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玉碎宫墙情难了,剑指边关血未凉【20】(2 / 2)
"够了!
"高演怒不可遏,长剑出鞘抵住弟弟咽喉,
"她是你皇嫂!
"
高湛突然卸去所有防备,任由剑尖刺破脖颈:
"大哥可知,当年若不是你执意娶她,她早该是我明媒正娶的妻!
"血珠顺着剑锋滴落,惊飞了檐下寒鸦。萧唤云突然癫狂大笑,指着高演嘶吼:
"看看你的好弟弟!他到现在都觉得是我背叛了他!
"
高演的手剧烈颤抖,恍惚间想起登基那晚,高湛浑身浴血将传国玉玺交到他手中。当剑尖落地时,高湛已策马远去,只留下漫天尘埃中,兄弟二人破碎的倒影。
高湛策马离去后,一路疾驰到了北齐边境。他将满腔的痛苦与不甘都化作训练士兵的严苛,每日亲自带队操练,在沙场上摸爬滚打,试图用疲惫麻痹自已。边境的寒风呼啸,吹不散他心中对陆真的思念,反而让那些与她相处的点点滴滴愈发清晰。
陆真在宫中也并未好受。失去高湛的日子里,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司宝司的事务中,可每当夜深人静,看着案头未完成的机关设计图,总会想起与高湛一同钻研机关术的时光。她时常站在宫墙下,望着高湛离去的方向发呆,却又倔强地不愿承认心中的牵挂。
萧唤云见高湛离开,心中的妒火更盛。她把所有的怨恨都发泄在陆真身上,暗中指使手下在司宝司制造事端。陆真负责督造的一批献给邻国的贡品,在即将完成时,被人故意破坏了机关结构。陆真察觉异样后,立即展开调查,发现是萧唤云的贴身宫女所为。
然而,萧唤云提前做好了万全准备,不仅让宫女死不认罪,还反咬陆真一口,诬陷她监造不力。娄太后本就对陆真有所不满,借此机会下令将陆真关入大牢,择日问罪。消息传到边境,高湛心急如焚,顾不上与高演的隔阂,连夜快马加鞭赶回皇宫。
高湛回宫后,直接闯入后宫,与萧唤云当面对质。面对高湛的质问,萧唤云却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哭诉高湛只关心陆真,对她冷漠无情。高湛没有被她的表象迷惑,转而求见皇帝高演,以自已多年在军中的威望担保陆真无罪,并请求彻查此事。
高演看着弟弟焦急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他虽对高湛之前的态度不满,但也深知弟弟的为人。经过一番暗中调查,终于查明真相,还了陆真清白。陆真从大牢中被放出,与高湛在宫道上不期而遇。两人四目相对,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无声的凝视。
高湛走上前,握住陆真的手,声音哽咽:“阿真,这一次,我不会再离开了。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要与你一同面对。”陆真看着高湛眼中的真诚与坚定,泪水夺眶而出。她轻轻点头,这一刻,所有的误会与隔阂都在彼此的眼神中消散。
然而,他们还未来得及享受重逢的喜悦,北齐边境又传来紧急战报。陈国大军压境,局势岌岌可危。高湛主动请缨,再次出征。临行前,他与陆真紧紧相拥,许下誓言:“等我归来,便向皇兄求娶你,此生定不负你。”陆真含着泪,将自已亲手制作的机关香囊交给高湛,“此香囊中暗藏防身机关,愿它能护你平安。”
高湛带着陆真的牵挂与祝福,奔赴战场。而陆真则在宫中,一边协助处理政务,一边日夜为高湛祈祷。一场关乎北齐存亡的大战即将展开,他们的爱情,也将在战火的淬炼中,愈发坚韧。
高湛奔赴战场后,陆真在宫中如履薄冰。她深知萧唤云不会善罢甘休,表面上专注于司宝司事务,暗中却加强了防范。在处理政务时,她发现朝中部分官员与娄尚仪余党仍有往来,这些人在粮草调配、军械制造等方面暗中使绊,妄图削弱北齐军队的战力。
