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我若真给大唐将士一人一把枪,你会同意吗?(1 / 2)
李世民眉头微锁,沉吟片刻,忽然起身,对楚天青道:“你,随朕来。”
说罢,也不等众人反应,便率先向厅外走去。楚天青目光微动,依言跟上。
留下程咬金、萧瑀等人在厅内面相觑,不知陛下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静谧的院中。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微风带着几分清冷,拂过庭院中新发的嫩叶。
李世民负手立于院心,仰望了片刻灰蒙蒙的天空,缓缓开口。
“天青,朕原定于今年秋末,对突厥用兵。”
他顿了顿,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看着楚天青,详细解释道。
“你或许不知,突厥以游牧为生,夏季水草丰美,各部族分散放牧,行踪飘忽,难以捕捉其主力。而到了冬季,草原水草枯竭,牲畜集中,部族为避寒也会相对聚居,其牙帐位置便容易锁定。加之冬季天寒,突厥战马饲料短缺,体力与机动性大减。而我唐军,只要提前备足粮草冬衣,便可保持战力。更重要的是,突厥人绝不会料到,我们敢在严寒冬季,远征草原!此乃攻其不备之良机。”
楚天青安静地听着,神色平静无波。待李世民说完,他微微点头。
“我知道这个战略。天时地利的确缺一不可,不过,眼下虽是初春,但草原冰雪未消,气候之严酷,与冬季相比,其实也差不了太多。”
李世民深深看了他一眼,继续道。
“即便按原计划秋季开战,距今时日也不算宽裕。”
“粮草辎重,虽已筹备多时,前期也发运了几批,但若想支撑一场足以犁庭扫穴的大战,做到万无一失,至少还需一个多月的全力调运、囤积。更何况,大军分路进发,各路兵力如何调配,主攻、辅攻、疑兵如何协同,这其中的方略,更需要时间细细推敲,反复演算。”
说到此处,李世民向前一步,看着楚天青,语气凝重无比。
“朕与你说这许多,是想让你明白,若你执意要此刻前往突厥寻找萧皇后,朕......可以将北伐之期提前!”
他话语一顿,帝王的威严与责任尽显无疑。
“但是,天青,朕的将士,可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那是军人的荣耀!却不能因为准备不足、仓促行事而白白送命!”
“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听到这番话,楚天青迎上李世民的目光,心中也是极为诧异。
他万万想不到,李世民竟然会为了自己,改变既定的战略,这无疑风险极大。
不过,他也听出了李世民话中的另一个意思。
其实这话已经说得非常直白了。
他李世民可以提前攻打突厥,但前提是。
自己必须拿出足够分量的“东西”,来弥补仓促出兵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和额外伤亡。
这是一场交易,一场关乎万千性命和国家气运的交易。
思索了片刻,楚天青点了点头,忍不住轻笑一声。
“你是皇帝,掌管天下兵戈,自然比我更清楚,战争从来不是请客吃饭。无论战略多么高明,敌人多么不堪一击,但伤亡......总是不可避免的。”
他的语气很平静,陈述着一个冰冷而残酷的事实,李世民也是沉默不言。
但随后,楚天青话锋一转。
“不过,我或许可以尽我所能,将这份本不可避免的伤亡......降到最低。”