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综影视之兰陵王妃 > 第144章:商战烽烟:以奇谋破局,化危局为棋【6】

第144章:商战烽烟:以奇谋破局,化危局为棋【6】(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沈碧的哭嚎还萦绕在长廊尽头,陆真已将注意力转向更棘手的困局。高湛深夜潜入浣衣局,手中密信被烛火映得透亮:“陈国大军已至边境,广阳商号连夜转移军械。”陆真指尖划过案头的北齐舆图,在豫州标记处重重一按:“太后早前将长公主远嫁此地,恐怕早与陈国暗通款曲。”两人目光交汇,均从对方眼中读到寒意——这场阴谋,早已渗透至皇室血脉深处。

陆真以锦绣阁扩张为由,向司宝司申请的布料配额虽已获批,却在运输途中遭人截杀。她不动声色,转而将目光投向民间。次日,京城街头突然出现戴着统一“锦”字腰牌的绣娘,沿街叫卖可拆卸衣领、拼接式襦裙,这种“一衣多穿”的设计瞬间风靡贵族圈。陆真更推出“会员制”,凡持锦绣阁玉牌者,可优先定制当季新款。消息传到宫中,连太后都派人暗访,却不知这些流动绣坊,实则是高湛安插眼线的掩护。

太后的官营茶行以低价倾销冲击市场,陆真却命人高价收购民间粗茶,将其烘焙、拼配成“养生茶包”,附上绘制着二十四节气的竹简说明书。当她亲自为朝中老臣演示“沸水冲泡三次仍有余香”的品鉴法时,户部尚书捻着胡须赞叹:“此茶非止饮品,更含治国之道。”与此同时,玉翘暗中联络被贵妃打压的嫔妃,以“私人茶会”为由,将陆真的茶礼送入后宫。太后看着自已的茶行门可罗雀,终于意识到这个宫女的手段远比想象中狠辣。

高湛故意将玉翘获救的消息泄露给贵妃,又指使心腹在太后面前透露“贵妃与广阳商号有染”。当贵妃收到伪造的陈国密信,误以为太后要弃车保帅时,彻底乱了阵脚。她连夜派人暗杀玉翘,却不知这正是陆真设下的圈套——玉翘假意重伤,诱出贵妃的贴身太监,此人被擒后供出贵妃私通外敌的“罪证”(实则是陆真伪造的账本)。次日早朝,高湛当众呈上证据,贵妃被褫夺封号,幽禁冷宫。

陈国大军压境,朝廷因军需短缺乱作一团。陆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锦绣阁半年盈利兑换成百车粮草:“商贾之道,在于取之于民,用之于国。”高湛趁机提出由陆真主持军需调配,太后虽怒,却无法反驳。深夜,陆真与高湛立于城墙之上,望着远处烽火,陆真突然摘下簪子割破掌心:“长广王若信我,便歃血为盟——你保我在这乱世立足,我助你坐稳江山。”高湛凝视着她染血的指尖,终于将自已的手掌覆上,两道血痕在月光下蜿蜒交织,宛如命运的枷锁。

此刻,沈碧在冷宫中攥着彼岸花帕子疯笑,却无人在意。她不知道,自已的覆灭不过是这场权力棋局的序章,而陆真正将商业智慧化作利刃,直指北齐最黑暗的腹地。

冷宫铁门轰然闭合的回响尚未消散,陆真已在浣衣局油灯下展开泛黄舆图。烛火摇曳间,高湛指尖重重戳在豫州标记处:“陈国先锋军已至边境,广阳商号的马车三日前就往西南方向去了。”陆真摩挲着舆图边缘的磨损痕迹,前世追剧时的记忆突然翻涌——历史上这场战役,正是北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陆真向司宝司申请的布料配额刚获批,运输车队便在城郊遇袭。她不动声色地将目光转向民间,三日后,京城街巷突然出现头戴竹编斗笠、绣着“锦”字徽记的流动绣娘。她们售卖的可拆卸式襦裙暗藏玄机:一件衣料可通过不同系带方式变换三种款式,更附赠绣着吉祥纹样的补丁贴,美其名曰“惜物之美”。这种“一衣多穿”的理念迅速风靡贵族圈,连向来节俭的皇后都派人订购。陆真趁机推出“锦绣会”会员制,持青铜玉牌者可优先预定当季新品,而这些玉牌背面,实则刻着高湛密探的联络暗号。

太后的官营茶行以低价倾销打压,陆真却反其道而行。她派人收购山民手中卖不出去的粗茶,用现代烘焙技术改良炒制,将其命名为“四时茶”——春茶配桃花笺,夏茶裹竹叶香,秋茶附秋思诗,冬茶配暖手炉。更别出心裁地制作出“茶券”,朝中大臣可凭此兑换定制茶礼。当户部尚书收到刻有家族徽记的鎏金茶罐时,捻须笑道:“此女经商,竟暗合治国之道。”与此同时,玉翘在后宫举办茶会,将陆真的“解忧茶”奉给失宠嫔妃,茶烟袅袅间,关于贵妃与广阳商号勾结的传言不胫而走。