陆真决定从司宝司入手打破僵局。她召集心腹工匠,日夜改良机关弩箭,提升其射程与杀伤力。同时,她以筹备军需为名,巧妙地将司宝司的生产与粮草运输路线相结合,利用机关暗格隐藏重要物资,防止被内奸破坏。在此过程中,她与高演逐渐达成默契。高演看到她为国家殚精竭虑的模样,开始理解高湛对她的深情,不仅给予她更多权力,还派侍卫暗中保护她的安全。
战场上,高湛率领的军队与陈国交锋激烈。尽管北齐军队装备了改良后的武器,但陈国早有准备,还使用了一种神秘的火药武器,让北齐军队一时陷入被动。高湛在战场上发现,敌军的火药武器似乎与之前娄尚仪和陈国勾结的线索有关,很可能是内奸将北齐的部分工艺泄露给了陈国。
陆真得知前线战况后心急如焚。她通过宫中细作,找到了与娄尚仪余党有联系的关键人物——宫中的御药房总管。此人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药材运输渠道传递情报。陆真设计引蛇出洞,在他再次传递情报时将其抓获,从他身上搜出了详细记录着北齐军事机密的密信。
陆真带着证据面见高演,高演勃然大怒,立即下令肃清余党。然而,娄尚仪余党十分狡猾,部分核心人物在风声走漏前便已逃离京城,不知所踪。更糟糕的是,陈国军队趁着北齐朝廷内斗之际,再次发动猛烈进攻,高湛率领的军队陷入苦战,前线传来的战报一封比一封紧急。
陆真看着手中沾满鲜血的战报,深知此刻北齐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她不顾自身安危,主动向高演请命,前往粮草重镇督促军需供应,确保前线物资充足。临行前,她望着北方,在心中默默祈祷:“高湛,你一定要平安,我们北齐,一定能渡过难关。” 而在遥远的战场上,高湛手持染血的长剑,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眼神坚定——他必须守住北齐的每一寸土地,为了身后的百姓,也为了那个在宫中日夜牵挂他的人。
高湛离去后,陆真在宫中的处境愈发艰难。萧唤云认定是陆真蛊惑了高湛,变本加厉地针对她。她买通司宝司的小太监,在陆真负责督造的贡品里动手脚,导致一批精美的瓷器出现瑕疵,试图以此罪名让陆真身败名裂。
陆真发现瓷器问题后,没有慌乱。她深知这是萧唤云的阴谋,于是暗中调查,发现小太监神色慌张、言语闪烁,便开始留意他的行踪。在一次小太监与宫外人员接头时,陆真带领司宝司的亲信将其一举抓获。经过一番审讯,小太监终于承认是萧唤云指使他破坏瓷器。
陆真带着小太监和证据,在朝堂之上与萧唤云当面对质。萧唤云见事情败露,却仍狡辩,指责陆真是为了脱罪而诬陷她。高演看着朝堂上剑拔弩张的局面,一时难以决断。此时,陆真拿出小太监与萧唤云手下往来的信件,铁证如山,萧唤云再也无法辩驳。
高演勃然大怒,斥责萧唤云身为贵妃却不顾后宫安稳,肆意妄为。萧唤云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低头认错。高演为了平息众怒,下令削减萧唤云的月例,并禁足三个月。
解决了萧唤云的陷害,陆真却并未感到轻松。她深知,只要高湛不在宫中,就会有更多人趁机对她下手。于是,她开始广交朝中大臣,凭借自已的聪慧和善良,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与支持。同时,她在司宝司不断改革创新,设计出许多精巧的机关器具,得到了高演的赏识,在宫中的地位逐渐稳固。
而在遥远的边境,高湛时刻关注着宫中的消息。当他得知陆真凭借自已的智慧化解危机,心中既欣慰又心疼。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每一次冲锋都带着对陆真的思念和守护家国的决心,盼望着早日凯旋,回到陆真身边,与她并肩面对未来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