,仿佛要穿透那层伪装,看清他的本来面目。
裴神符、玄微子、华纯子等扶摇派高层更是浑身剧震,目光惊骇地在青鸟和来高天之间来回扫视。颖王微微挑眉,李德裕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渊空大师则低诵佛号,静观其变。
整个广场的气氛,瞬间绷紧到了极点!
青鸟的目光缓缓扫过满脸怨毒、几乎要喷出火来的来高天,又迎上玄微子掌门与华纯子、华清子两位长老那惊疑不定、上下打量的锐利视线。他心中明了,在来高天这般笃定且充满恨意的指认下,尤其是在熟悉自己举止的师门长辈面前,再继续伪装已是徒劳。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在数百道目光的注视下,他抬起手,缓缓地、却异常坚定地,将粘在唇上的假胡须撕下,随即又伸手至额际,揭去了那片用以改变脸型、掩盖真容的薄薄假皮。
当那精心布置的伪装被尽数除去,一张剑眉星目、俊朗非凡,却带着几分风霜与坚毅的年轻面容,清晰地展露在所有人面前时——
“嘶——!”
广场之上,瞬间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随即,议论声如同决堤的洪水般轰然炸响!
“这就是盛青鸟!?”
“好生俊朗的模样!怪不得……怪不得传言是狐妖之子……”
“且慢!方才渊空大师所言,那‘狐妖’之说尚有疑点!”
“此子年纪轻轻,竟能在江湖上掀起如此波澜,引得朝廷通缉,玄门争议,当真……不容小觑啊!”
人群的喧哗中,反应最为激烈的,自然是扶摇派众人。
来高天眼见青鸟真容显露,眼中非但没有惊讶,反而爆发出一种“果然如此”的、近乎癫狂的恨意与快意,他指着青鸟,声音尖厉:“果然是你!你这孽障!竟敢现身于此!?”
玄微子掌门与华纯子、华清子两位长老则是浑身剧震,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与深深的诧异。他们看着那张既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的俊朗面孔,一时间心绪复杂难言。
尤其是玄微子,他看着这个自己师弟倾注心血抚养、却又被自己亲自下令追查的师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困惑,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恍然与审视。
扶摇派的一众弟子更是目瞪口呆,看着这位曾经的师兄(或师弟),在如此情境下以真面目示人,只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不真实感。
颖王与李德裕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颖王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反而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仿佛一切尽在掌握。李德裕则是目光锐利如鹰,仔细地打量着显露真容的青鸟,似在重新评估这个年轻人的分量。
天山拂渺峰的司徒明镜掌门,须发微动,看向青鸟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赞叹,他微微颔首,仿佛在欣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对其敢于在此刻坦露身份的勇气表示认可。
清华寺的惠定大师,眉头紧锁,脸上的皱纹仿佛更深了些,眼中充满了惊讶与深深的疑惑,似乎眼前这复杂的局面与他所秉持的佛法教义产生了冲突,让他难以决断。
田掌门、韩问道、白奇等人,则是面色连变,惊疑不定。他们看着青鸟,又看看周围人的反应,尤其是颖王和几位高人的态度,心中暗自揣测,这小子突然现身,背后究竟有何依仗?局势似乎正在朝着他们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上官云的目光在人群中闪烁不定,视线却始终牢牢锁在青鸟身上 —— 他紧盯着青鸟挺拔的身影,试图从他平静的面容上找出半分破绽,手指无意识地相互摩挲着,心头疑云密布。
忽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青鸟身旁的吊眼小道士,动作猛地一顿。
周遭众人见到青鸟时,要么面露警惕,要么满是诧异,议论声里藏着探究与怀疑,唯独这小道士,竟像是着了魔般,死死盯着青鸟的方向,一双吊梢眼里没有半分敌意,反倒渐渐泛起了水光,泪珠在眼眶里打转,似有难言之隐,又似有深切的牵绊,那模样与周遭剑拔弩张的氛围格格不入,透着说不出的怪异。
这反常的一幕,像一颗石子投进上官云的心湖,瞬间激起千层浪。他眉头紧锁,一个大胆的猜测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赵归真一行人先前那般针对各派不作为,自私自利。如今在看这小道士的反应 —— 他们莫非从一开始就和盛青鸟是一路的?先前的指责、发难,根本就是一场早已编排好的戏码,目的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或是在暗中达成某种不为人知的目的?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便再也压不下去,上官云只觉得后背发凉,看向赵归真一行人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深不见底的审视。
渊空大师见到青鸟坦然露出真容,低诵一声佛号,眼中流露出些许欣慰之色,仿佛在赞许他的勇气与担当。
而静立一旁的瑶光真人,清冷的目光落在青鸟身上,见他终于不再隐藏,竟是极其轻微地、几不可察地向他颔首致意,那眼神之中,带着一丝认可与鼓励。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青鸟身上,带着各种审视、猜测与惊疑,玄微子那带着复杂情绪、低沉而威严的“盛青鸟……”三个字刚刚出口,尚未能继续说下去时——
异变陡生!
一道人影以极快的速度从人群中冲出,如同乳燕投林般,不顾一切地扑向青鸟,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一把将他紧紧抱住!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全场瞬间呆滞!
只见那抱住青鸟的,竟是方才屡次出言相助的貌不惊人、眼角下垂的吊眼小道士!他双臂用尽了全力,死死环住青鸟的腰背,整个身体都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仿佛生怕自己一松手,眼前之人就会化作幻影消失不见。
更令人惊愕的是他口中发出的声音,那原本粗声粗气的腔调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哽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释然与后怕的清亮女声,带着哭腔,一遍遍地重复着: “太好了……太好了!你没事!你没事!你真的没事!”
这声音中的情感是如此真挚、如此浓烈,与之前那冷静讥诮的形象判若两人!
人群被这完全出乎意料的一幕彻底搞懵了,短暂的死寂后,是更加汹涌的喧哗和议论!
“这…… 这是怎么回事?!方才还喊着要除妖,怎么突然抱上去了?”
“他疯了不成?怎么敢当众抱住盛青鸟?就不怕被当成妖党一同处置?”
人群后排,有人眯着眼打量片刻,带着几分猥琐的笑意压低声音揣测:“莫不是这道士有断袖之癖?见盛青鸟生得俊俏,一时把持不住忘了场合?”
这话一出,周遭立刻响起一阵暧昧的窃笑,不少人看向两人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古怪。
就在这时,一道惊呼声突然划破嘈杂:“不对!你们听他刚才的声音 —— 那好像不是道士,是个女子!”
这话像一道惊雷,瞬间让议论声小了半截。众人急忙定睛去看,果然见那 “小道士” 的发髻虽梳得利落,却隐约能看出女子发髻的轮廓,宽大的道袍下,身形也比寻常男道士纤细几分,先前没注意,此刻再看,竟真有几分女子的柔态。
石胜、樊铁生、张问几人也是措手不及,那吊眼小道士动作太快,距离又太近,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王仙君更是张大了嘴巴,一脸茫然地看看被抱住的师父,又看看同样面露不解的石胜几人,完全搞不清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