高湛故意将玉翘获救的消息泄露给贵妃身边的眼线,又指使心腹在太后面前透露“贵妃私吞军饷”。当伪造的陈国密信出现在贵妃妆奁中时,骄纵的贵妃果然乱了阵脚。她派人暗杀玉翘,却不知这正是陆真设下的圈套——玉翘佯装重伤,诱出贵妃贴身太监。那太监被擒后,在诏狱“供出”贵妃通敌的“铁证”,实则是陆真用现代做旧技术伪造的账本。次日早朝,高湛当众呈上证据,贵妃被当场杖责,幽禁冷宫。

陈国大军压境,朝廷因粮草短缺乱作一团。陆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锦绣阁半年盈利兑换成百车粮草:“商贾之道,取之于民,用之于国。”高湛趁机提议由她主持军需调配,太后拍案而起:“一个宫女怎可插手军国大事?”陆真却举起一卷竹简,上面列着详细的物流路线与物资清单:“臣女愿立军令状,若延误军需,提头来见。”

深夜,陆真与高湛登上城楼。寒风卷着远处的烽火掠过两人面庞,陆真突然抽出金簪,在掌心划出深可见骨的伤口:“长广王若信我,便歃血为盟——你保我在这乱世立足,我助你登上皇位。”高湛凝视着她决绝的眼神,想起她数次化险为夷的奇谋,终于将自已的手掌覆上。两道血痕在月光下缓缓交融,宛如一道注定改写历史的契约。而此刻的沈碧,正蜷缩在冷宫角落,对着彼岸花帕子喃喃自语,彻底沦为这场权力博弈的弃子。

歃血为盟的余温未散,陆真便投入到紧张的军需调配中。她凭借现代管理学知识,在京城郊外设立中转站,将各地征集的粮草按品类、重量分类存放,用竹牌标记出入库时间,还组建了一支由市井混混和退役士兵组成的运输队,以“按时送达有奖,延误时辰严惩”的奖惩制度确保效率。当第一批粮草准时抵达前线时,连素来傲慢的大将军都派人送来亲笔感谢信。

然而,太后并未坐以待毙。她暗中指使亲信在运输途中纵火,烧毁了三分之一的粮草。陆真赶到现场时,浓烟蔽日,粮草堆成的火海映红了半边天。看着跪地请罪的运输队长,她没有立即处罚,而是蹲下身子仔细查看灰烬——燃烧痕迹均匀且蔓延迅速,显然是人为泼洒了助燃物。她立即封锁消息,对外宣称是“意外失火”,同时让玉翘在后宫散布“太后不满军需调配,有意刁难”的传言。

与此同时,高湛在朝堂上弹劾太后党羽贪污军饷。他巧妙利用陆真收集的广阳商号账本,将几位大臣与陈国暗通款曲的证据公之于众。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皇上勃然大怒,下令彻查。太后为保势力,不得不牺牲几个替罪羊,但也因此与高湛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陆真则趁机推出新举措:发行“军需债券”,允许富商以银两认购,战后连本带利偿还。她亲自登门拜访京城首富,用股份制的概念说服对方:“您不仅能获利,日后商号的名声也会传遍天下。”首富被说动,带头认购了半数债券,其他富商纷纷效仿,很快填补了粮草损失的空缺。

前线战事吃紧,陈国军队凭借先进的攻城器械连下两城。陆真从记忆中搜索,想起剧中曾提到北齐有一种失传的“神火弩”威力巨大。她走访宫中老工匠,根据模糊的记载重新设计改良,将弩箭改为可拆卸式,增加射程和杀伤力。当第一批改良后的神火弩送往前线,竟一举击退了陈国的攻城部队,扭转了战局。

太后见局势不利,使出了杀手锏——她派人散播谣言,称陆真是“妖女转世”,用邪术蛊惑人心,还伪造了陆真与敌国书信往来的证据。谣言迅速在京城传开,百姓人心惶惶,不少人聚集在宫门外要求严惩陆真。

面对危机,陆真决定主动出击。她在皇城前搭建高台,当众演示神火弩的威力,又将粮草调配的账本公之于众,每一笔收支都清清楚楚。她看着台下的百姓,大声说道:“我虽为女子,但从未做过一件对不起北齐百姓的事!若有人不信,大可上台查验!”高湛也率领一众大臣到场力挺,局势才逐渐稳定。

而在这场风波中,陆真与高湛的关系也悄然发生变化。日夜并肩作战,让两人之间产生了别样的默契与信任。高湛看着运筹帷幄的陆真,眼中除了欣赏,更添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情愫。但此时的他们无暇顾及儿女情长,因为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陈国皇帝御驾亲征,率领二十万大军直逼北齐都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